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九活曾捉蒋介石,后投靠日军,解放后给安排工作,活到91岁
世人皆知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扣留在西安,却鲜有人知道亲手抓捕蒋介石的人是谁。1936年那个寒冷的冬夜,一个叫孙铭九的东北军军官,在华清池的山坡后发现了蜷缩在石头后的蒋介石。这个曾经轰动中外的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他的人生轨迹却充满着戏剧性的转折。从张学良的心腹参谋,到汪精卫政权下的伪军司令,再到新中国的政协委员,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起伏?为何会在抗日战争中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更令人感慨的是,晚年张学良重获自由后,最想见的人就是他,可这对曾经的主仆,为何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未能重逢?
一、东北军往事
1918年,东北军将门之后张学铭要赴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张学良特意为弟弟挑选了一位随行伙伴,这个人就是年仅18岁的孙铭九。那时的孙铭九,家境殷实,为人机敏,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与张作霖也有几分交情。
在日本求学期间,孙铭九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尤其在炮兵专业的学习上颇有建树。一次实弹演习中,孙铭九在极为不利的天气条件下,依然打出了惊人的命中率,这一幕恰好被来访的张学良看在眼里。
回国后,孙铭九被分配到天津保安队任职。1930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张学良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副总司令,需要从南京前往北平就任。途经天津时,正是孙铭九负责沿途护送。
三天的护送任务中,孙铭九的表现让张学良印象深刻。一日午后,张学良的车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孙铭九凭借对天津地形的熟悉,临机决断改道,带领整个车队安全通过。这一举动不仅避免了可能的危险,更赢得了张学良的赏识。
张学良素来重用年轻人,很快就将孙铭九调到身边,任命他为随从参谋。更让人称道的是,张学良破格让这位炮兵出身的军官担任了卫队营二营营长,这在当时的东北军中是极为罕见的。
1931年秋天,孙铭九在担任卫队营长期间,立下了一个大功。当时有人密报,说是发现了意图刺杀张学良的可疑人员。孙铭九带人连夜排查,最终在张学良府邸附近的一处民宅中,抓获了两名携带武器的特务。经审讯,这两人竟是日本特务机关派来的。
这一事件之后,孙铭九便真正成为了张学良的心腹之人。张学良特意赠送给他一块签有自己名字的金表,这块表不仅是信任的象征,更成为了日后孙铭九人生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见证。
随着东北局势日益紧张,张学良对孙铭九的倚重也与日俱增。在张学良主持的几次军事会议上,孙铭九提出的建议往往能得到采纳。特别是在调配军需物资和规划防御工事方面,他的意见总能切中要害。但谁也没想到,这位深得张学良信任的年轻军官,会在五年后的西安事变中,扮演如此关键的角色。
二、西安事变关键角色
1936年12月的西安,局势日趋紧张。张学良与杨虎城多次向蒋介石进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均遭到蒋介石的坚决反对。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准备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对陕北红军发起新一轮进攻。
12月11日深夜,张学良召集了包括孙铭九在内的几位心腹军官,在西安城外的一处院落中秘密碰面。会议决定采取强制措施,扣留蒋介石,迫使其改变剿共政策。根据计划,由孙铭九负责带队进入华清池,实施抓捕行动。
12月12日凌晨4点,天还未亮,华清池周围已被东北军包围。孙铭九带领一支精干小队,悄无声息地接近蒋介石下榻的房间。然而,当突入房间时,只见床铺凌乱,蒋介石已不知去向。
关键时刻,孙铭九注意到床铺还有余温,推断蒋介石离开不久。他立即分配手下分头搜寻,自己则带着几名士兵沿着后山搜索。寒风凛冽,积雪覆盖的山路异常湿滑。搜索过程中,一名士兵发现了地上的脚印,这些脚印显然是仓促之间留下的。
顺着脚印,孙铭九带队来到一处陡峭的山坡。在一块突出的巨石后面,他们发现了只穿着睡衣的蒋介石。当时的蒋介石已被寒气侵袭,瑟瑟发抖。蒋介石声称腰疼无法行走,孙铭九当即命令士兵用担架将其抬下山。
在押送蒋介石回城的路上,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孙铭九特意安排士兵将蒋介石的随身衣物取来。整个押送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警戒,并未对蒋介石施加任何不当对待。
蒋介石被安置在西安城内一处宅院后,张学良立即与周恩来等人展开谈判。在谈判期间,孙铭九负责蒋介石的安全警卫工作。他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同时确保蒋介石的基本起居不受影响。
