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可追、去向可查”。从昨天(11月1日)起, “北京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正式运行, 北京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全面实行“码上”追溯管理。
想知道进口冷链食品的产地是哪里、是否有核酸证明等信息,消费者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在“北京冷链”平台上查询到。
昨天上午,记者前往本市部分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超市进行实地探访,发现不少进口冷链食品已附上了追溯二维码。
根据本市的新要求,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关注北京冷链小程序,完成主体用户注册,并从今天起, 开始如实上传进口冷藏冷冻肉类和水产品的品种、规格、批次、产地、检验检疫、流向等追溯数据。 已有自建追溯系统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批量导入或系统接口等方式上传数据。
记者通过手机微信,登录“北京冷链”小程序。小程序分为“企业或监管方”、“消费者”两个不同的登录端口。选择“消费者”溯源查询按钮,对着冰柜上的二维码一扫,记者的手机上,立刻出现了这款“深海日记”牌三文鱼柳的一系列商品信息。
除了商品编码、规格、批号等信息外,还明确标注出,这是一款原产国为智利的进口冷冻商品,入境港口为洋山港。为了让消费者安心,小程序内还特别附上了检验检疫证明图片及核酸检测证明的报告单。点开这份由上海华测艾普医学检验所出示的核酸检测证明报告单,图片上显示出,这一批次三文鱼柳的核酸采样时间为今年7月30日,检测结果为“阴性”。
在盒马鲜生店内逛了一圈,记者发现,不少进口冷链食品都已经附上了“北京冷链”二维码。在存放冰鲜鱼的冰柜上,放置着一块“北京冷链”公示牌,牌子上用不干胶标签密密麻麻贴着16个火柴盒大小的二维码。
冰鲜三文鱼腩、冰鲜三文鱼肉、冰鲜三文鱼尾、冰鲜三文鱼切片、去皮巴沙鱼柳……不同的商品都单独配备了独立的二维码。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北京冷链”二维码其实几天前,就已经提前准备好,张贴或是摆放在了冰柜上。
“我们还做了一些改进,比如,最开始的时候,二维码全是用A4纸打印的,在冰柜上一个挨一个摆一大排,消费者不太方便扫描。后来我们就改成了公示牌这种形式,制作不干胶二维码标签,贴在公示牌上,一目了然又便于顾客扫描操作。”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 同一个批次的产品只会使用一个二维码,产品生产批次号具有唯一性。
需要在“北京冷链”平台申请注册的除了进口冷链食品供货企业之外,还包括商场、超市、网购平台、餐饮单位等经营单位。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从今天“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正式运行起, 对未按照追溯平台管理要求录入相关追溯数据的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要求做到不采购、不销售、不使用。
从本月起,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对企业和相关产品的检查力度,尽可能做到对进口的冷链肉类、水产品的准确追溯,实时可查。下一步,还将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扩展“北京冷链”追溯品种覆盖范围。
提醒:
不具备条件的产品暂停经营
为确保进口冷藏冻畜禽水产品全部入驻“北京冷链追溯平台”,东城市场监管局对进口和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各类经营主体进行重点约谈,还制发了《关于“北京冷链”应用的告知书——致东城区食品生产经营者》,将追溯平台使用的要求详细告知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企业将包含详细产品追溯信息的电子追溯码,贴在货架旁,供消费者扫码查验。
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近日专门下发《关于推广使用“北京冷链追溯平台”的通知》,就如何推广应用该平台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了强调,并对下一步的执法检查进行了统一要求。
通知进一步明确,自2020年11月1日起,所有环节(含食品生产、流通、市场、餐饮)经营进口冷藏冷冻畜禽水产品,均应纳入“北京冷链”;不具备条件的库存产品,应暂时停止经营,待补充完善手续后恢复经营。各经营企业负责将本企业内自营、联营、引厂进店等各种经营模式的进口冷藏冷冻畜禽水产品纳入“北京冷链”。进口分装的冷藏冷冻畜禽水产品,凡标签中原产地标识为进口的,应纳入“北京冷链”。
从目前情况来看,朝阳区在“北京冷链”上完成注册并审核通过的冷链企业涵盖生产加工、进口商、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商户、餐饮服务、物流仓储等业态。朝阳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未按照“北京冷链”管理要求上传产品追溯数据的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立即下架,不得销售、不得使用,待完善追溯信息后,方可恢复正常销售使用。
北京市场监管局再次提示各相关经营主体,自2020年11月1日起,所有环节(含食品生产、流通、市场、餐饮)经营进口冷藏冷冻畜禽水产品,均应纳入“北京冷链”平台。
目前不具备追溯条件的库存产品和在售产品,要暂时停止经营, 待补充完善手续后再恢复经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