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云社的人事变动成了大伙儿茶余饭谈的热门话题。那个从小在园子里炸酱面抢着吃的烧饼哥,摇身一变成了副总,和栾云平、刘鹤英几个老资历平起平坐,这事儿让戏迷们咂摸了小半个月。可您要是仔细瞧,角落里还坐着一个整天笑眯眯的角儿,他就是郭德纲家那个成了精的大儿子——郭麒麟。
说起这爷俩可太有意思了。老郭总把他这开发票小能手挂嘴边,可实际上跟其他动辄几百万培养孩子的明星比,他对这个大儿子真是抠门到家了。当年德云社最困难时候,别说零花钱,就是碗卤煮都得亲自端茶倒水伺候完师兄弟才能喝口汤。您要是去过他们天桥的老院子准见过,小麒麟蹲在后院背贯口的模样,活像背不出课文的小孩被先生罚站。
可就是这个背着星二代名头的小伙子,硬生生把别人眼里的金饭碗当成了泥饭碗来摔。十五岁退学唱相声,这事儿放普通人家早把屋顶闹翻天了,但老郭就这么由着他在园子里摸爬滚打。听说那时候他清早五点雷打不动踩着霜雪练早功,嗓子哑了就往茶里加柄胖大海,上台忘词就对着台下观众装憨卖乖,硬生生把尬场变成了满堂彩。
会听戏的老观众准记得前些年园子里突然冒出个细声细气的小角儿。别人拿师父们包袱往天上扔,他总能把词儿结结实实摔在泥地里。有回他说《黄鹤楼》时忘词了,急中生智冲着三排的大爷喊您要不接着买包瓜子,我这就给您现编一段?愣是把台下乐得前仰后合。这机灵劲儿哪像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倒像是打小在江湖里泡大的。
可人红是非多这话真不假。某次颁奖晚会上,某位硬汉演员借着酒劲揶揄真羡慕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这话跟刀子似的直往心窝子里戳。观众们竖着耳朵等热闹,郭麒麟却端端正正鞠了个躬我家老头常说,汤匙再金贵也得自己会舀汤喝转身跑剧组两个月,硬是把自己饿瘦二十斤,等《赘婿》开播时活脱脱成了宁毅本毅。
说到这在横店吃苦的日子可有说头。头天进剧组跟人吃盒饭,他端着不锈钢饭盆蹲在马扎上扒拉白菜帮子的模样,活脱脱就是个没出科的学徒工。制片人几次说要给订小灶,他都摆摆手说吃这个踏实。有场雨中戏拍了十三遍,冻得直打摆子,副导演给他裹军大衣时发现衬衣上全是结着冰碴子的泥点子。
去年春节特别节目上这事可逗乐了。撒贝宁问他当横店打工人什么感受,他顺手抄起话筒比在园子里好混,至少没有师叔们抢我茶叶蛋正在吃泡面的场务们差点没喷一屏幕,弹幕顿时被德云社隐藏吃货刷了屏。
要说最大的惊喜还得数他最近跑去跟尼格买提搭档主持。那天现场不少专业主持捏着汗,生怕他把相声场子搬上央视。结果这小子倒好,红毯上叫错名字都能自嘲得嘞,我也不指着拿金话筒奖,就盼着各位看官下回看德云社记得买前排票一场晚会下来,硬是把隔壁台的主持人衬得像只会念词儿的提线木偶。
这不前阵子他在《庆余年2》片场被人拍到跟张若昀比腿长,两人在小马扎上较劲的憨样被顶上热搜。评论区都在说范家少爷可比北齐小皇帝难演多了,得亏我们阿云把计算器都玩出花来了您扫眼视频网站,他那些出圈的桥段没有一个是端着大少爷架子的,活脱脱把每个配角演成了主角。
如今再看这父子俩的互动可有意思得很。相声专场返场时观众总爱起哄让老郭讲大儿子的糗事,老郭总把扇子摇得哗哗响我家那小兔崽子,现在见面都不叫我爹了,张口闭口就是'投资方爸爸要加场'哟!一场玩笑话,倒把两代人的情分都包圆了。说到底这才是正经做艺的路数,甭管天上掉多大馅饼,总得自己先把手艺练瓷实喽。
仔细想来,娱乐圈多少鲜肉连台词都记不住,偏这说相声出身的连表情包都能用贯口解释得头头是道。您说这是星二代的福气吗?要我说就是打小在园子里看惯人生百态,懂什么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现在京城各个剧组流传着句话要牢骚找编剧,要敬业找麒麟倒成了年轻演员们的标杆了。
所以您别光看人家老爹是谁,得瞧他自个儿这十八般武艺是不是实打实练出来的。挺多粉丝在超话说得好别人参加综艺是秀人设,郭麒麟这是现场教学怎么当个正经手艺人您要不服气,随便点开他哪个节目,保准从洗碗刷锅的细微处都透着教科书级别的分寸感。就这能耐,搁哪个年代都是吃百家饭练出来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