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从唐朝名将沦为殷商总兵

千秋史话 2025-02-20 15:13:33

前一阵的春节档热闹非凡,不论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还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都是故事中重要角色,不过和哪吒相比,在传统神话中他那位父亲托塔天王李靖则是个虚伪、怯懦、道貌岸然又瞻前顾后的中年油腻男,他对哪吒的父爱,永远都是冷酷,不近人情的。

◇图为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李靖形象

◇图为1979年上美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哪吒与李靖形象

而在真实历史中李靖可是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作为唐朝的一代名帅,李靖如何开始了封神之路,最后以托塔天王的形象出现在商朝末年?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图为李靖画像

李靖作为唐朝开国名将,从投奔李唐阵营开始,可以说百战百胜,屡立战功,先攻灭南方萧铣并挥师南下平定岭南,唐太宗登基后北方边境连年有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李靖此时已年近六旬,仍然挂帅出征攻灭东突厥汗国,生擒劼利可汗,几年后再次披挂上阵征讨吐谷浑。死后作为开国元勋,一代名将陪葬昭陵,并享受画像挂进凌烟阁的待遇,唐太宗称之为“古今所未有”之名将,后人也说他“佐命唐室,勋德第一”。

◇图为唐与突厥,吐谷浑之战示意图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靖是少有的“既身家清白,又排名靠前”,其他人像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候君集等人,不是晚节不保,就是死后蒙羞。而李靖因为早早的退休养老明哲保身,又对唐太宗极为忠诚,所以太宗、高宗朝的几场政治风波都没有波及到他。开元十九年唐玄宗设太公庙祭祀姜子牙,后改名为武成王庙,除了供奉姜子牙外,又选出十位名将配享左右,被称为“武庙十哲”,李靖就名列其中。

◇图为姜子牙为主祭,李靖位列武庙十哲之一

官方的祭祀让民众对李靖的崇拜有了更稳定的基础,各地都冒出来李卫公庙以祭祀李靖,安禄山在征讨契丹至北平郡时,声称梦到李靖等名将向他求助,以此为契机给自己在军中树立了威望。他甚至在祭祀之日发现庙梁上长出灵芝,以此为李靖神化的进一步证据。

◇ 图为山西平顺西社村李卫公庙

中唐敬宗宝历年间,时任单于大都护府的张惟清在赶路途中在黑山之阴偶遇李卫公庙。这座庙宇已经残破不堪,张惟清不忍心看见李靖的塑像在破庙里风吹雨淋,可赶路途中又没时间重修庙宇,便将李靖像迁到军城中。令人惊奇的是,当晚他便梦到李靖穿一身黑袍前来托梦致谢:“吾居于卫公庙久,子幸迁我于军城中。”张惟清听完赶紧派人重新修庙,不久天上掉下来一块陨石,上面刻着张惟清的攻绩。看来是人间的张惟清在做天上的李靖在看,李药师真的成神了在天上盯着自己。

此外,在李靖神化过程中还被人们赋予新的技能——降雨,相传龙王的儿子受命降雨,因为贪玩耽误了本职工作,李靖临时顶上,结果因为不熟悉业务导致降水过量,人间变成一片泽国。就这件倒霉事也有很多地方争抢,湖北石首县、山西翼城县等地的地方志里,都宣称李靖当初淹的是我们这里,于是乎这件事广为流传,李靖就又有了呼风唤雨的本事。

◇图为佛教护法神,管辖北俱芦洲的北方多闻天王雕塑

李靖的神化任务完成了,那他手中的玲珑宝塔又是哪来的呢?这个塔来自毗沙门天王,他还有个别名叫“多闻”,这个多闻天王你应该听过,就是南天门站岗的四大天王里的一个,北边的那个就叫多闻天王。这四个哥们总是一起进出,衣服也穿得一模一样,所以人们经常分不清他们。要区分他们,得看他们拿的道具,拿伞的那位就是多闻天王。

在唐代时,毗沙门天王的信仰非常流行,因为他既是战神又是财神,相传天宝元年,库车县被西域五国包围,形势危急。玄宗为了解围,请求名僧不空向毗沙门天王祈求援助。很快,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出现在城楼上,金甲神兵杀入敌军,还有金鼠咬断了敌人的弓弦,结果敌军惨败,唐军正要乘胜追击,毗沙门天王又告诫唐军穷寇莫追。

◇图为莫高窟毗沙门天王画像

这么一看毗沙门天王既捍卫了大唐主权和领土完整,又注重民族团结和谐共处,不光是军事技能过硬,政治水平也很高,于是唐玄宗规定全国各城楼西北角都要供奉毗沙门天王。军队中也有单独的神龛祭祀,这故事一听就属于是民间演绎,但是玄宗确实是拜这个天王,而且觉得自己得了保佑,所以才命令各地供这个,一来二去供奉毗沙门就成了惯例。

◇图为南宋,毗沙门天王画像

《水浒传》武松在牢城营的天王堂前,举起了四五十斤的石墩,林冲被发配沧州后,一个人在牢城营内看管天王堂,这里的天王堂供奉的就是毗沙门天王。在这多说一句,后来佛教文化从唐朝传到日本,日本佛教中也继承了“毗沙门天王是战神”的理论,战国名将上杉谦信自诩毗沙门天王转世,他的战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毘”字,就是“毗”的异体字。

◇图为日本电影《天与地》中的上杉谦信形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靖的形象与毗沙门天王逐渐交融在一起。一方面,李靖的军事成就主要集中在北方,与毗沙门天王镇守北方、守护疆土的神职相契合;另一方面,民众渴望英雄与神灵的双重庇佑,在心理上极易将二者联系起来。于是,在民间传说、绘画以及文学作品中,李靖与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开始模糊,逐渐合二为一。

到了元代,在有关《西游记》的杂剧中,里面有这么几句: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攀镇北方,四海尽知名与姓,毗沙门下李天王。到了明朝随着小说《封神演义》出版,把托塔天王李靖这个名号彻底确定了,还给李靖编了一套陈塘关总兵之类的新故事。而神话中毗沙门天王有5个儿子,前三位分别叫甘露太子、独健太子、哪吒太子,在演义中也一起打包都调拨给了李靖。

◇图为清代姚文瀚绘制的《北方多闻天王像》

李靖当上了托塔天王,跟毗沙门天王合二为一。四大天王缺一个不够凑一桌麻将,于是一个新的毗沙门天王递补进来,这个新天王没有宝塔装备,也没有那几个不让他省心的儿子,手里只能举着个幡当替代品,再后来幡变成伞,就成了今天毗沙门天王的形象。

因为他的梵文名字“毗沙门”带个“门”字,老百姓就让他看大门,从在庙堂里享受香火到在人家门前当保安,想想也是够心酸的。在《封神演义》里,毗沙门天王的经历更是倒霉透顶,他和他三位兄弟摇身一变成了反面人物,从四大天王变成了魔家四将,还有个新名字“魔里海”,而且属于他的雨伞也给了别人,他手里只拿到一个琵琶。按照《封神演义》中的设定,出场人物越晚本事越大,魔里海实在有愧“战神”称号,在小说前半段就被姜子牙打死了。

◇图为电影《封神》中魔家四将形象

总的来说,这托塔天王变成李靖,是古代宗教神话故事和现实战争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民间的种种需求使得名将李靖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毗沙门天王作为主管北方的战神,身份则越来越低,毕竟现在的北方可是友好邻邦,这个时候再拜毗沙门去镇北,万一引起友邦惊诧,可就不合适了。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