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自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宋钦宗、宋徽宗被掳后,宋徽宗之子赵构称帝,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自灭南宋起,统一时间共89年,传11帝。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建立明朝,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清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自宋朝到清朝历时九百多年,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统帅,他们统帅军队,征伐四方,在古代的大兵团作战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都是当世之名将,名留青史,彪炳千秋。
1.曹彬
曹彬能够在北宋快速显名与其早年的锻炼有着莫大的关系,曹彬早年随柴荣征战北汉时,面对缴获的珍宝奇玩,年轻将领们争相私藏,他却无动于衷。当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曹彬作为后周禁军将领,既未参与政变也未激烈反对,而是选择闭门谢客。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曹彬才应召为其征伐天下。
当然曹彬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征伐天下从来不滥杀无辜,其中平蜀战役中,曹彬的军队是唯一不劫掠的部队。他严令部下不得擅入民宅,甚至将私藏财物的亲兵杖责示众。雍熙北伐失败后,面对同僚潘美的推诿,曹彬在朝堂上主动揽责:"臣误信军报,罪当万死。"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反而让赵光义不忍重罚。
曹彬能够在北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其独特的生存智慧有着莫大的关系。
2.狄青
狄青是北宋顶级名将,一步步从士兵草根逆袭成一代名将。狄青最杰出的两大军事贡献便是保安大捷、平定侬智高叛乱,其中在保安大捷中狄青率军在保安大败李元昊,取得北宋和元昊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胜仗,扭转了整个西北战局。在平定侬智高叛乱中,狄青到达两广地区,整顿军纪,树立军威,在夜间亲率大军分三路急进,一路攻下邕州,侬智高丢弃邕州,狼狈逃亡。
狄青是北宋文武全才的帅才,狄青临危受命,横扫侬智高,奇兵飞跃昆仑关,打出了北宋国威。狄青即便立有天大的战功,从不贪功,喜欢将战功推给辅佐将领,因此部下对他十分忠心。
3.耶律曷鲁
耶律曷鲁是辽朝宗室大臣,耶律阿保机的开国二十一功臣。早年跟随律阿保机南征北战,劝降奚部,立下了卓著功勋,耶律曷鲁紧紧跟随耶律阿保机身边,尽显忠心,耶律阿保机对他更加器重。耶律阿保机即大汗位,命耶律曷鲁总管军国人事,“诸弟之乱”爆发后,耶律曷鲁竭尽全力地帮助耶律阿保机平息了其诸弟兄的叛乱之举,之后还一举平灭了乌古部。
4.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是金朝开国重臣,金朝开国第一功臣,灭亡辽宋的金朝开国头号名将,内能谋国,外能谋敌,决策制胜,有古名将之风。在出河店之战中,他率三千轻骑穿越松花江冰面,像钢刀般插入辽军侧翼。此战过后,宗翰的部队在此后七年转战万里,创下平均每17天攻陷一座城池的战争纪录。完颜晟为表彰完颜宗翰贡献赐其铁券。完颜宗翰既是金帝国的缔造者,也是历史长河里最被低估的战略家。
5.岳飞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为国尽忠却不能尽孝,令人唏嘘不已。每当民族危亡之际,他便被奉为神祇;待到承平岁月,又悄然退居幕后。这个被神化八百年的英雄,始终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挣扎。
岳飞在军事上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岳飞的军事改革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奇迹。他首创的"背嵬军"特种部队,以五百精骑突袭伪齐十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战例。在北伐最紧要的关头,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连发十二道金牌命其班师回朝,致使十年功废,北伐无望。
6.韩世忠
这个从泼皮少年蜕变为中兴名将的西北汉子,用他独特的生存智慧在皇权与理想的夹缝中,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个出身延安贫寒之家的十八岁少年主动请缨担任敢死队长,在万人混战中斩将夺旗。韩世忠一生最得意之战便是黄天荡之战,他指挥水师将完颜宗弼十万大军困在江面四十八天。虽然最终因叛徒告密功亏一篑,但这场战役极大提振了南宋军民的士气。
