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川渝地区深居东亚内陆,自古就被视为我国的腹地。今年初,国家又将四川定为“国家发展战略腹地”。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后方曾做过国民政府的陪都,战略地位可谓一飞冲天。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整个川渝地区作为新时代的战略腹地,又经历了哪些阶段的建设?
首先,就得说起几十年前的三线建设。
川渝地区的早期定位从各类书籍和影视剧中,人们经常能听到“三线建设”这个词汇。它真正的含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围绕重工业以及国防工业的一次系统性建设工程。
这一决定,是中央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而作出的。其中的“三线”,是根据我国的地理因素,以及各地发展情况,而划分出来的三道线。
一线指的是沿边沿海地区,所谓沿边沿海,概括起来就是当地要么靠海,要么陆地上跟邻国接壤。
东北的黑吉辽三省,华北的京津冀鲁,华东的苏沪浙,华南的闽粤以及内蒙古、新疆和西藏。
上述省份被叫做一线地区又叫前线地区,从安全态势上来讲,这些地区都属于国防前线,即战争爆发后,战事极有可能率先从上述地区展开。
三线地区的划分,则没有遵从单纯的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从地理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因素等方面来划分的。
这个范围相当大,几乎囊括了我国的大半以上的国土。它的北部起自长城以南,南部起自岭南以北,东边的界线为京广铁路,西边的界线是甘肃的乌鞘岭。
这么庞大的区域,主要涵盖了西南的云贵川,西北的陕甘青宁,以及中部地区晋豫湘鄂桂几个省份的腹地部分。整个三线地区,共有13个省区。
哪里又是二线地区呢?自然是夹在一线和三线之间的部分。在随后的建设时期,二线地区又被统称为大三线。
从上述的划分可以看出来,三线地区实际就是指我国的内陆腹地,这些地区处在国土的中央位置,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战事基本上不会在这些地区发生,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波及到这些地区。
从国防建设的角度看,将重工业包括军工企业建设在腹地,一旦战争打响各企业工厂能继续保证运转,从而不会出现重工业扎堆儿在别的地区,而在战事遭到毁灭打击的情况。
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半的重工业都集中在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在国防安全上又属于前线地区。因此东北的重工业集群,要复制到三线地区。
从三线地区的角度看,四川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川渝地区(彼时重庆归属四川不是直辖市),深居内陆腹地四周围群山环抱,可以说将各种产业汇聚于此地的话,安全绝对是有保障的。
也因此,川渝地区战略腹地的定位,是跟着国家的三线建设开启的。
从一二线内迁西南的项目三线建设是从零开始的,因为被划定的大部分地区,过去根本没有工业基础。川渝地区的情况稍好一些,抗战期间这一地带曾出现过一批兵工厂。
但整体来看,整个地区没有什么重工业企业。好在依照当时的建设思路,是把一线和二线地区的大型企业内迁,这从建设的角度看,相当于把原来的企业复制到内地去。
比如,东北的重工业和军工企业,是优先内迁的对象。毕竟这一地区和苏联接壤,而中苏关系恶化后,苏方又一直叫嚣要对我国实施核打击。
除了导弹威胁之外,东北地区还处在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范围内。对比之下川渝地区深处腹地,不管是苏联的还是美国,以及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在当时都难以打击到这一区域。
除了重工业内迁,在1964年进行战略决策的时候,中央还把原子弹研制的项目,也框定到了三线建设中。
与原子弹研制的一切产业,都优先在三线地区展开进行,所需设备都从这些地区研发和生产。
毛主席当时还特别提出,三线建设要优先把钢铁工业建起来,因为钢铁是军工企业的基础。
正是在他的决策下,像原本没有钢铁产业的攀枝花等地,此后都逐一建设起了钢铁厂。
而从整体部署来看,从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围绕三线建设规划的项目就超过了300个,而且全都是大中型项目。
比如围绕重庆的兵工企业,开始建设新的军工产业基地。在西南地区的周边,又新上马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产业集群。
产业内迁建设的同时,交通线路的建设也在大力推动。像成昆铁路和焦柳铁路,都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修建完成的。
具体来看,1965年前,从一线地区迁往三线地区的工厂企业就有49个,这一搬迁规模占总规模的40%。
从1966年开始,除了重点项目外,大型的项目开始在西南地区建设。此外,这一年还在计划把一二线地区超150个企业项目,都内迁到三线地区。
西南地区原本就是山地居多,而大型的军工项目,又是为了避免军事打击而建的,因此越是大山深处,越有三线建设大军的身影。
