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世界名著,写尽人一生的修行

谢小楼 2023-09-23 18:00:57

人们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

可是,怎样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

当我们对人生的修行之路感到困惑时,或许可以读读德国作家黑塞写的《悉达多》,这本世界名著,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人的修行之路,最大限度地向我们呈现人生修行中的种种困境和解脱之道。

黑塞

一、黑塞与《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加入瑞士籍,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在瑞士去世。

黑塞一生创作了《德米安》、《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享誉世界的文学经典。黑塞的创作,大多直面人对自身的发现,探讨人自我完善的可能性和途径,因此深受世界各地青年读者的喜爱,被誉为“青年人生导师”、“文学传教士”。

黑塞从1916年起,便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和自杀倾向,因此接受了十余年的荣格的心理治疗。1919年4月,黑塞结束了在德国战俘救济所的工作,家里一贫如洗,生活陷入困难,妻子犯上精神分裂病住进了精神病院,三个儿子不得不送到朋友家里寄养,他的精神与生活都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之中。

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这场人类浩劫给欧洲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作为一个敏感的作家,黑塞不禁思考,自己怎么了,这个世界怎么了?

在黑塞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灭绝人性、丧失理智的战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丧失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的东西,并且始终处于一种自我逃避之中。因此,黑塞向青年们大声疾呼:“世界不是为了被改善而存在的,你们也不是为了被改善而生存的。你们的生存,是为了成为你们自己……成为你自己,世界就会变得富足和美好!”

黑塞认为,人类想要重新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首要的问题就是重新恢复每个人的人格。

而一个人要怎样通过修行,完成自己的人格,就是《悉达多》中要探讨的问题。

《悉达多》创作于1919年,完成于1922年,这期间,黑塞一直在接受荣格的心理治疗。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帮助黑塞走出了难以承受的精神危机,因此,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对《悉达多》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黑塞的《悉达多》,就是对荣格的人格发展原型理论的文学实践。

荣格的人格发展原型理论认为,人格发展过程中,有四种最主要的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或阿尼姆斯)、阴影、自性。人的一生,前期在外界的影响下,处于人格面具形成时期和自我人格发展时期,后期则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内部,整合自我心灵,让自性涌现,以形成完整人格。

荣格

二、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相处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格的一面,人格面具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社会的期待要求;二是个人的理想抱负。

1、社会期待形成的人格面具

《悉达多》的主人公就叫悉达多,但他不是佛祖乔达摩·悉达多。黑塞在这本书中,巧妙地佛祖释迦牟尼的名字一折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悉达多是未成就的人,乔达摩是已成就的人,是佛祖。悉达多一生修行,就是为了回归乔达摩,成为圣人。

悉达多出生于印度婆罗门家庭,婆罗门是印度最高的种姓,他从小在生活条件优裕、文化氛围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成为了一名聪敏博学、身体健美的婆罗门贵族青年,在社会期待中,形成了非常完美的人格面具。

父亲为他骄傲,认为他能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母亲为能拥有如此完美的儿子而感到幸福。年轻的婆罗门女人,为他的王者之姿倾倒。

而最爱他的,莫过于好友乔文达,他爱他睿智的言行,爱他的优雅完美的步态,爱他高尚的精神,爱他崇高激昂的思想,爱他强大的意志,爱他高贵的使命感。乔文达愿意永远追随悉达多。

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但悉达多的内心却充满困惑。

在他看来,知识是外在的、可以掌握的,但认识自己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他终日苦思冥想,不断地思悟高深的宗教理论,探索真我。

悉达多看到,即是自己的父亲,他纯粹、博学,德高望重,他举止沉静高雅、生活质朴、言语练达,头脑中充满了高贵的思想。但他依然没能拥有内心永恒的幸福和平静,他同样要不断去圣泉边痛饮,去献祭、去阅读,去同其他婆罗门探讨。

悉达多想:“人必须找到它,内在‘我’之源泉,必须拥有自己的阿特曼!其他一切都只是寻觅、走弯路和误入歧途。”

阿特曼在印度文化中相当于真我、神我,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解读,就是不同于人格面具的真实自我,是最核心的原型,即自性。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很快就能认识到,由社会期待所形成的人格面具,并不是真实的自我,不是自己的全部人格。因此,当悉达多看到经过的沙门时,他便决定抛弃现在拥有的一切,跟随沙门修行,走上一条寻找真实自我的修行之路。