12月25日,经过各方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事变即将结束时,孙铭九向张学良提出警告,认为不应轻信蒋介石的承诺。但张学良最终还是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事后证明,孙铭九的担忧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南京就立即扣押了张学良。这一变故也直接导致了东北军的瓦解,同时也改变了孙铭九此后的人生轨迹。尽管如此,西安事变作为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确实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而孙铭九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关键参与者,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个西安事变期间,从最初的抓捕行动,到后期的警卫工作,孙铭九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军事素养和临机应变能力。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日后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历史注脚。
三、投敌任伪职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逐渐瓦解。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孙铭九随东北军主力被调往河南驻防。在这段时期,他多次参与对日作战,但随着战局的恶化,东北军的处境也日益艰难。
1938年春,在徐州会战期间,孙铭九所在的部队遭遇日军猛烈进攻。当时的东北军已经弹尽粮绝,伤亡惨重。在一次激战中,孙铭九带领残部被日军包围在小岗村的一处山谷中。经过三天的顽强抵抗,弹药耗尽,士兵伤亡过半,最终被迫投降。
日军方面很快发现了孙铭九的特殊身份。作为西安事变中抓捕蒋介石的关键人物,他立即引起了日本特务机关的注意。日军将其送往南京,在那里,他见到了已经投敌的汪精卫。
汪精卫政权成立后,孙铭九被任命为江苏省保安司令。1939年底,他又被提拔为淮海区绥靖军总司令,统领苏北、皖北地区的伪军。在任职期间,日军多次利用他的影响力,招降在苏北地区活动的国民党游击队。
1940年春天,孙铭九奉命前往青岛,与当地日军司令部商议军事部署。途经徐州时,他遇到了一位昔日的东北军老部下。这位老部下正带领一支抗日游击队在徐州地区活动。面对旧部的质问,孙铭九只是沉默以对。当天晚上,这支游击队在转移时竟然安然通过了伪军的封锁线。
1941年,日军策划了一次大规模"扫荡"行动,要求孙铭九的部队配合作战。在行动前夕,当地的一些抗日力量收到了匿名情报,提前撤离了预定的打击区域。日军怀疑孙铭九暗中泄露军情,将其调离前线,改任南京军事顾问,实际上是被软禁起来。
1943年,日军为了笼络更多的投诚分子,在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军事会议。会议期间,孙铭九被安排在主席台就座,并被要求发表讲话。他的发言异常简短,仅仅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匆匆结束。这次会议后,日军对他的监视更加严密。
1944年,随着太平洋战场局势逆转,日军开始调整在华战略。孙铭九被派往上海,担任特别行动组的顾问。这个职务看似重要,实则是日军对他实施严密监控的一种方式。在上海期间,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日本特务机关的监视之下。
即便在这种处境下,孙铭九仍然设法与外界保持着某种联系。他的一些举动,如经常出入上海的老城隍庙,看似是在游览观光,实则是在与地下抗日组织进行秘密接触。这些细节直到战后才被逐渐披露出来。
四、解放后的新生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孙铭九主动向解放军投诚。他向接收部门提供了大量关于日伪政权内部运作的重要情报,这些信息对接管上海的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孙铭九在投敌期间曾暗中协助过地下抗日组织,加上他主动投诚并表现出真诚悔过的态度,新政府决定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1950年初,他被安排到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作,主要负责整理抗战时期的历史资料。
1951年,上海市政协成立,孙铭九被任命为政协委员。在政协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特别是在帮助旧军人改造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1952年春天,他参与组织了一次面向原东北军官兵的座谈会,通过现身说法,劝导不少旧军人放下思想包袱,投身新中国建设。
1954年,一件特殊的任务落到孙铭九身上。当时,有关部门正在整理西安事变的历史档案,需要当事人提供详细的口述资料。作为事变的重要亲历者,孙铭九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份长达十余万字的回忆录。这份材料后来成为研究西安事变的重要史料之一。
