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时期,陈登已任徐州典农校尉,他每到一地便致力于水利建设,由此促进了农作物丰收,五谷充盈。
193年,时逢饥荒,州牧陶谦举荐陈登为典农校尉。陈登巡视田地,充分利用灌溉之利,终使粳稻丰收,积存丰厚。
他开凿了邗沟西道,提升了邗沟(中渎水)航运安全并缩短了航程,同时利用此道有效阻碍了袁术对广陵郡的进犯。
【改善邗沟航运】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成功实现了长江与淮河之间的交通连接。
受限于当时的财力、物力及技术,无法迅速达到完美,因此在开凿过程中,采用了巧妙的办法来应对。
北段路线经由昔日的广阔射阳湖,此举有效缩减了浩大的工程规模。(《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 南直四》所述)
当然,修建运河绝非仅仅实现连通那般简单。
江淮地区地势平缓,水位差小,作为京杭大运河淮扬段的前身,邗沟因此面临水量匮乏、水流滞缓的问题。
秋冬时节常现枯水,部分年份河道会结冰,这些因素导致了航运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至汉末,陈登仍旧未能有效应对季节性航运难题,缺乏妥善的解决方案。
他开凿了邗沟西道,使北段改道,此举不仅缩短了航运里程,还有效规避了射阳湖的风浪危险,标志着一次重大的航运改进。
依据史料审视,邗沟西道仍存瑕疵。让我们借此一窥其貌,确保叙述通顺且逻辑清晰,用词精准,以全面展现其历史风貌。
225年冬,曹丕欲往广陵故城,来自淮扬的蒋济,因熟知邗沟情况,特上呈《三州论》以劝阻其行。
蒋济《三州论》述:淮湖曲折遥远,水陆路径不同,山阳无法通行,陈敏开凿沟渠,又建马濑水道,实现了百里渡湖。
顾炎武于其著作《郡国利病书》中提及,马濑实则指的是白马湖。
然而,陈敏作为东晋广陵太守,曾着手改善邗沟西道,他又怎会出现在蒋济的记述之中呢?
因此,历代学者普遍认同,《水经注》中的记载存在错误,实际上所指应为陈登。
《三州论》清晰阐述陈登改道缘由:原河道路程遥远,且水路陆路不同线,故需调整。
水陆异路指的是水路和陆路是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它们各自有独立的路径和行进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水路或陆路进行通行。
例如行军时沿旧路,北段陆军直上较近,而运粮船队需绕射阳湖,因此粮草面临被劫风险。
【大大减小风浪的安全影响】
至永和年间,湖道多风成患。陈敏遂凿樊梁湖北口,引水下注精湖,经十二里渡至北口,终达夹邪之地。——《水经注·淮水》
至东晋,陈登修的邗沟西道因“湖道多风”危及航行,陈敏遂对其进行改良,使水道直接从樊良湖北接通津湖,以确保航行安全。
陈登改道时,选择从连接樊良湖与博芝湖的水域,在樊良湖东北侧挖掘新渠通往津湖,并未直接从樊良湖北端开辟出口。
仔细观察上图,可见陈登邗沟西道南端一小段,明确指向射阳湖旧道方向。
这一小段河道已“湖道多风”,亟待解决。东边的射阳湖风浪更是巨大,情况可想而知,更需与应对。
射阳湖波涛汹涌,宛如一头庞然大物,其威力之猛,远非当时人力所能控制,显得异常凶险而不可驯服。
彼时高邮湖尚未成形,樊良、津、白马诸湖尚显狭小,昔日宽广的射阳湖现今已近乎湮灭。
陈登挖掘了邗沟西道,将津湖、白马湖等多个小型湖泊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连贯的水道。
尽管邗沟北段的风大浪急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仍存在部分河段风力较大,安全状况尚待提升。
【结冰、枯水季节性问题仍存在】
曹丕未采纳蒋济之谏,坚持于那年冬日前往广陵。
曹丕时运不济,恰逢寒冬,邗沟水面冻结,致使船队难以顺畅抵达广陵古城。