当岳飞受到清算后,这位沙场悍将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敏感。他深知赵构对武将的忌惮,主动献出历年赏赐,将部曲编入御前军,以此换取自己存活的机会,让他成为"中兴四将"中唯一善终者。
韩世忠治军严整,所部号称“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
7.孟珙
孟珙是南宋中后期军事家,人称南宋战神,13世纪的防御大师,为南宋续命40年。当襄阳城头的烽烟燃起,南宋军民不会想到,一位不出名的将领在夹缝中拖着南宋稳步前进。他不是岳飞,却收复过比岳飞更多的失地;他不是文天祥,却以血肉之躯为南宋续命四十年。正是在孟珙打造的防御体系的加持下,让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停滞了整整44年,屡次入侵皆得不到半点好处。
8.史天泽
当其父史秉直带着三个儿子跪迎木华黎大军后,他们史家的命运就此改写。这位出身永清史氏的乡绅,用六十车粮草叩开了蒙古帝国的权力之门。在建立丰功伟绩权势滔天后,史天泽及时收手,将史家掌控的十七个州县、五万私兵尽数上交。正是这种超高的政治眼光让其家族兴盛了整整六十八年。
在南下攻宋中,史天泽先后跟随成吉思汗手下大将曲出、孛儿只斤·口温不花、蒙哥汗等参与攻宋,为攻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伯颜
伯颜是大蒙古国至元朝初年名臣,他不单是文人,还是贤相,更是统帅,古代最传奇的权臣,战绩空前绝后却不言功。早年受到元世祖忽必烈赏识,仕途一路高升,做到了中书右丞相。伯颜一生最得意之战便是南下灭宋,伯颜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大军一路进逼临安城下,宋恭帝赵显率百官请降。伯颜带领恭帝、皇太后全氏及南宋宗室等北还上都。
10.速不台
速不台是大蒙古国军事统帅,蒙古四獒之一,蒙古帝国头号猛将,征服近半个世界。蒙古第一、第二次西征的主要将领,大破罗斯诸国,赛约河之战击溃匈牙利军,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速不台统帅的军队,完成人类军事史上最惊人的突袭——三个月转战千里,以不足五万兵力击溃十万欧洲联军。在速不台的作战地图上,战场永远呈现流动的曲面。他独特的作战手法让敌人很难找到突破口。
速不台一生破金灭夏,其中在灭金中,跟随拖雷参与了三峰山战役,速不台率军将金军号称三十五万的部队几乎全歼,大军一路围攻汴京,汴京西面元帅崔立宣布投降。为蒙古帝国的建立、扩张及元朝的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显名之战便是交战刘福通,察罕帖木儿凭借自己组建的义军,痛击刘福通,屡战皆胜,以自己的军功获得官职,一路做到了中书兵部尚书。后率军几乎全歼白不信、李喜喜这支义军,收复了陕西、山西的全部失地。
察罕帖木儿仿佛是找打了克制红巾军的点,在短短十年间,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农民起义军,将陕西直到山东一线以北的整个中国北部地区,又重回元朝手中,察罕帖木儿凭借战功升到了副宰相。
12.徐达
作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在功高震主的历史魔咒中全身而退,其生存智慧远比他的赫赫战功更值得让人品味。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杀功臣是多么的出名,徐达究竟是凭借什么逃过一劫的呢?或许是当年他与朱元璋共同牧牛所积攒下的友情。
正是从小相处过,徐达了解朱元璋的品行,北伐期间,他坚持"五百里一奏"的请示制度,即便战场瞬息万变也严格遵循。攻克元大都后,徐达立即将缴获的传国玉玺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这个举动既满足朱元璋的政治虚荣,又消解了拥兵自重的嫌疑。档案记载,徐达北伐期间共发出奏章243封,平均每两天就有军情汇报。
13.张辅
当他的父亲张玉为救朱棣深陷重围时,这个十九岁的青年带着三百家兵冲入敌阵,硬是从尸山血海中抢回父亲遗体,这份狠绝让朱棣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潸然泪下。也正是这份狠劲和他父亲的贡献,让他在永乐朝脱颖而出。三十岁的张辅接过安南征讨大将军印信时,朝中老将皆以为这是场必败之役。然而张辅却出人意料的完成了任务,一举收复安南,设立交趾布政司,自此独立达四百余年的安南,至此又收入版图
战功显赫的英国公本该安享晚年,谁知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誓要征讨瓦拉,七十五岁的张辅望着年轻皇帝自知凶多吉少,这位四朝老臣深知瓦剌骑兵的厉害,却在军事会议上沉默不语——昔日在安南战场说一不二的统帅,此刻竟要听命于太监王振的荒谬指挥。最终遭遇土木堡之变,张辅阵亡。