1956年,孙铭九被调往北京,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在这一时期,他开始系统整理东北军的历史资料。通过与其他老同事的联系,他收集到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为研究近代军事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59年,一位来自台湾的记者秘密带来了张学良的问候。这是孙铭九自西安事变后第一次收到昔日长官的消息。张学良在信中表达了见面的愿望,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1962年,孙铭九参与了一项重要的历史考证工作。当时,有关部门正在核实抗日战争时期在江苏地区活动的地下组织情况。他提供的一些细节性的信息,帮助确认了多位地下工作者的身份。
1965年,孙铭九完成了一部关于东北军历史的专著。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东北军的发展历程,尤其对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作了翔实的考证。虽然这本书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出版,但其中的许多史料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十年代末,随着历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孙铭九更加投入到文史资料的整理工作中。他不仅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还接待了众多来访的历史研究者。在与这些研究者的交流中,他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回避自己的历史问题,也不夸大个人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
到了八十年代,虽然年事已高,孙铭九仍然坚持参加各种历史座谈会。他经常应邀到高校作历史报告,向青年学生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些报告中,他总是强调要以历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五、晚年生活与贡献
1985年起,孙铭九开始专注于编写个人回忆录。这部回忆录不同于此前的历史著作,更多地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其中包括了西安事变期间的许多具体场景,如华清池搜捕行动中的紧张时刻,以及事变期间与各方人士的接触经历。
1986年春,一次偶然的机会,孙铭九在北京遇到了当年在徐州与他有过接触的那位游击队员。这位老战士已经是位退休的工厂厂长,他们相谈甚欢,一起回忆了那段特殊时期的往事。这次会面后,孙铭九在回忆录中增加了一个专门的章节,记述了抗战时期在敌后的一些隐秘活动。
1987年,中央电视台开始筹备一部关于西安事变的纪录片。制作组多次邀请孙铭九担任历史顾问。在拍摄过程中,他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口述资料,还亲自带领摄制组重访华清池,实地还原了当年的历史场景。这部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88年,孙铭九参与了一项重要的档案整理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对东北军的历史档案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在整理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包括张学良与日本方面谈判的密电,以及东北军内部的一些重要会议记录。这些材料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1989年,应香港一家出版社的邀请,孙铭九开始着手整理他在上海期间的经历。这些材料详细记录了日伪统治时期上海的社会状况,以及地下抗日组织的活动情况。这些记录后来被整理成书,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1990年,孙铭九的回忆录终于完稿。这部长达三十万字的著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还原了许多历史细节。特别是对西安事变前后的政治局势,以及东北军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变化,都有深入的描述。
1991年初,孙铭九最后一次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历史研讨会。会上,他详细讲述了西安事变期间的一些关键细节,特别是关于蒋介石被扣留期间的具体情况。这些证词对于澄清一些历史疑点具有重要价值。
同年夏天,他将自己保存多年的一批珍贵照片和文件捐赠给了国家档案馆。这些资料中包括了一些从未公开的历史文献,如东北军的作战日记、与日军谈判的备忘录等。这批资料的公开,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1991年冬,孙铭九在北京家中完成了最后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他对历史的一些思考,以及对年轻一代历史研究者的建议。文章完成后不久,他因病住院。在住院期间,他依然关注着历史研究工作,并通过口述方式,继续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1992年春,孙铭九在北京逝世。他生前整理的大量历史资料,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理解这段复杂的历史时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