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参考文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恶性肿瘤转移诊疗指南》2023版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早期诊断指南》2022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杂志》2024年1月恶性肿瘤转移研究综述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健康这座堤坝,往往在我们毫无察觉的细微处开始崩塌。癌症就像是悄无声息的蚂蚁,默默侵蚀着身体的防线,等到疼痛来袭,常常为时已晚。
人体就像一座庞大的城市,癌细胞则是城中不守规矩的危险分子。初期,它们只在某一街区活动,被称为原位癌。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危险分子会突破街区界限,通过道路网络扩散到城市各处,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癌细胞转移。
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发现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后才得知癌症已经扩散。这时患者常常不解地问:我怎么之前没有感觉到痛呢?

事实上,癌细胞扩散时,疼痛并非唯一信号。身体会用各种方式警告我们,只是大多数人不懂这些暗语。了解癌症扩散的其他信号,或许能让我们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癌细胞扩散时,除了疼痛外,身体还会出现这三个明显症状:
第一个信号:不明原因的持续消瘦
体重下降本是好事,特别是对想减肥的人来说。但如果你没有节食也没有增加运动量,体重却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直线下降,就要提高警惕了。

体重在半年内无故下降超过体重的10%,医学上称为恶病质,是癌症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转移的典型信号。这就像城市中的粮仓被不断偷窃,居民无故饿瘦的现象。
癌细胞是能量消耗的大户,它们像贪婪的蝗虫疯狂掠夺人体营养。与正常细胞不同,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主要依赖糖酵解产生能量,这种代谢方式效率低下但速度快,导致患者即使正常进食也会快速消瘦。
临床上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三个月内无故消瘦15公斤,家人以为他是工作压力大,直到出现腹痛才就诊,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已经广泛转移。所以,无缘由的快速消瘦一定要警惕,不要等到疼痛出现才就医。

第二个信号:反复发热不退
发热是身体的自卫机制,通常意味着免疫系统在对抗入侵者。大多数发热会在几天内消退,但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反复出现,尤其是伴有盗汗,就要警惕了。
癌细胞扩散时,人体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对抗癌细胞,引发发热反应。同时,某些癌细胞还会释放致热源诱导发热。这就像城市里有了危险分子,警报系统持续发出警告。
所以,如果发热持续超过两周且常规治疗无效,一定要进行全面检查,不要仅仅满足于退烧。

第三个信号:极度疲倦和乏力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疲劳似乎成了常态。但癌症患者的疲倦与普通疲劳有本质区别:休息后也无法缓解的极度疲倦,即使整天躺着也感觉精疲力竭,这种状态医学上称为癌因性疲劳。
这种疲劳就像城市的能源供应系统被严重破坏,即使不工作,也没有足够能量维持基本运转。癌细胞扩散会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干扰正常代谢,同时也会竞争人体营养,导致极度疲倦。
有位患者曾描述他的感受:就像电池永远充不满,每天醒来就已经精疲力尽。后来确诊为结肠癌肝转移。这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疲劳症状明显改善,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这种疲劳与癌症的关系。

当这些症状同时出现时,警惕性应该更高。比如,一个人突然无故消瘦,同时感到极度疲倦,还伴有低热不退,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就医全面检查。
面对这些警示信号,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体检是发现癌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更应重视。体检不仅能发现已有问题,还能建立健康基线,便于监测变化。很多癌症在早期可通过血液指标、影像学检查发现,此时治愈率很高。

其次,学会解读身体信号。身体有自己的语言,学会倾听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多种症状同时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尽快就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要被心理恐惧阻碍就医。
第三,关注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癌症病史,应该更加警惕。某些癌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了解家族病史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筛查。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提前进行乳腺检查。
第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这些都是预防癌症的基本措施。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能降低癌症风险,还能增强身体对抗癌症的能力。

生活中有太多案例证明,及时发现癌症扩散信号能救命。一位教师因不明原因消瘦和疲倦就医,检查发现肺部小结节并及时切除,病理提示早期肺癌。如果他忽视这些症状,等到出现咳嗽和胸痛才就医,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胜于治疗,发现早期癌症甚至癌前病变,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癌症治愈率可能低于30%。这巨大的差距,往往就在于是否能识别和重视这些早期信号。
人生宛如四季,健康是欣赏这美丽景色的前提。愿每个人都能读懂身体的信号,在疾病悄然而至时及时察觉,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