2、个人理想抱负形成的人格面具

悉达多离开了家乡,放弃了富贵安逸的生活,加入了沙门苦行僧的行列。他的好友乔文达也放弃一切,跟随他一起修行。

悉达多跟随苦行僧,风餐露宿,忍受着修炼中的各种艰辛。在修行中,他看透了世间的虚假与丑恶,看透了繁华世界的毫无意义,他竭力发展沙门苦行僧这一自我期许所形成的人格面具,希望由此可以达成全部人格,让自性涌现成佛。

沙门的修行,是堕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悲无喜。“当‘我’被彻底征服,当‘我’消亡,当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那最终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个大秘密,必定觉醒。”

悉达多很快便学会沙门的修行法门,他能很轻易地战胜肉体带来的疼痛、饥饿、焦渴和疲惫。他能通过禅定,感受其它生命的生存状态,让自己的灵魂与其它生命融为一体,体验自然界的轮回。“他从‘我’中溜走,融入陌生的万物中。他是动物,是尸身,是石,是木,是水。但他总是重新出定,在阳光下或月光中重归于‘我’,在轮回中打转,重新觉察到渴望。他压制渴望,又收获新的渴望。”

沙门的修行,能看破现象界的自我,但抵达的是一个非“我”的存在,并没有觉醒“真我”,每当悉达多出定,他又会陷入对“真我”的渴望中。很快,悉达多便发觉沙门修行的问题,他觉得,这只是对自我的麻痹,这样的成就,一个在酒馆里喝下两三瓶酒的男人都能做到。

此时,活佛乔达摩的出现,让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离开沙门,他们要去瞻仰活佛乔达摩。

当悉达多看到佛陀乔达摩时,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修行得道的圣人。

乔达摩周身散发着宁静、和谐、完美的气场。“在恒久不变的平静中,在永不凋零的光芒中,在不容进犯的和平中,他柔和的呼吸着。”

这便是悉达多所追求的永恒的幸福和平静。

乔文达立即拜服于乔达摩的法义,他决心留下来追随乔达摩修行。

但悉达多却不愿留下,他在沙门的修行中,就已经明白,追求“真我”,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求知欲和修习,通过修行和求知,只能获得自我期许所形成的人格面具。

在离开乔文达时,悉达多遇到了佛陀乔达摩,他向佛陀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佛陀的法义,完满融通地阐释了这个世界,但是并没解释佛陀是怎样修行得道成圣的。

佛陀告诉悉达多,他的法义并不是为了阐释世界,而是为了济拔困难。

然而,悉达多要追寻的是“真我”,如果他皈依佛陀,他担心自己会把佛陀的法义,把他对佛陀的爱当成“我”,他担心他只能表面地、虚假的获得安宁。所以他要走的是佛陀的成圣之路,而不是追随佛陀。

佛陀微笑着对悉达多说:“你很聪明,我的朋友,要提防不要太过聪明。”

悉达多怀着崇敬的心情拜别了佛陀,这一次,他彻底孤身一人,踏上了寻找真我之路。

3、第一次觉醒

悉达多踽踽独行,苦苦冥思,他读过波罗门那些充满智慧的典籍,也经历过沙门的苦修,还聆听过佛陀那完满融通的法义,但他依然找不到内心的答案。

他学了那么多,却无法真正学到的是什么?

他思考着:“答案是‘我’。我要学的即是‘我’的意义及本质。”这一刻,他发现他对“我”一无所知。

“我对自己一无所知。一直以来,悉达多于我极为陌生。只因我害怕自己,逃避自己!我寻找阿特曼,寻找大梵,我曾渴望的是‘我’被肢解、蜕变,以便在陌生的内在我现有灵性的物核心,发现阿特曼,发现生命,发现神性的终极之物。可在这条路上,我却迷失了自己。”

“我这个有意研讨世界之书、自我存在之书的人,却预先爱上了一个臆想的意义。”

这一刻,悉达多看破了社会期待与自我欺许所形成人格面具,完成了第一次觉醒。

我,既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期待而形成的人格表象,也不是自我欺许苦苦追求而臆想出来的意义。

以前,悉达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悉达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自我与世界,第一次以真实的面貌展现在悉达多的面前。

黑塞画像

看破人格面具的悉达多,决心重入世俗生活,他要通过在世俗生活中的经历去了解自己,将自己身上未知的东西发掘出来。

悉达多来到河边,渡河进城,他感到很抱歉,无法支付船夫金钱,船夫说,等悉达多下次来的时候再给他礼物。

悉达多很惊讶,问他为什么“相信我会再来”?

