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初发生最大的事情,应该就是作家琼瑶选择在家轻生,享年86岁。
她的离开让无数琼瑶书迷感觉到难以接受,更何况还是以这样的方式。
琼瑶在遗书中透露自己不愿意面对病痛的折磨,所以在病痛到来之前,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认为这是一种解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解脱,也是对家人的解脱。
对死亡的恐惧琼瑶一生著作繁多,为她带来足够多的名利。
虽然这些作品放在当下的眼光来看有些三观不正,但是在当年足足影响了两代人。
光是《梅花三弄》就看哭了无数观众,更不要说后续的《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了。
按理来说,琼瑶名利双收,生活幸福,孩子对她也很好,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极端。
可人与人之间,永远是隔着一层又一层的障碍物。
琼瑶是一个多愁善感,看重感情的人,一旦陷入到自怜自艾中,很难再跳脱出来。
她把死亡当成一种翩然的远行,足以说明她并不畏惧死亡。
她只是无法面对自己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时的无奈与屈辱。
只要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那些病人几乎没有什么尊严和自主可言。
一辈子追求爱情,过着精致生活的琼瑶,能够接受自己大小便失禁,头发掉光,插着各种管子的情景吗?
如果是在病床上度过余生,那生存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
巴金的无奈伟大的作家巴金活到了101岁,但是他在病入膏肓时,却是求死不能。
为了维持生命,他需要从鼻子里插入胃管,每天输入营养液。
他终日躺在床上,动不得,走不得,双眼看着惨白的天花板,医院外的笑声,哭声都和他没有关系,他的身体忍受着巨痛,没有一刻轻松,普通人光是想想就很崩溃。
但是国家和家人都在努力抢救他,不允许他死去。
因为放任不治,那就是愧对老艺术家,那就是子女不孝。
其实巴金很难,大家也很为难。
这样的生存维持了好几年,因为这几乎谈不上是生活,只能说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病痛的折磨,可以说是让老人家生不如死。
可只要还有活的希望,大家就努力的抢救他。
试问,谁不贪恋这花花世界,谁不想在大自然中奔走嬉戏?
但这一切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完全就是奢望和不现实,与其这样,不如就此离开,何必活得如此辛苦。
琼瑶的选择琼瑶在自己的遗书中,明确表达自己抗拒管子插入自己的身体。
她在最近这段时间里开始恐惧这样的事情,她担心这些抢救行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让自己生不如死。
她拒绝这样的“死亡”。
琼瑶想要带着尊严离开这个世界,她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却要笑着离开这个世界。
中国有句老话叫“寿多则辱”,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活得太久,往往受到的屈辱也很多。
也不单单是忍受病痛的折磨,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的屈辱,也包含了子女对于自己的抱怨和不舍的复杂情感。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任何一个人在照顾病人时,都有精神崩溃的时候。
看到病床上躺着的父母,做子女的难免心生怨念。
这是人的本性,并非什么羞于启齿的话题,而且子女也不想父母每日遭受这样的折磨。
但是中国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父母有病不治就是不孝,会被人戳脊梁骨。
哪怕这个病治不好,扔的钱也是打水漂,做子女的也要砸锅卖铁的上药,动手术。
这是几千年以来,儒家思想对炎黄子孙的深刻影响,谁也无法避免。
琼瑶能在这些情况发生之前,选择自我结束,也是对子女莫大的爱和理解。
她不让孩子陷入两难境地,也不让他们因为自己而过于操劳忙碌,以至于生出怨恨自己的心。
只能说琼瑶很有勇气,也很伟大。
一旦想到自己将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升起,看不到子孙围绕着自己玩耍,听不到孩子叫自己妈妈,这将是多大的悲痛和不舍。
这或许也是许多人能对抗病魔,坚持下去的动力。
斯人已逝,琼瑶的选择或许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对于死亡的关注。
如何离开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伟大的命题。
很多人都认为活到八九十岁,在开春的一个午后,自己晒着太阳,在睡梦中离开,就已经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大家觉着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最幸福的呢?活到多久算是不枉此生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感谢您的支持。
勇敢洒脱自尊。
某老什么时候安快死,少折磨50岁娇妻。
咱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