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124位悲情名将(春秋战国-清朝)(下)

翰林院女大学士 2025-01-10 22:16:29

本期第三期,书接上文,欢迎大家指正。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五代

82.“一步百计”-刘鄩

刘鄩,唐末五代时期后梁将领,官至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中书令。刘鄩是有梁一代颇有作为的将领,屡立战功,后唐庄宗李存勖评价其“喜以机变用兵”。刘鄩兵败后接受诏令回到洛阳,河南尹张宗奭接受朝廷密旨,逼迫刘鄩饮毒药而亡

83.谢彦章

谢彦章,五代时梁朝将领。早年跟随后梁大将葛从周征战,梁太祖朱温任为骑兵将领,一时风光无限,敌人都忌惮他的威名。由于和贺瑰的名气不相上下,因此贺瑰便心生嫉恨。于是贺瑰借口犒劳将领而在酒宴上埋伏士兵杀了谢彦章。

84.后梁第一悍将-王彦章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将领。早年随梁太祖朱全忠征讨,以骁勇闻名,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李存勖率领大军大举攻梁,王彦章奉命防守东路,在中都战败被俘,王彦章宁死不降。

85.周德威

周德威,五代十国时期名将,官至卢龙节度使、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早年曾征讨王行瑜,在两次河东之战中大败梁军,夺取潞州等地,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巩固河东根据地建立了赫赫战功。在胡柳陂之战中,与儿子一同死于混战之中。

86.灭掉两个国家的超级功臣-郭崇韬

郭崇韬,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官至枢密使、兵部尚书。主要成就灭梁、灭蜀、振兴后唐,唐庄宗为表其功,颁发铁券,饶恕他十次死罪。由于灭蜀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谋划指挥,李存勖的儿子魏王李继岌却被冷落了,李继岌身边的宦官千方百计陷害郭崇韬,遭到宦官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神闵敬皇后刘氏构陷,李从袭以李继岌的名义召郭崇韬议事,郭崇韬在成都被铁楇打死,所生五子全部遇难,只有两孙幸存。

北宋

87.杨无敌-杨业

杨业,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在与辽军作战时,潘美等人没有按时接应,致使被围困,最后因坐骑重伤不能行走,被俘,不食3日而死。

88.种师中

种师中,北宋末年名将,官至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他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南宋

89.岳飞

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先后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商州、虢州,平定曹成、张用等游寇势力,缔造“连结河朔”之谋,积极与民间义军联络抗金,北伐中原,取得郾城、颍昌大捷。正要挥师剿灭金军时,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在狱中饮鸩服毒而亡。

90.魏胜

魏胜,南宋名将,官至閤门宣赞舍人。曾多次参与抗击金军,收复海州。在金国大将徒单克宁入侵时,此时魏胜受淮东路安抚使刘宝的节制,魏胜与进军大战,魏胜部队的箭矢用完了,刘宝竞不发一兵一卒,魏胜力战而死。

91.曹友闻

曹友闻,宋初名将曹彬十二世孙,南宋名将,官至眉州防御使、左骁卫大将军、利州驻紥御前诸军统制。主要成就保卫天水军、大破阔端、应援阶州、青野原,战功赫赫。蒙将汪世显率大批蒙军进攻兴元府, 曹友闻率军交战大败,曹友闻与弟曹友万皆战死,全军覆没。

92.“四川虓将”-张钰

张钰,南宋末抗元名将,张珏坐镇钓鱼城很长的一段时间,阻止并粉碎了蒙古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

93.李庭芝

李庭芝,南宋末年将领,官至少保、左丞相。在元军一步步蚕食宋军时,大军一路向南,沿江诸城不战而降,李庭芝独守扬州,屡杀招降者,拒不投降。就连谢太后降元后两次勒令李庭芝降元,李庭芝均予以严辞拒绝,后突围被俘虏,被杀于扬州。

94.跟文天祥齐名的宋末名将-张世杰

张世杰,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张世杰奉益王、卫王南逃组织小朝廷抵抗元军南下,宋端宗驾崩,张世杰主持立卫王为帝,并将朝廷转移到崖山。陆秀夫背卫王赵昺投海自杀。南宋灭亡,张世杰溺卒于平章山下。

元朝

95.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元末将领,官至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主要成就大破红巾军,察罕帖木儿在短短十年间,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农民起义军,升到了副宰相,为大元朝的力挽狂澜的救世英雄。可惜在围益都时被田丰、王士诚刺死。

明朝

96.胡大海

胡大海,明初朱元璋手下军事将领,官至右翼统军元帅。主要成就从取浙东婺州、诸暨、处州等地,为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时,被蒋英以铁锤打死。

