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岳云鹏与孙越合作的相声《我们一起说相声》,本应是一场为观众带来欢笑的视听盛宴,可现实却事与愿违,节目播出后迅速引发热议,“建议岳云鹏别上春晚” 的话题更是冲上热搜,阅读量高达 2.6 亿,成为全民讨论的焦点。
从 2014 年初登春晚,岳云鹏已然八次登上这全国瞩目的舞台,与孙越搭档七次,堪称春晚的 “常客”。曾经,他凭借可爱的形象、独特的表演风格,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像《我忍不了》《妙言趣语》等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次的表演却让人大跌眼镜,观众纷纷吐槽节目内容陈旧,毫无新意。岳云鹏试图通过与现场观众互动,打造沉浸式相声体验,让台下观众参与捧哏,形式上看似创新,可互动内容依旧是调侃孙越胖、唱歌、撒娇等老套桥段,换汤不换药,结尾更是仓促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观众直言:“尴尬到脚趾抠地”“全程无笑点,看得如坐针毡”。
不可否认,岳云鹏在大银幕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在《送你一朵小红花》《满江红》《热烈》等作品中,他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影片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此次春晚舞台的 “翻车”,虽不是他个人能力的问题,却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下,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相声节目的要求愈发严苛,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表演模式。而春晚作为全民关注的舞台,承载着数亿观众的期待,演员压力可想而知。岳云鹏在春晚前直播时提到创作压力大,甚至去了医院,即便如此,最终呈现的作品却未能让观众满意,这也让观众对他的努力成果产生了质疑。
同时,这不仅仅是岳云鹏个人的困境,更是当下相声行业在春晚舞台上面临的挑战。春晚相声曾经诞生过许多经典之作,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辛辣讽刺,姜昆和唐杰忠的《虎口遐想》贴近生活,牛群与冯巩的《无所适从》妙趣横生,这些作品凭借深刻的内涵、巧妙的包袱和精彩的表演,成为观众心中的永恒经典。但近年来,春晚相声似乎陷入了瓶颈,佳作难寻。究竟是演员灵感枯竭,还是创作环境受限,亦或是其他原因?这值得整个相声行业深入反思。
此外,春晚节目组的节目编排也遭到了观众的质疑。金霏、陈曦、董建春、李丁、盛伟表演的群口相声《没那么简单》,无论是主题、内涵还是表演效果都更胜一筹,却被安排在十二点之后,表演时长也不及岳云鹏、孙越的节目。这样不合理的安排,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打击了其他相声演员的积极性。
面对此次 “翻车”,岳云鹏需要深刻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和表演。他应突破固有模式,深入生活挖掘素材,提升作品的内涵与深度。例如,可以关注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将其巧妙融入相声创作中,引发观众的共鸣;也可以在表演形式上大胆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同时,岳云鹏还需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减少在其他领域的曝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声创作与打磨中。
而春晚节目组,也应更加重视观众的声音,在节目编排和演员选择上更加严谨、科学。可以建立完善的节目筛选机制,让真正优秀的作品和演员有机会登上春晚舞台;也可以加强与演员的沟通与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支持。
巩汉林曾说过,如果没有好作品就别上春晚,要懂得自我约束,不能贪恋舞台。对于岳云鹏而言,此次春晚相声的 “翻车” 或许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可能成为他重新崛起的契机。希望在未来的春晚舞台上,岳云鹏能够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让相声这门传统艺术重焕生机,也让春晚真正成为全民期待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