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的一次不败而败的台湾战役

巅峰倦客 2019-03-29 21:38:03

看黎东方著的《细说清朝》,其中关于鸦片战争一节,有一个小插曲讲的是鸦片战争时期,台湾有两名不仅倒霉,而且冤枉的认真抗敌的好官,他们是总兵达洪阿和道尹姚莹。

书中讲,英国的运输舰纳儿布达号在1841年八月十六日,开进台湾的鸡笼口,也就是现在的基隆。

然后,向三沙湾的炮台发炮。中国守军还击,打断了该舰的桅杆,该舰仓皇退出,触礁,舰上的英军被中国守军杀了一些,俘虏了一百三十三名。被杀的包括五个英国人、二十二个印度人,被俘虏的完全是印度人。

十几天以后,有英国兵船开来,索取俘虏,被中国的守军直接击退。

到了1842年正月三十日,又有三艘英国兵船开到台湾,进攻淡水、彰化之间的大安港。中国守军诱了其中的一艘安娜号进港,搁浅,俘获了英国兵四十八名、汉奸五名、大炮十门。

道光皇帝接到奏报,认为“大快人心”,赏了达洪阿与姚莹以骑都尉和云骑尉的世职,又加给达洪阿太子太保头衔、巴图鲁名号,姚莹二品顶戴。

道光吩咐他们:“除夷目即行禁锢外,其余各夷即行正法。”达洪阿与姚莹遵旨,留下英军头目九人,其余除了几个病死的以外,统统杀掉。

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方根据西洋的国际公法向达洪阿和姚莹索还俘虏,只领回了六个英军头目,就向钦差大臣耆英发牢骚。耆英于是向道光建议,把达洪阿和姚莹二人治罪。

道光明知道俘虏是自己下圣旨叫杀的,却也同意耆英的话:“不值因此一端,致抚局又行决裂。”

结果,达洪阿和姚莹二人被革职,解交刑部定罪。过了相当时期以后,道光在良心上过不去,才把达洪阿和姚莹二人的罪免了。

看了这一段,我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时,我们的军队和将领,并非不能战斗,只不过,奸臣当道,有能力的都被排斥的陷害。就算是打仗打胜了,依然要被定罪下狱。

而这个时候,林则徐被革职,本来是要被“饬即回京”的,但是,后来也被一改再改,在广州闲住好久之后,先是到浙江帮助钦差大臣裕谦防守镇海。

可是,朝廷中的大学生兼军机大臣穆彰阿总是视林则徐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再请准道光将林则徐遣戍伊犁。

后来因为黄河在开封决口,另一位大学生兼军机大臣王鼎,便向道光保荐,让林则徐去河南助办河工。后来,林则徐把河工办的很好,王鼎以为借此可将林则徐再保一本。

但是,奸臣穆彰阿仍然不肯放松,定要林则徐到伊犁去。最后,林则徐也只得去了伊犁。

王鼎因此气愤已极,在家中悬梁自尽,留下一封遗奏给道光,列举穆彰阿之罪,实行“尸谏”。可惜的是,这封遗折,却被穆彰阿派人从王鼎家骗来,换写了一篇,递给道光。所以,王鼎的死,也是白死了。

0 阅读:13

巅峰倦客

简介:评论人,主要评论领域有国际、历史、军事、社会、影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