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吉家中坐,福财随月落”,中秋三吉是指什么?

月下词 2024-09-15 13:55:52

警告: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秋节,乃华夏民族之传统节日,亦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团圆节等,定于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而得名。此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之起源,可追溯至远古先民对天象的崇拜,尤以对月亮之崇敬为甚。《礼记》有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夕月”即为祭月之俗,是古代帝王秋季祭月的重要仪式。先秦时期,已有秋祀、拜月之俗,至汉代渐具雏形,唐代则盛行赏月之风,并正式定为中秋节。宋代时,中秋节已成为全民共庆的民俗节日,明清以后更是与春节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文化的载体。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月为题,抒怀寄情,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其中的佳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中既有对宇宙人生的哲思,又有对亲人团聚的渴望,道出了中秋佳节人们共有的情感。此外,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均以月寄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中秋佳节,习俗众多,各具特色。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赏月、吃月饼。月圆之夜,家人团聚一堂,共赏明月,品尝月饼,寓意团圆和美满。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其制作技艺与口味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简单祭品演变为如今的多样化美食。此外,赏花灯、饮桂花酒、猜灯谜等习俗也深受人们喜爱,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众多的中秋传说中,“嫦娥奔月”与“吴刚伐桂”最为人所熟知。嫦娥因误食仙药而飞升月宫,与丈夫后羿天各一方,成为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而吴刚因犯错被罚至月宫砍伐桂树,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亦为人称道。

“三吉家中坐,福财随月落”,中秋三吉是指什么?

1. 桂树。桂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月亮的代名词,还因为“桂”与“贵”谐音,被赋予了富贵的寓意。中秋时节,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金黄或银白小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为节日增添了温馨和甜蜜的氛围。

在古代,人们有在庭院中种植桂树的习惯,认为这样可以招来月神的庇佑,带来吉祥和富贵。此外,民间还有赏桂、折桂的风俗,以及将桂树与芙蓉、蝙蝠等入画,寓意夫贵妻荣、福增贵子等美好愿景。

2. 玉兔。玉兔是月宫的代名词之一,它乖巧可爱,与嫦娥相伴在月宫中。在传统文化中,兔子因其生产周期与月亮的盈亏变化相吻合,被视为望月而生,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

中秋佳节,人们会供奉“兔儿爷”,这是一种可以供奉在家中的神灵形象,以求吉祥和好运。兔儿爷的形象多样,有的骑着老虎,有的手持玉杵捣药,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3. 金蟾。金蟾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生活在月宫里的三足金蟾,它形象奇特,具有神秘的力量。在传统文化中,金蟾被视为风水瑞兽和财富的象征,据说能口吐金钱,带来财源滚滚。

很多人会在家中供奉金蟾,以求财运亨通、事业有成。金蟾的形象通常被雕刻成摆件或挂件,放置在客厅或书房等显眼位置,以发挥其吉祥寓意。

“三吉家中坐,福财随月落”中的“三吉”分别指的是桂树、玉兔和金蟾。它们不仅与月亮紧密相关,还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人们通过供奉和欣赏这些吉祥之物,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同行,于古韵今风间寻觅智慧之光。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让千年积淀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传承不息。在此,月下词诚邀诸君,共赴文化之旅,探幽揽胜。望君常顾,于此间,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低吟,续写华章……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