97.明朝开国功臣中排行第三-冯胜

冯胜,明朝开国名将,官至太子太师。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为女婿朱橚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加之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对其更加猜忌,朱元璋借故将其赐死。

98.两获免死金牌-傅友德

傅友德,官至雄武卫指挥使、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同知大都督府事、征虏前将军、征虏右副将军、征南将军、征虏左副将军、征南将军、征虏前将军、征虏将军兼太子太师、副总兵。先后北伐蒙元、西征巴蜀、北征大漠、南平云贵等,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因为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尚年幼,傅友德却与晋王有联姻,不利于皇太孙,遂被赐死。

99.第一个被处死的开国功臣-廖永忠

廖永忠,明代开国元勋。年少时投奔朱元璋,到血战鄱阳湖,再到灭亡张士诚,南剿倭寇,北征蒙古,廖永忠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大明。晚年廖永忠被人检举在家中使用龙凤等逾制物品,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其赐死。

100.朱亮祖

朱亮祖,明朝开国将领。朱亮祖归附朱元璋后,参与了明军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的战争,又随军平定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为明朝的建立、统一作出了贡献。因为收受他人贿赂,勾结当地豪强,致使县令被冤杀,朱元璋知道后,用鞭子将朱亮祖父子活活打死。

101.被剥皮的大明战神-蓝玉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官至大将军。跟随沐英率师30万征云南,云南平定,蓝玉功为多。随大将军冯胜北征而生擒元太尉纳哈出、于捕鱼儿海攻杀北元太尉蛮子等。后自恃有功,骄横跋扈,让朱元璋不满,以谋反罪被杀,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牵连列侯功臣、文武大吏以及偏裨将士达2万余人。

102.靖难之功第一-张玉

张玉,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仕元朝,官至枢密知院,归附明朝后屡次随征塞北。张玉在朱棣称帝后被称为“靖难功当第一”。燕军进攻东昌时,朱棣被盛庸重重包围,张玉不知朱棣已被救出,仍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

103.丘福

丘福,中国明朝靖难将领,官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师。朱棣起兵时,与朱能、张玉首夺北平九门,身经百战,屡次担任前锋,在成祖钦定的靖难功臣中名列第一。本雅失里杀明使臣,朱棣命其为征虏大将军、总兵官,鞑靼军每战都诈败退去,因轻敌丘福率军追赶谁知中了埋伏,于胪朐河全军覆没,丘福战死。

104.天才将军-张辅

张辅,明朝初年重臣、名将,官至太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历仕四朝,其战功卓著,三次平定安南,征交趾之功被时人誉为“复我中华数百年之故地”的大功。土木之变时,张辅被迫随行,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包围,全军覆没,张辅亦死于兵乱中。

105.功过相抵-胡宗宪

胡宗宪,,明朝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胡宗宪在抗倭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推荐戚继光抗倭从而成就了戚家军,但因其与严嵩奸党勾结、诬陷大臣、贪污财物等,让人诟病。内阁首辅严嵩被罢官后,胡宗宪成了大家眼中的严党,新任内阁首辅徐阶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党庇严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胡宗宪在狱中自杀而亡。

106.晚明第一猛将-刘綎

刘綎,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临洮总兵官、左都督府佥书。主刘綎一生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萨尔浒之战中,以身殉国,战死沙场。

107.明末最后一个猛人-孙传庭

孙传庭,明朝末年大臣,官至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在黑水峪之战中俘获实力最强的军首领闯王高迎祥,击溃兵力最多的农民军首领拓养坤(蝎子块),擒获农民军首领张天琳(过天星),两年多时间荡平15股起义军,战功赫赫。后出关进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战中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

108.让日寇老实了三百年-李如松

李如松,明朝中后期名将,官至太子太保、辽东总兵、少保。其中李如松在万历时期,接连指挥了“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役、壬辰抗倭援朝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担任辽东总兵时,炤花率土默特部犯辽东,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交战中阵亡。

109.三获尚方宝剑-卢象升

卢象升,明朝末年大臣、名将。在湖广地区镇压农民军,得到崇祯帝赏识,经理南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后加山西、陕西,称“七省总理”。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统筹南北军务。镇压起义军后,又力主抗清,他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110.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

曹文诏,明朝将领,官至临洮总兵,山西总兵,大同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击杀点灯子、张飞、红军友等农民军首领,成为各部农民军之劲敌。在追击李自成等农民军时,曹文诏落入包围圈,最后体力不支,拔刀自杀而死。

111.大明最后的战神-李定国

李定国,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官至招讨大元帅。主要成就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猝然离世。

112.大明最后的将星-袁崇焕

袁崇焕,明朝末年大臣、名将,官至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天津登莱等处军务、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构筑关宁锦防线,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金汗皇太极大举入塞,绕过袁崇焕在蓟州的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疾驰北京,大战清军,袁崇焕在北京城外抵御后金时,北京城内出现袁崇焕“引敌胁和”的传闻,崇祯帝不堪蛊惑,最终以谋反大逆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清朝