船夫说:“准会,这也是我跟河水学到的:一切都会重来!你也是,沙门。你会再来。”

悉达多微笑着跟船夫道别,进入城市。

三、阿尼马

当悉达多放下人格面具,开始认识自我,他的潜意识开始苏醒,潜藏在潜意识中的原始欲望开始爆发,此时阿尼玛的原型开始显露出来。

在荣格的人格成型原型理论中,有一组重要的概念——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它们分别指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特质与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特质。

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的好的特点。荣格说:“在男子的心灵中,阿尼玛是一切女性心理倾向的化身,诸如模糊朦胧的情感、心绪,事关未来的征兆预感,非理性存在的接纳性、个体之爱的能力、成熟之感,以及——最后的但却并非是最无足轻重的——他与潜意识的关系。”

阿尼玛的原型,能指引男人,也能让男人沉沦。

阿尼玛的原型,先是以一个女人的形象进入悉达多的梦中,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乔文达,他拥抱亲吻乔文达,却发现乔文达变成了一个女人。这个梦暗示着他内心深处的欲望苏醒,梦醒之后,他遵循内心的愿望,走入城中。

在城中,他遇到了美丽的妓女迦摩罗,于是,阿尼玛的原型便投射到了迦摩罗的身上。

他向迦摩罗学习情爱的艺术,迦摩罗教会了他种种肉体的快乐,调动他所有的感官欲望,让他体验到了全所未有的乐趣。

他像以前学习婆罗门宗教礼仪那样学习情爱的知识,他像以前修炼沙门法门那样修炼情爱的技术,迦摩罗对他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情人。你比别人更加强壮,更柔韧,更欲望强烈。你出色的学会了我的艺术,悉达多。”

四、克服人格中的阴影1、本能欲望

在迦摩罗的指引下,悉达多进入世俗生活,他跟商人迦摩施瓦弥学习经商,并很快精通了这门技艺。他有了自己的庄园,有了自己的奴仆。

刚开始,悉达多是以一种“体验生活”的心态进入世俗生活的,他心不在焉、略带戏谑地效仿世人的风俗。但很快,悉达多在世俗中沉沦。

“一些富人常见的面貌渐次显现在他脸上:焦躁、涣散、无情、贪而不足、饱食无度。富人的灵魂病逐渐侵袭他。”

“世俗将他囚禁,情欲、贪欲和惰性,以及他最蔑视、时常嘲笑、视为最愚昧的唯利是图俘虏了他。他拜倒在钱财下。赚钱于他不再是游戏和琐事,而是枷锁和负荷。在充满诡诈的歧路上,他最终沉迷于赌博。”

在这样的浑浑恶恶中,悉达多过了二十年。

在世俗生活中,悉达多的理性部分渐渐沉寂,非理性部分逐渐强大,他潜意识中本能欲望浮现到意识层面,并通过种种行为表现出来。

这便是悉达多人格中的阴影。

黑塞

荣格认为,阴影原型是指心理中被认为是阴暗的那一部分,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和动物性。阴影原型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格阴影一旦毫无节制以人格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很危险的,它能让人沉沦堕落甚至毁灭自身。

在世俗的轮回中,悉达多变得麻木、疲惫不堪,变得衰老而虚弱。此时,阿尼玛原型中的积极方面开始展现它的力量。

正如歌德的《浮世德》中所写:永恒之女性接引我们向上。迦摩罗在与悉达多交流情爱艺术的同时,会经常让悉达多讲世尊佛陀的事,这暗示悉达多,他内心追求真我的理想并没有消失,只是被世俗的尘垢掩盖住了。

一天,迦摩罗再次请求悉达多讲佛陀的事,夜里,悉达多做了一个梦,梦中,迦摩罗养在金笼中的知更鸟死了。这只知更鸟,就是悉达多的象征。

悉达多惊醒之后,被深深的悲哀包围,他意识到,自己正过着一种毫无意义的生活,他感到某种东西已经死去。

他意识到,再这样生活下去,人生毫无希望可言,他决定离开自己的庄园,终止世俗的轮回。

悉达多再次来到了他踏入世俗生活的那条河边,靠在一棵树下。他意识中和种种罪恶感、羞耻感、虚无感让他无法呼吸,让他痛不欲生,他甚至想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

2、第二次觉醒

在绝望中,下意识的一声“唵”,拯救了悉达多,让他再次觉醒。

“唵”,是古印度人在颂咏吠陀,即知识和启示时,开头和结尾的感叹词,它在《奥义书》中被神化,意味着“圆满”、“完成”。从小诵读婆罗门经典的悉达多,“唵”已经成为他直觉性的东西,因此能直击他的心灵,帮助他觉醒。