这并非陈登改道失误所致,而是天气原因,毕竟天气变化由天老爷掌控,非人力所能完全左右。
然而,我们能够确认邗沟在冬季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曹丕船队无法继续南下,另一缘由在于秋冬时节正值枯水期。
曹丕未采纳建议,致数千战船停滞。有人提议留兵屯田,蒋济反对,认为地势易遭水贼侵扰。曹丕采纳其言,随即下令启程。
蒋济指出,船队被困之地东毗邻大湖射阳湖,北离淮河不远,地理位置颇为棘手。
若在此屯田,虑及“水盛”之时,东吴军或来侵袭,心生忧虑。
这一担忧表明,东吴水军具备沿海路绕行,进而通过淮河发动攻势的强大实力。
待“水盛”之时,表明曹丕恰逢邗沟枯水期,蒋济劝其勿待水丰再行,以防东吴探得其踪,自淮河、射阳湖突袭,实施斩首。
曹丕位于射阳湖西的事迹表明,他南下时走的是陈登改道后的邗沟西道,该西道在当时已取代了旧道,成为主要通行路线。
曹丕返至津湖,水渐浅,留船予蒋济。济凿地引道聚船,预筑土坝断水,后船齐至,开坝入淮。归洛阳后,曹丕赞蒋济:“行事有方,与我共至谯。”
曹丕采纳了蒋济的提议,决定经由陆路先行抵达广陵故城。
北返津湖时,水位复降,众多船只搁浅。曹丕计划焚毁阻碍道路的搁浅船只,以便其余船只能够顺利返回北方。
或许是蒋济劝阻了曹丕的挥霍,曹丕便卸下重担,让蒋济处置那些船只,而他本人则先行北上前往谯县。
蒋济开凿了四五条水道,将搁浅的船只汇集一处,随后筑起水坝蓄水,待水位上涨至适宜高度,他便率船重返淮河,继续前往谯县。
津湖位于邗沟西道上,该事件明确表明,陈登所建的西道存在枯水期问题。
此处指出陈登所筑西道存在的问题,旨在增进理解,并无贬低之意。
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有限的当时,能够修建如此规模的运河,实属非凡成就!
【抵抗袁术的邗沟防线】
接下来,我们根据已知信息推断陈登开凿邗沟西道的时间。上文已对邗沟西道的详情进行了阐述,现在将聚焦于其开凿时间的分析。
首要任务是明确开凿的具体目标。
总体而言,目的是优化广陵郡与徐州北部主要区域的交通条件,以提升运输效率。
在陶谦治理徐州时期,该地社会稳定且团结一致,因此,开凿运河以提升航运能力的举措,在当时是十分可能实现的。
197年,经过进一步考察后,陈登被任命为广陵太守。
然而,下邳陈氏已暗中与许都的曹操联手,蓄意策划对下邳领主吕布不利,意图谋取下邳。
开凿邗沟西道虽利于配合曹操北进,但若被吕布察觉,亦将使其军队得以迅速南下,构成威胁。
作为物资运输考量,广陵郡当时局势平稳,无需吕布大量物资支援,因此陈登无需通过改善交通来助长吕布势力。
199年初吕布被消灭后,同年六月刘备占据了广陵以北的徐州,因此,陈登同样没有理由去开辟西方道路。
200年初,曹操占领刘备据守的徐州后,恰逢孙策进攻陈登,借此契机,曹操的势力顺利渗透并确立了其在广陵的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陈登很快便接到曹操的调令,离开了广陵之地。
开凿邗沟西道这一浩大工程,预计耗时至少数年之久。
根据时间背景推断,陈登担任广陵太守后,其改变原有道路的可能性极低。
193年至196年冬,袁术逐步占领广陵郡。期间,陈登等广陵守军依赖北部持续的物资支援,因此对提升邗沟航运能力有着迫切需求。
因此,邗沟西道很可能在陶谦时期动工,并在急需防御袁术进攻广陵郡之前被加速完成。
陶谦与刘备提供的充足救援物资,因在射阳湖损耗减少,得以迅速送达,使得下邳陈氏成功拖延袁术对广陵的攻略,长达近三年时间。
另一方面,射阳湖因其广阔面积,确实不利于防守工作的展开。
袁术能在射阳湖组建水师,南进攻击陈登的射阳县基地。湖面岸线绵长,难以确定其登陆位置,因此防守将极为困难。
邗沟西道的存在使广陵守军能凭借整条邗沟进行防御,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犹如196年夏季,袁术与刘备在淮河沿线形成了对峙局面。
下邳陈氏屡遭袁术进逼,不断退守,若非凭借地形之利,何以能在广陵固守长达三年?
