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一金之差,实际上是一分之差。巴黎奥运会最后一个比赛日最后一块金牌的产生,牵动着三个与本届奥运会关系最密切国家民众的心——女篮决赛,美国女篮最终险胜东道主法国女篮一分,拿下这块左右整个奥运会大势的金牌。而对这场比赛的关注度,可以说一点也不次于美法两国观众的,是人数更多的中国球迷。
因为这块金牌的归属,将决定美中两国谁能成为巴黎奥运会奖牌榜的终极领先者。赛前,中国40金,美国39金,由于美国奖牌总数占先,只要美国女篮拿到金牌,与中国同为40金,就替美国代表团保住了榜首位置,中国只能屈居第二。若法国女篮爆冷赢球,中国代表团就会凭借多一金之优,排在美国前面。尽管谁前谁后并没有排名之外的实质意义,但心理层面的分量非同小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曾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强势登顶,美国依靠强大的综合实力一直稳坐奥运奖牌榜头把交椅,若这项纪录在第三地被改写,那绝对是一件至少在理论上划时代的大事。
本届巴黎奥运会为体现男女平权,不光参赛男女选手数量完全相等,而且赛程上一改以往奥运会同级别重要项目出战女先男后的惯例。田径、游泳赛事用来压轴的接力赛,三大球决赛出场顺序,都是女子项目放在男子项目后面。比如奥运会最后一块金牌,一般会安排给男篮。美国梦之队本身就是规格最高的队伍,在男足参赛年龄受限情况下,男篮是名副其实的奥运头牌。可是,特立独行的巴黎硬是反其道而行之,让美国女篮和法国女篮享受这一荣耀,詹姆斯和文班亚马这样的NBA顶级巨星,成了站在观众席上给女同胞们助威的啦啦队。
或许正是这种调整带来的心态上的微妙变化,令在女篮圈内领袖地位比美国男篮还要稳固的美国女篮,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很难适应毫无负担的法国女篮的凶猛冲击,论实力对比本该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大胜,却几乎被逼到绝境,终场时仅如履薄冰般险胜一分!这也让这场直接决定奥运金牌榜“变天”与否的“生死战”,始终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和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
新老时代的博弈,有了赢家,没有输家。
中国不是输家。上届东京奥运会,美国最后时刻才惊险拿下最后一金,多一金而坐稳金牌榜首。眼下,他们连多一金都未能做到,榜首不丢要依赖金牌持平后比较总奖牌数。两届奥运会之间,美国不曾退步,而中国进步了。40金,超越此前两届奥运会的39金和38金,创造境外奥运夺金最高纪录。本届奥运会开局阶段,中国游泳、体操和女篮等预期较好项目一度低迷,不过颓势很快得到逆转,其他传统强项强中有进,相对弱项则多有突破。郑钦文的女网金牌和潘展乐用“不可思议”的新世界纪录拿到的重磅两金,以及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金牌破零,都是足以彪炳史册的骄人战绩。
美国仍是赢家。金牌40比40,意味着金牌数量层面,他们已经很难压制中国。然而,金银铜牌40+44+42总数126,比之中国的40+27+24总数91,足足多出35,表明美国竞技人才的雄厚基础和强项分布的均衡性,还是大大超越中国。有人说,中国用比美国少四分之一的参赛选手,取得了同等的金牌数量,证明中国奥运战略的成功率更高,这个观点值得商榷。美国人多缘自集体项目强劲和强项众多,三大球六支球队全部进入决赛,比两支球队参赛的中国就要多出约60~70名运动员。这不是中国的优点,更不是美国的缺点。
中国金牌数能够追平美国,包揽所有金牌的跳水和乒乓球功不可没,而美国的金牌来自更广泛的领域、更具影响力的项目,表面看没有任何一个大项被美国长期垄断,最强的篮球,美国男女篮夺冠同样极为惊险,但在绝大多数非垄断项目里都具有一流的竞争力,特别是银牌和铜牌数量历届都多于金牌,说明他们的人才积淀和基层培养体制占据明显优势。至于竞技体育职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方面,美国的领先地位就更加不可动摇。
无论如何,中国奥运金牌数追平美国,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与在奥运赛场一向“富裕”的美国不同,经历过漫长的“金牌短缺”年代,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模式追求金牌数量成效显著,如今,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再由奥运金牌计划向全民体育战略全面转型的条件基本成熟,中国体育应该有信心有勇气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