14.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朝军事家,南剿倭寇,北御鞑靼,战功显赫。提到戚继光最突出的贡献便是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将福建境内倭寇主力消灭殆尽,让倭寇听闻戚家军的名字闻风丧胆。
他既能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千古绝唱,也会给首辅张居正送去辽东鹿茸和波斯美女,戚继光能够在抗倭战场上如此光辉亮眼,与其独特的处世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虽然这些小伎俩被人所诟病,但是倘若不这样,戚继光是难以大展拳脚的。这既是对保护伞的政治献金,也是向朝廷展示军改成果的绝佳广告。
15.王守仁
王守仁作为当世最后一个圣人,其思想境界早已超越圣人,来到了神的地步。王守仁不但心学成就突出,他的“阳明心学”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影响深远,而且其领兵作战能力亦是不低。他用五百年不灭的思想火炬照亮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在贵州龙场那个潮湿阴冷的溶洞里,王守仁静坐七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顿悟如闪电划破混沌,其思想横空出世。
这个被贬谪的官员不会想到,五百年后,他的思想正在开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这个躁动的时代提供一剂解药。王守仁在军事和心学上的成就都是佼佼者,故此能够成为一代圣人。
16.阿桂
阿桂是清朝重臣,被誉为“清代卫青”,一生为清朝收回百万疆土。权势滔天、恩宠至极的和珅谁都不怕,唯独害怕一个人,那便是阿桂。乾隆能够成就十全武功,阿桂功不可没。阿桂在乾隆刚刚即位的第三年便中举,因为其父亲很受乾隆器重,凭借其贵族世家的显赫地位,阿桂得以飞黄腾达。
先后参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征讨缅甸、两征大小金川等,其中在征讨大小金川中,阿桂率军一举将两地平定,战后,乾隆亲自到北京城南良乡“行郊迎礼”,阿桂凭借战功一路升武英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镶黄旗满洲都统、阿桂位居大学士班次第一,并成为领班军机大臣。
17.福康安
福康安是清朝重臣,福康安是乾隆晚年最快的刀子,历史上关于他是不是乾隆私生子备受争议。福康安名义上的父亲是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富察·傅恒的第三子,他的姑姑是乾隆最宠爱的孝贤皇后,有如此显赫的家世,福康安的仕途十分顺利,并且深受乾隆赏识。
福康安在阿桂的带领下南征北战,二十四岁时便担任盛京将军,先后参与第二次金川之役、镇压甘肃撒拉族起义等,经过多次历练后,福康安迎来了独自领兵的时刻。他首次以主帅身份统帅大军出征,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台湾,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举平定林爽文起义,俘获林爽文。后统帅大军击退廓尔喀入侵,镇压湘黔苗民起义等,其中在进击廓尔喀入侵,维护西藏的稳定,做出了卓越的功勋。
福康安参与或指挥了乾隆中后期的几次重大战役,功勋卓著,是清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
18.左宗棠
左宗棠是晚清军事家,提到清朝杰出的军事统帅,左宗棠必不可少,对于左宗棠的贡献,慈禧下令三十年不准弹劾左宗棠。由此可见左宗棠在当时的贡献,也是深受慈禧的欣赏的。
凭借其军事才能,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陕甘回变乃至收复新疆等的历史事件中,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左宗棠为后世所膜拜的原因便是收复新疆,时新疆各地豪强四起,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后建立的地方殖民政权,沙俄侵占伊犁,新疆形势岌岌可危。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奉命平叛新疆。他仅用四个月的战斗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北疆、南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功勋卓著。
以上便是宋元明清四大朝代的元帅,他们统帅军队,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在古代的大兵团作战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