广陵地势平坦,除北部有淮河作为天堑,加之邗沟纵贯南北,此地尚有何等地理优势可凭借?
邗沟西道冬季面临结冰与枯水难题,妨碍航行,且南方冰层浅薄,无法支撑大军踏冰行进。
是否他们是依赖于匡琦城呢?
刘备集结散兵向东攻打广陵,与袁术交战,再次失利。此记载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所引的《英雄记》。
196年秋,刘备遭吕布偷袭失去下邳城后,转而向东攻占广陵,并与袁术再度展开激战。
那时,广陵郡东北部已被袁术所占据,意味着陈登所管辖的射阳县已经落入袁术之手。
若匡琦城已落成,射阳便不易失守。因其坚固的防御,可大大增强对射阳的守护能力,使得敌军难以轻易攻占。
袁术占领此地后,若据为己有,则后难攻克,匡琦必有大战;若不然,则必毁此城。
并且,若仅坚守一城而无稳定的后方补给,那么进行持久战的可能性将大为降低。
显然,陈登之所以能抵御袁术,并非仅凭匡琦这一孤城之力,关键在于他依托了邗沟这条重要的战略防线。
陈登从丢射阳的教训中醒悟,意识到仅凭邗沟防线守护广陵远远不够。
197年,遵朝廷之命,陈登再次进攻并屯驻于民众基础深厚的射阳县,此时,袁术依旧掌控着邗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针对南部的敌军,邗沟防线失效,因此构建了匡琦城以作防御。
邗沟西道虽非专为抵御袁术而凿,但其存在对下邳陈氏在广陵郡抗击袁术主力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助力了防御行动。
【兴修陈公塘灌溉田地】
陈登的贡献远不止挖运河,他擅长因地制宜兴修水利,确保农田长期灌溉,提升农业产量,这才是他作为“水利专家”在内政上的更大奉献。
自担任典农校尉之初,他便着手实施灌溉工程,致力于水利建设,以提升农田灌溉效率。
古徐州地区至今仍留存众多以其命名之处。
别误以为这些工程轻而易举,若陈登缺乏必要的工程、数学、力学知识,指挥时定会极为棘手。
担任广陵太守期间,一项名为陈公塘的工程得到了详尽的记载。
陈公塘位于扬州府西五十里,与仪征县交界。后汉末,广陵太守陈登浚塘筑陂,周长九十余里,灌溉千余顷田,百姓感恩命名。亦称爱敬陂,水分三十六汊,惠及广泛。
于扬州与仪征市现今之地界,陈登开凿池塘、构筑堤坝,建成周长数十里之蓄水库,该库水经三十六条沟渠,滋养良田逾千顷。
民众为表感激,将该水库命名为陈公塘,亦称爱敬陂。直至北宋时期,金兵南侵,这一水利设施才被摧毁。
【总结】
陈登在广陵深得民心,调任他郡时,百姓宁愿离开故土,也期望能随他同行,足见其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陈登切实为百姓谋福祉,他的善举不仅惠及当下,更将恩泽延续至后世,实乃功不可没的好事。
民众深知,追随这样的优秀领导者,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陈登开凿邗沟西道,优化了广陵郡的水路运输,并利用邗沟构建起针对袁术的有效战略屏障。
他展现了在政治、军事、谋略、城市建设及水利等多领域的卓越才能,是一位全方位成就斐然的英才。
刘备对他敬佩有加,他确实堪称一代英杰,风采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