如今你到四川和重庆等地,依然能看到当年三线建设,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工程。最为关键的是,三线建设的定位虽然是国防安全,重点发展的是军工等企业,但企业建造完成后,很多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可以说,三线建设尤其是川渝地区的建设,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农产品以及产业链供应安全早年的三线建设是打头阵和打基础,它从根本上促进了整个川渝地区的产业攀升。
而当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发展时期后,这一地区的产业格局又迎来了全新的定位和变化。
像四川,自古就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盆地肥沃的土壤,在农业产业上是重要的供应地环节。
比如四川的生猪养殖,此前曾长期位居全国第一第二的位置。再比如油料作物的种植,整个西南地区的供应对全国也极为重要。
所以在新时期的规划中,农业产业链的打造和不断完善,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提出了战略腹地的建设规划。
川渝地区的粮食产业,是全国主要的保障和供应地,这里在下一步要打造出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农业产业之外,川渝地区在未来,还要对接其他产业链的供应安全。东部和沿海地区,长期以来围绕第二产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
但一些产业的供应链要么不完善,要么因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到了国外而对产业结构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新的产业布局,就是要对过去的结构进行优化,事关供应链安全的产业,未来会在西南的战略腹地进行打造。新的布局,主要是跟东部地区的产业进行对接。
这样一来,既可以在川渝地区打造新的产业,推动和加强战略腹地的建设,同时又能优化和完善整个产业链,从而让我们避免受制于人的危险而尴尬的局面。
而且从近年来的发展看,西部地区已经完全有能力承接各类新兴的产业了。从2019年至今,包括川渝地区在内的中西部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比东部地区高出了11.4%。
就像重庆的发展,近年来的地区生产总值,不断和一线城市的广州比肩,甚至多次超越了广州。
“双城记”双发展格局去年的统计显示,成都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加起来达到了81986.7亿元,这一规模在2021年的时候首次突破了7万亿,随后只用了两年时间又突破了8万亿。
两座城市的发展比重,占全国总规模的6.5%。在整个西部地区,成都重庆两座城市圈的发展比重更是达到了30.4%。
换言之,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成都和重庆是绝对的领头羊。而且在未来,随着国家战略腹地的建设不断加强,“双城记”的发展格局会更加凸显。
从发展格局来看,早年西南地区的建设,偏向于重工业集群的打造。而新时代战略腹地的建设,从产业格局来看则是全方位的。
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的发展,要继续保持增长,确保以农产品为重心的保供体系稳定。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等产业格局,除了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外,还要加强和不断完善产业链的打造。
在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也会迅猛发展。像重庆市,近年来的互联网经济就频频出圈。
去年,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产业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规模。而在产业链体系的不断完善之下,附属以及配套产业的发展比重也会提升。
未来西南双城的发展,就是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更多围绕人和服务的新兴产业打造出来。这样的城市不但宜居,不能有持续的吸引力,还有更多的机会机遇。
结语总结来看,川渝地区的建设,以战略腹地为重心突出的就是一个“全”字。产业全面发展,要具备领头羊的态势和本领,能够在未来持续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走势。
有了这样的发展规划,未来的建设和新产业集群的打造,就都会围绕这个目标而展开。
就像当年的三线建设是以国防安全为目标一样,当今的战略腹地打造,是为中西部地区未来几十年的综合发展和提升而进行的。
信息来源:
《三线地区是哪儿?为何要搞三线建设?》 澎湃新闻 2020年9月18日
《四川迎来“国家发展战略腹地”新定位》 成都日报 2024年2月12日
《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战略腹地建设”,中西部地区迎来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4年3月5日
《2023年成渝“双圈”数据出炉:GDP突破8万亿元,再上一个万亿台阶》 四川在线 202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