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村镇银行取现难、赋红码,后有郑州富士康员工徒步走回老家,现在又出现了公交公司和地方政府互相甩锅,河南又一次闹了“笑话”。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一则公告说起。2月23日上午,河南商丘公交公司发布了一则停运市区公交线路的公告引起了网民热议。公告中明确从3月1日起暂停运营商丘市市区公交线路、无法继续承担老百姓出行的公益性事业和民生工程。
停运原因是没钱发员工工资、为车辆充电、购买保险了。怎么会没钱的呢?公告解释是因为受疫情冲击、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和财政补贴不到位等因素叠加造成的。
公共交通属于基本服务,类似供水供电,不能说停就停,否则会严重影响当地老百姓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也许是商丘公交公司意识到了这点,也有可能是相关部门注意到消息在网上传播后造成了不良影响,公交公司立马重新发了一则通告并删除了原来的公告,新公告中表示会克服困难,确保商丘市区公交不停运,针对此前发布的公告深表歉意。
商丘公交公司光速打脸自己,事情还没完,商丘市政府通过媒体做了情况说明。
除了表示商丘市区公交正常运营外还提到了市政府一直按约定给财政补贴。换言之,公交公司第一份公告里关于没钱是由于财政补贴不到位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有些朋友可能不明白了,即便公交业务不赚钱甚至还要赔钱,作为国企怎么敢在没有获得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私自发了这么一则事关当地民生的公告呢?不用感到疑惑,商丘公交公司根本就不是国企。
从商丘市政府的情况说明中可以知晓商丘公交并不是国有企业,更不是政府部门,早在17年前的2006年就改制为民营公司了。
这起罗生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两份公告及一份情况声明中大致能推断一、二。
商丘公交公司应该是民营企业,这一点我相信商丘市政府是不会胡说的。从企业信息查询工具中也能确认这点,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一共有12位股东,其中11位股东为自然人,持有公司最多股份的是自然人黄玉波,持股比例高达67.6%。
既然是民营公司就不可能完全指望财政补贴,但公交是基础服务项目,不可能像出租车那样完全按照市场价收费,否则老百姓要坐不起公交了。
因此,商丘公交公司必然采取了财政贴补一部分资金的形式弥补票价便宜完成的损失。
商丘公交公司的收入应该有这么几项,一是售票收入、二是财政补贴收入、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收入。
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这块收入大大减少,未来可能不会再补贴了。财政补贴收入这块到底有没有到位不太清楚,公交公司说没有,地方政府说给了,只有双方自己清楚,在我看来大概率是由于财政补贴是按照人头计算的,乘车的人越多补贴越多,没什么人坐公交则意味着补贴不足。
最大头的售票收入与乘车人数息息相关,确实会因为疫情影响而大幅减少。前几年都没人上街了,谁还坐公交车呢?再加上公交车属于密闭空间,老百姓怕交叉感染,即使部分时间段当地没有感染病例,可坐公交的人数还是会减少。
有媒体报道,商丘公交公司的一位员工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就没领到过一分钱的工资,社保也没缴纳过。由此可知公交公司确实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其实除了商丘公交公司的“乌龙”停运事件外国内其他地区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在2020年以后,也就是新冠疫情出现之后,没人做公交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加剧了这种情况。
城市公交涉及民生问题,所以但凡某地出现大面积公交停运新闻后当地政府都会立马出来澄清,表示要克服困难坚持运营下去,可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呢?
随着疫情管控的放松,车票收入锐减的情况将得到缓解但长期来看公交公司依然可能遭遇入不敷出。
增加财政补贴可能是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只是不知道部分财政收支本就紧张的地方是否承担得起。以商丘市财政收支为例,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1.6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为519.4亿元,支出比收入多出了157%。钱不就不够花,哪来多余资金补贴公交呢?
长久之计是设置更合理的线路,尽量让人员集中在几个站点上,同时,针对乘坐人数少的线路采用小型公交车以降低运营成本。在“增收”很难做到的情况下只能从“降本”方面做文章。至于有的网友说公交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比司机还多,可以辞退大部分管理人员降低人员开支的建议恐怕是行不通的。因为各地缺钱的公交公司和商丘公交公司一样已经成为了民营企业,你说私人老板会愿意从自己口袋里掏钱聘请多余的管理人员吗?肯定不会。
而不缺钱的公交公司不太会遇到运营不下去的局面,因为大概率是国企,能够获得足够的财政补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