“唵”这一意象,让悉达多醒悟,自身的阴影也跟意识自我一样,是他完整人格的一部分,不必去压抑也不必去逃避,只要承认接受,并用他人格中更高的精神力量去控制阴影所释放出来的破坏力即可。

人格阴影带来的结果并非都是消极的,只要认识并接受人格中的阴影,克服人格阴影与意识自我的冲突,便能在更高层次获得的心灵的整合与统一。

每个人都有人格阴影,但只有具有极高人格追求的人,才能认识到人格阴影、接受人格阴影并最终克服人格阴影。

这一刻,悉达多已经不再年轻,但他如同新生,眼前的河水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样貌,它浩瀚而又单一,仿佛蕴含着无穷而又纯粹的智慧,悉达多决定留在河边,倾听河水,向河水学习。他跟曾经渡他过河的船夫成为了朋友,并生活在一起。

3、爱与自私——第三次觉醒

人格阴影并不止本能欲望,还有伴随爱而产生的自私,这一点,悉达多并没有在世俗生活中体会到。

由于刚开始,悉达多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进入世俗生活,后来他又沉沦在本能欲望之中,所以他无法深切体会普通的人的爱与痛苦。直到他儿子的到来,他才感受到世人深切的爱,并触发了他人格阴影中自私狭隘的一面。

悉达多跟船夫生活在河边,每天除了劳作,就是倾听河水,参悟智慧。

一天,传闻佛陀即将涅槃,万千信徒,乘他们的渡船,过河去朝拜,这其中,就有迦摩罗和她跟悉达多生的儿子。

迦摩罗在河边意外被蛇咬伤,在悉达多的怀中死去。

悉达多并不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但他一看到,便认出这是他的儿子。儿子的到来,让他体会到了人世间最真切爱。

他希望儿子能理解他,接受他的爱,回应他的爱。但儿子以前一直生活在富足的地方,他任性,不接受这个突然出现的父亲,更无法忍受贫穷的生活。

最终,他的儿子逃走了,正如他当年抛弃一切,踏上追寻真我的道路。

悉达多无法承受失去儿子的痛苦,强烈的爱让对儿子产生了占有欲,触发了他自私狭隘的人格阴影。

于是,船夫跟他一起倾听河水,指引他觉醒。在船夫的指引下,悉达多在河水中看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看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切融汇成一个“唵”字,智慧自性涌现,悉达多圆满觉醒。他放下了自私狭隘的自我之心,将自己融入河流,接纳万物,感受自我与他人的同一,自我与万物的和谐,他将自己对儿子的爱发展成了广博通透的大爱。

完成使命的船夫与悉达多告别,身披光明,进入林间。

五、自性

在荣格的人格成长原型理论中,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是充分的自性的完善和自性的实现。自性是一种体现心灵整合的原型,它把各种人格统一起来,使它们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给它一种稳定感和一体感。一个人一旦实现自性,便能获得永恒的幸福和安宁。

悉达多通过体验、接纳的方式,经历世间种种,最终突破了迷失在人格面具中的自我、人格阴影中的自我、潜意识与意识不和谐的自我,最终整合了心理各层面的冲突,超越了不完整的自我,实现自性,成为圣人。

很多年后,还在佛门苦苦修行的乔文达仍未证悟,他路过河边,与悉达多重逢。

他向悉达多请教,但他还是无法从悉达多的言论中获得证悟。悉达多微笑着,让他亲吻自己的额头。

乔文达亲吻了悉达多的额头,奇迹发生了,他在悉达多的微笑中,看到了悉达多在河水中看到的一切,那是圆成者之笑。“悉达多的微笑让他忆起一生中爱过的一切,忆起一生中宝贵和神圣的一切。”

这一刻,乔文达终于觉悟了。

六、结语

乔文达在向悉达多求教时,说:“我的路时常艰难,时常昏暗。”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

大多数人并没有悉达多那么好的条件,也没有悉达多的智慧,更没有悉达多那为了求道而放弃一切的勇气与决心。我们就生活在红尘俗世中,每天经历着普通人的爱欲与痛苦。

自性涌现,见性悟道,对我们来说或许有些遥不可及。

但当我们打开《悉达多》这一本书,便意味着我们的内心有这样一个声音,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个声音就像昏暗艰难的人生之路上远处的灯火,能够指引我们看到自己的人格面具,看到自己人格中的阴影,看到自己意识与潜意识中的不谐调之处。

在《悉达多》的指引下,我们能更加笃定地向着远处的灯火前行。

相关书籍:

0 阅读:6

谢小楼

简介:阅读经典,品味人生。精读《唐诗三百首》;古典文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