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元一杯的“茉酸奶”也塌房了加盟模式到底能走多远

海凡资本 2024-05-29 05:30:03

海闻社讯 打着“健康”旗号的茉酸奶又翻车了。5月27日,有媒体曝光“#茉酸奶#换标签续命水果馊了才肯扔”引发关注。随后,茉酸奶致歉:针对涉事加盟门店,茉酸奶总部已经安排即刻闭店,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

“又贵又一般。”“奶茶界的刺客”“贵就算了,原材料还这么恶心,上一次被曝光植脂末,这一次又是过期水果,再也不会买了。”消息一出,评论区炸了,网友纷纷评论指责茉酸奶“利益熏心”。

据茉酸奶官网显示,茉酸奶“用料考究”,茉酸奶CEO顾豪曾表示,好的原料注定成本高昂。然而,茉酸奶的品质,真的好吗?

多家门店使用过期原料

5月27日,“茉酸奶换标签续命水果馊了才肯扔”登上热搜,多个关于“茉酸奶”的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曝光视频显示,2024年2月至5月上旬,新京报记者随机应聘进入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加盟店,发现诸多问题: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时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

当日,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布致歉声明称,针对报道的“茉酸奶北京石景山万达店、北京伊洋华堂店、北京华宇时尚购物中心店、华熙 LIVE·五棵松店使用过保质期原料,闻出馊味才废弃”等相关问题,该公司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内成立了内部专项稽核小组,经核查、核实,新京报文中所涉及的4家门店严重违背了茉酸奶所提倡的“食品安全”理念,在日常运营中均未严格执行茉酸奶总部的运营操作和培训标准,该公司已经第一时间即刻进行整改,具体整改措施一是按《茉酸奶特许经营合同》之规定:食品安全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内容针对涉事加盟门店,茉酸奶总部已经安排即刻闭店,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

此外,还将对全国所有门店的“食材存储、食品效期、水果保存”等问题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实现线上周报和月报核查,并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后续,该公司也会严格按照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落实和跟进。

该舆情也受到监管部门重视。5月27日当天,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关于茉酸奶(北京石景山万达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后,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所有茉酸奶门店开展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对食品加工各环节进行了调查取证,将对相关涉嫌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处理。目前,茉酸奶(北京石景山万达店)已暂停营业。

同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先后发布通告。

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称,对涉事门店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目前,执法人员已对当事人北京熠昕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茉酸奶伊藤洋华堂店)涉嫌存在的相关违法行为立案调查,该门店已停业整顿。与此同时,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其余20家茉酸奶门店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工作。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称,已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涉事门店开展现场检查,对食品加工各环节进行调查取证。目前,涉事门店已停业整顿,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对相关食品安全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对辖区茉酸奶门店进行全面排查。

此前还被上海市消保委点名

茉酸奶成立以来一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一杯几十元的酸奶,打工人“只有大喜的日子才敢点”,没想到点了之后并不开心,好不好喝另说,连健康都难以保障?

早在今年3月,上海市消保委就点名茉酸奶,质疑其芒果酸奶奶昔的配料成分。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牛奶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2.5%到4%之间,是全价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氨基酸。脂肪的含量则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约为3.2%。乳糖是牛奶中的天然糖分,含量约为4.5%至4.8%。酸奶的营养成分与牛奶相似,但经过乳酸菌的发酵,其中的乳糖大部分被分解成了乳酸,因此乳糖含量相对较低,同时也更易于消化吸收。

上海市消保委购买了一款配料表简单的预包装酸奶。根据实测,每百克脂肪含量在5g左右,蛋白质含量约为4g,乳糖含量3g。

再对照检测数据中蛋白质和乳糖含量,可以发现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高得很奇怪,是蛋白质含量的3.25倍,是乳糖含量的2.77倍。这些多出来的脂肪一定不是酸奶里的,也不会是芒果里的。那就需要茉酸奶跟消费者说明一下,在芒果酸奶奶昔加了啥?上海市消保委认为,现场制售的食品由于没有明示的产品配料表,消费者只能通过品牌方的宣传来了解和选择产品。因此,品牌方有责任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

对此,茉酸奶回应称,“芒果酸奶奶昔”中脂肪主要来源于酸奶和基底(主要为进口乳粉),糖分主要来源于芒果、酸奶和基底,不含有任何人造反式脂肪酸,也未添加植脂末,所有原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随后,茉酸奶主动对外公开了其“明星产品”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的配方原料信息。成为国内现制酸奶领域首家公开配方的企业。

然而,距离公开配方还没多久,茉酸奶就“出事”了。要不,我们还是自己在家做吧?自己买水果自己买牛奶,总比买茉酸奶便宜吧?

一杯茉酸奶动辄二三十元,普通打工人真的喝不起啊,贵就算了,还整天出些幺蛾子。

去年7月,主打真材实料、新鲜浓郁的茉酸奶被爆料使用了添加植脂末。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吐槽现制酸奶“不健康”,并表示“上当了,不会再吃了”。

今年3月初,茉酸奶推出了容量更小、售价略有下调的“友好杯型”,将部分经典饮品售价从30元以上调整至20元左右。但由于杯量缩水较为明显,且包装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该“降价”被不少网友“嘲笑”,质疑是“变相涨价”。

海闻君注意到,目前,茉酸奶在杭州有50多家门店,其中,钱江路店标注“暂停营业”,大悦城店标注“已休息”,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加盟模式行不通了?

没有任何意外,茉酸奶把“锅”甩给了加盟店,但海闻君好奇的是,如果是直营店出事,茉酸奶又该如何应对?

加盟已经是茶饮企业迅速扩张不可或缺的“武器”。加盟模式帮助茶饮企业迅速扩张,加大品牌影响力,加盟者可以借助成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引发资本关注,不少企业都在努力打造“万店规模”。自2021年底启动加盟模式后,茉酸奶门店数在2023年有了显著的激增,单年内新增门店超过千家。对茶饮企业而言,加盟模式可以减轻品牌方的财务压力,通过加盟费和管理费获得收益。同时,提供给加盟商的原材料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但加盟模式带给品牌的,也有挑战。首先是管理层面的,随着加盟店数量的增加,品牌方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品牌和品牌形象“翻车”也是分分钟的事,稍有不慎就会对整个品牌造成负面影响,而随着市场增速放缓,新茶饮品牌集体卷入规模战、价格战,加盟模式面临更多竞争,利益分配等问题也困扰着品牌和加盟商,可以说,在现有的体系下,“翻车”是迟早的事。

今年以来,新茶饮品牌扎堆IPO,几乎每一家都在招股书中坦诚: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简单的质量把控问题,更是关乎企业声誉、品牌形象以及消费者信任的重大议题。公司存在潜在的食安风险。即便是已经登录资本市场的食品企业,在年报中也几乎都有这一段。 

那么,如何破局?这或许是摆在所有食品企业面前的问题。在食品企业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加强内部管理,始终是第一位的。

【声明】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0 阅读:1
海凡资本

海凡资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