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新中国继周恩来、陈毅、姬鹏飞之后的第四位外交部长,其生涯辉煌,参与了板门店谈判、基辛格与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恢复联合国地位等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1971年11月,在联合国大会上,他那放声大笑的瞬间,成为了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经典画面。
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因癌症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70岁。临终前,他留下遗嘱,表达了希望骨灰能安葬在家乡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的愿望。然而,乔冠华的骨灰盒在八宝山公墓仅存放了三天,便被其夫人章含之带走,置于自己的卧室中一年多,以寄托哀思并实现丈夫的遗愿。
1984年12月,章含之携乔冠华的骨灰盒前往江苏盐城建湖县,欲完成归葬事宜。当时,虽乔冠华的侄子设宴款待,并邀请了当地相关部门领导,但出乎意料的是,主要领导均未出席,仅有一些已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前来迎接。章含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态度,她不愿强求,也不愿让他人为难,因此在宴会上并未提及归葬之事。在盐阜宾馆短暂停留后,她带着骨灰盒返回了上海。
面对归葬老家的困难,章含之开始考虑其他地点。她觉得风景秀丽的苏州是一个理想的归宿。新年过后,她前往苏州吴县(现吴中区和相城区),找到在苏州医学院任教的好友李颢教授,希望他能向吴县县委询问是否愿意接纳乔冠华的骨灰。李颢迅速行动,向当时的县委书记管正转达了章含之的想法。管正听后深表理解,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一请求,表示将在太湖之滨、洞庭山上为乔冠华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葬地点。
得知这一消息后,章含之感动落泪。她立即前往苏州吴县,在洞庭东山南坡选定了安葬地点,完成了乔冠华的骨灰安葬仪式。
乔冠华对家乡盐城的感情深厚。他不仅在盐城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还在这里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他10岁时就读于盐城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盐城淮美中学。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了反对校长的风潮,因此被学校开除。之后,他转入盐城亭湖中学学习,并再次组织了反对校长的运动,再次被开除。这些经历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使他矢志不移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然而,乔冠华未能葬回故乡,这不仅是他和章含之的遗憾,也是盐城人民的一个遗憾。多年后,随着观念和风气的转变,盐城人民越来越强烈地希望乔冠华能够魂归故里。为了迎接乔冠华的回归,盐城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将一条大街命名为“冠华大街”,并在乔冠华故里修建红色旅游纪念地等。他们希望将乔冠华的墓迁回盐城。
面对这一要求,章含之感到十分为难。一方面,她希望满足乔冠华的遗愿;另一方面,她又不想辜负当年吴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在江苏省政协的协调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苏州方面同意将乔冠华的墓迁回盐城,而盐城方面也同意继续保留乔冠华在苏州的墓地,并立碑说明其曾安葬于此的时间段。
这样一来,乔冠华就有了两块墓地。但实际上,他的墓地还有两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003年,乔冠华的家乡建湖县县委提出,希望能将他的墓地迁回建湖县。然而,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乔冠华既然已有安息之所,就不应该轻易搬动。因此,乔冠华的家人都不同意这个建议。但是,为了弥补乔冠华故居和墓地分隔两地的缺憾,章含之等人同意在建湖县的乔冠华故居旁修建一座衣冠冢,里面安放一些乔冠华生前用过的物品。
在修建衣冠冢的过程中,乔冠华的孩子乔松郁、乔宗淮提出,希望能把他们的父母葬在一起。原来,乔冠华在和章含之结婚前,曾和新中国著名的女外交家龚澎有过一段婚姻。龚澎曾任新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也是周总理的得力助手。她于1970年9月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6岁。章含之对孩子们的想法深表理解,并完全赞同他们的提议。于是,就有了这第三处墓地。
至于乔冠华的第四处墓地,则位于上海著名的人文纪念公园——福寿园。这里见证了上海百年来的历史,安葬了500多名各界人士,包括瞿秋白、毛泽民、章士钊、汪道涵、阮玲玉、蔡元培等历史名人。2003年时,福寿园向章含之提出,由于乔冠华同志长期在上海工作,可以在福寿园为他建立一座铜像,并树立墓碑。当时章含之已经年过七旬,身体状况不佳,对于每年一次要奔波江苏去扫墓已经感到力不从心。再者,她已经决定自己死后要葬到父亲章士钊身旁,而章士钊的墓就在上海福寿园。因此,她思考再三后同意了福寿园的建议。
乔冠华这位前外交部部长、著名的外交家,生前创下了诸多传奇,而他身后的四座墓葬也同样充满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