113.清朝最惨铁帽子王-豪格

豪格,中国清代宗室、将领,官至靖远大将军。早年参与征讨明朝,后入川平定起义军,并亲自射死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稳定了四川的局势。可惜遭到多尔衮打击,回京后被下入大狱,在狱中死去,豪格死后,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

114.一天被贬18级-年羹尧

年羹尧,清朝前期政治、军事人物,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太保。年羹尧久镇西边,戡乱西藏,平定青海,为捍卫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然因行为不检、居功自傲而得罪雍正帝,开列其大小罪状九十二款,念及年羹尧平定青海之功,命其自尽。

115.放牛娃当上大清铁帽子王-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清朝晚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官至钦差大臣,御前大臣。领军征战多年,颇得道光帝、咸丰帝宠信,被称为“国之柱石”。先后击溃太平军,擒林凤祥、李开芳,致使北伐军全军覆没,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击败英法联军。在镇压捻军时,中伏被杀。僧格林沁一死,大清朝再没打过一场胜仗。

116.书生带兵打仗,两年之内官升八级-江忠源

江忠源,晚清湘军名将,官至安徽巡抚,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从一个知县坐到了安徽巡抚,一跃成为封疆大吏。江忠源率领部队“百战守三城”,即长沙、南昌、庐州,遏制住了太平军第一波猛烈的进攻,江忠源之蓑衣渡一役,阻断了太平天国的进攻蓝图,一举击毙南王冯云山,挽救了大清江山。后与太平军交战,陷入包围,因兵单粮乏,援兵不至,江忠源随后投水自杀。

117.湘军之父-罗泽南

罗泽南,晚清湘军将领,官至正四品的浙江宁绍台道。罗泽南历经百余战,屡建奇勋,为湘军最终战胜太平军确定了根本战略。 可惜在进攻武昌时,脸部中弹身亡。

118.“东南第一战功”-程学启

程学启,清朝淮军名将,官至江西南赣镇总兵加提督衔。程学启原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部下,后率军降清,创建淮军开字营,守卫上海,收复苏州,两年之间,复江、浙名城十数,克苏州为东南第一战功。攻破苏州标志着太平天国在苏南根据地的覆灭,为清廷剿灭太平天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后在收复嘉兴的战斗中,被头击中头部,重伤而亡。

119.李续宾

李续宾,晚清湘军名将,官至安庆知府、浙江布政使。七年之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成为打击太平军十分有效的清军将领。与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激战时,李续宾大营被太平军团团包围,李续宾在激战中阵亡。

120.张国梁

张国梁,清朝将领,官至福建漳州镇总兵、湖南提督、江南提督。早年加入天地会,后投降清朝,镇压太平军起义。在太平军攻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时,张国梁都率军顽强抵抗,重建江南大营,回军再破江南大营,张国梁败逃,途中渡河溺死。

121.甲午殉国第一人-左宝贵

左宝贵,清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建威将军。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战绩出众,为表彰其功,清廷授予他“铿色巴图鲁”勇号。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向中国军队挑衅,在平壤牡丹台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

122.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清末海军将领,民族英雄。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勇敢战斗,在战舰受重创侧倾的情况下,全速撞向日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不幸鱼雷发射管被敌击中,全舰250余名官兵一起壮烈殉国。

123刘步蟾

刘步蟾,晚清北洋海军将领。早年在英国海军深造,任英海军“马那多”旗舰见习大副,归国后,任北洋水师“镇北”炮舰管带。参加黄海海战,指挥“定远”舰官兵沉着应战,在威海卫之战中,“定远”被鱼雷艇击伤,搁浅在刘公岛,丁汝昌命令放弃定远,为防止落入敌手将其炸沉,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

124.洋人口中的战神-聂士诚

聂士诚,晚清名将,官至直隶提督、太子太保。聂士成一生戎马,先后参与剿捻、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战功卓著。光绪二十年除夕夜,摩天岭之战击败日军,庚子之变中血战八国联军。守卫天津时,奋力抗击八国联军,持刀督战,腹破肠出,仍挥军前进,力战而亡,聂士诚阵亡五天后天津即沦陷。

以上便是历史上悲情的名将,他们无不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豪情万丈,但是他们的结局无不是悲惨的,让人惋惜,令人怜悯的,亦是令人敬仰的。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

1 阅读:37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3
2025-01-12 20:11

🙏🙏🙏🙏🙏🙏🙏🙏

翰林院女大学士 回复 01-12 21:45

翰林院女大学士

翰林院女大学士

发现历史、探究历史、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