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三害究竟能不能被彻底的除去?

归来未晚减法心灵疗愈 2024-03-13 13:23:44

好的电影总会引起大家的共鸣,有共鸣必然会带来思考,就像《周处除三害》就会引起我们对善恶、宗教、自我救赎、生命的意义等的思考。虽然通过电影我们能轻易的看到人性善与恶的一面。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和千年前的远古故事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早于流传千年,我们也早已知道何为善、何为恶,但这并没有就能让我们去恶从善,每个时代始终还是善恶相伴。为什么我们的科技已进步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为什么我们人性中恶的一面却还是在原地踏步,没有因社会的进步而一同进步呢?也就是三害为什么没有因为周处的除掉而彻底的消失呢?那么三害有没有可能彻底的除掉呢?

要彻底的消除害,首先就得理清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都会说害主要源自于欲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贪嗔痴。那么人能没有欲望的活着吗?就像电影中被洗脑后的忠实信徒,他们的欲望显然就远少于我们普通人,那么像他们那样活着的人生有意义吗?一条狗通过训练也能做到服从主人的命令,但这就是狗生的意义吗?更不要说信徒他们之所以愿意成为信徒,本身就是受想解脱这个欲望的驱使,所以显然没有人可以远离欲望而活着。

因为只要我们活着就需要衣食住行等生存需求,要活好就得有满足感 、幸福感等心理需求,任何需求的本质显然都是属于欲望的一部分,正是欲望让我们能鲜活的活着。所以欲望的存在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是我们多数人最终都把欲望变成了问题。就像如果一个人喜欢美食,能有什么问题呢?但是当他天天大鱼大肉,肥胖问题、健康问题等也就出现了。所以欲望存在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最终却成为了问题,显然是我们实现欲望的过程出了问题。

就像陈桂林有想成名的欲望有问题吗?显然没有,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有几个不想成名的呢!所以问题显然出在了实现成名的方式上,陈桂林所选择的方式显然是违反社会公约的。虽然电影里杀的都是坏人,能博得我们的同情,但我们现在只探寻事实本身。那么是什么驱使了陈桂林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呢?

显然是因为他自身的条件所限,首先是因为自己时日无多,其次自身的能力只擅长杀戮,所以他满足欲望的方式自然而然就会选择杀戮这种方式。那么为什么有了欲望后我们就要去满足呢?我们能不去满足欲望吗?

我们多数人的欲望都是不能被满足的,那么欲望不能满足会带来什么?这我们自然是最熟悉不过的了。欲望不能满足我们就会活着在冲突和痛苦中,人生也就不会有安宁。所以我们都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当然也有放弃了自己欲望的人,就是那些寻求解脱,也就是电影里的忠实信徒他们就会自认为是放弃了欲望的人,但是他们所寻求的解脱之道本身也是欲望之一,怎么可能有真正的解脱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永不放弃、一直在努力满足自己欲望的人也可算是勇敢的人,但是如果用了错的方式,违反了社会公约的也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恶人。

但是就算最终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欲望,欲望就真的能满足了吗?就像陈桂林最终确实是满足的,但他的满足是来自于欲望的实现,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如果得偿所愿就会满足,那么香港仔、牛头为什么就一直不满足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我们为什么要去追求欲望这个话题。我们之所以要去追求欲望、去满足欲望,是因为欲望的出现扰动了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冲突和不安,所以我们之所以要去追求、满足欲望显然是为了心灵上安宁,不信看看我们自己在那些小欲望满足的短暂时间里,我们的心灵就会是平静的,在平静中我们也就会生出满足感、幸福感等愉悦的感受。

所以这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不少人在欲望实现的时候并没有带来满足感,也就是没能带来心灵上的平静,就像那些杀人越货者,他们本就是为了满足对金钱的欲望去的,但是抢到金钱后为什么还会不满足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达成欲望的方式给他们带来了新的不安,因为他们会时时刻刻担心东窗事发,担着这么大的心理负担又怎么会有心灵上的宁静呢?没有宁静自然也就不会有满足感,又需要继续去追求欲望,永无止境。所以我们追求欲望其本质是在追求安宁,如果我们在追求欲望的路上又带来了新的焦虑和不安,欲望自然就永远无法被满足。

我们再来反观陈桂林最终的安宁是如何实现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陈桂林最后的满足一定不会是来自于愿望的实现,如果愿望的实现就会带来满足,那么在他杀了牛头走下楼梯的那一刻他就会是满足的,是满足的也就不会有返回对信徒的屠杀。可他为什么还要回来杀死那些无辜的信徒呢?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观众疑惑的地方,因为在不少人看来信徒是无辜的,完全没必要去屠杀,从始至终杀的都是坏人,为什么到了终了还杀起无辜的人来了呢?可以确定的是最后的杀戮肯定不是为了成名,如果是为了成名也就不会给机会让信徒离开,那么不为了成名又是为了什么呢?杀戮的意义又在哪呢?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最后的杀戮的原因显然是来自于救人,因为陈桂林从始至终都不是彻底的坏人,他有自己的原则只杀坏人,从他每年给奶奶寄钱,怕奶奶知道他是罪犯,以及拯救小美等,我们都看得到陈桂林善的一面,但是这一点善并没有让他就放弃杀戮,只是让他做到有选择的杀戮。但是当他经历了母子的惨死,自己无力拯救时,则激发了他彻底善的一面,最后杀害牛头时显然不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杀,一半是为了拯救愚蠢的信徒而杀。

可是杀了牛头走到楼梯时,那外在清纯嘹亮却暗含着愚昧腐朽的歌声并没有因牛头的死去而止息,反而因寂静的衬托显得越发的激荡人心。所以他想拯救这些愚昧无知的人,他已然知道把人生寄托于任何一物上都不会有安宁,有的只是麻木的自我沉醉,所以他还要继续拯救这些人。那么该如何拯救呢?

对于陈桂林来说,显然只会一种方式就是杀戮,因为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像圣人那样的智慧来让他们从麻木中醒来,但他可以让一些人从恐惧中醒来,所以他给了人们机会。有不少人确实因恐惧而醒来,但也有人不愿醒来,不愿醒来的人就算他们不继续为恶,活着已然也失去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所以杀戮反而会激发人们的思考,就像《天道》里林雨峰的死换来对法治、对市场经济、对正邪的思考一样。

如果说陈桂林前面是为成名而杀人,那么后面显然是为了救人而杀人,虽然救人的方式是杀戮,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被认可,但对于陈桂林来说什么方式并不重要,只要自己认为拯救了一部分人就行,他也从中获得了安宁,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所以我们看到了那个包容的人,他没有因医生的欺骗而愤怒;也看到了为她人的痛苦而生起的悲悯之泪,也就是最后为小美流的泪,我不认为这是对小美的爱慕之情而流,因为他们本就只是几面只缘,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因小美的凄惨境遇而流的悲悯之泪。还有最后坦然的接受死亡,没有任何的恐惧遗憾,什么样的人能坦然的接受死亡呢。朝闻道,夕死足矣,显然只有悟道的人才会坦然的面对死亡,道是什么呢?也许就是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爱吧。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归来未晚减法心灵疗愈

简介:减法心灵疗愈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