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钱不够花,不是房子小,不是子女不争气,而是身体垮了。
尤其是肝脏,这个“哑巴器官”,它不吭不响地干活,却总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肝癌,就是这么个“隐形杀手”,它来时悄无声息,等到人察觉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可天无绝人之路,身体在肝癌“敲门”时,其实会偷偷亮起3个“异常”信号,只要你细心点,早点发现,还能争取一线生机。

有些人总觉得右上腹闷闷的,有时候疼,有时候不疼,去医院查胃,没啥问题;查胆,也没啥毛病,最后不了了之,回家继续忍着。可谁能想到,这可能是肝在“喊救命”?
肝脏本身是没有痛觉神经的,就像一个没神经的“铁汉”,哪怕它已经“伤痕累累”,也不会随便叫疼。可当肿瘤长大,压迫到肝包膜,或者刺激到周围神经,疼痛就来了。
这个疼痛不像刀割,也不像针扎,而是一种隐隐的不适,说不清楚,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有一位来自四川的老乡,年近六十,平时嗜酒如命,总觉得自己“酒量大、肝好”,从不把养肝当回事。某天,他觉得右上腹闷疼,吃点胃药不见好,去医院一查,肝癌晚期,已经扩散。
医生摇头叹息:“如果半年前就来看,或许还有机会。”
消瘦乏力:不是年纪大,而是肝撑不住了“人老了,吃得少,瘦点正常。
”不少人都这么想,可要是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衣服松垮垮,脸色蜡黄,连走两步都喘,那就不是单纯的衰老,而可能是肝癌在作祟了。

肝脏可是人体的“化工厂”,负责合成蛋白、储存能量、调节新陈代谢。
一旦肝细胞被癌症侵蚀,这个工厂就要歇工,身体摄入的营养无法正常利用,脂肪和肌肉迅速流失,人就越来越瘦,越来越没劲。
曾有一项发表在《美国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指出,在肝癌确诊前6-12个月,超过70%的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和乏力。
这不是普通的“累”,而是一种持续性的疲惫,就像身体被抽空了一样,睡再多觉都补不回来。

人体是个很奇妙的系统,肝脏出了问题,皮肤往往最先“告状”。
有些人会发现自己胸口、脖子、手背上,突然冒出了几颗像蜘蛛一样的小红点,周围还有放射状的小血丝,这就是蜘蛛痣。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肝掌的现象——手掌大鱼际、小鱼际部位发红,按压后颜色变淡,松手后又恢复红色。
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体内雌激素失调,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有个50岁的江苏大叔,在澡堂子里搓澡时,搓澡师傅发现他背上有好几颗蜘蛛痣,好心提醒:“哥,你这得去医院看看。
”大叔一笑置之,回家后老婆也劝,他才勉强去医院,结果一查,肝癌早期,好在及时手术,捡回一条命。
为什么肝癌越来越“猖狂”?按理说,现代医学这么发达,为什么肝癌患者还是那么多?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1. 乙肝拖成肝癌中国是乙肝大国,超过86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很多人觉得乙肝没症状,就不当回事,结果拖着拖着,肝硬化来了,肝癌也来了。
数据显示,8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或丙肝病史,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别给肝癌可乘之机。
2. 酒精是“催命符”“无酒不成席”,但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进而诱发肝癌。

尤其是每天喝白酒超过50ml、持续10年以上的人,患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5倍。
3. 霉变食物是“毒药”黄曲霉毒素,这个名字听着陌生,但它的毒性比砒霜还强68倍,长期摄入会直接诱发肝癌。花生、玉米、大米、坚果等食物如果受潮发霉,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别吃!
如何护肝,远离肝癌?1. 远离酒精,少碰槟榔酒精和槟榔,都是一级致癌物,能不碰就别碰。

如果实在戒不掉,酒量一定要控制,每天不超过25ml白酒,相当于半两左右。
2. 乙肝疫苗不能少对于没有乙肝的人,乙肝疫苗是最好的保护伞。
已经感染乙肝的,一定要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3. 少熬夜,多休息肝脏的修复时间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如果经常熬夜,肝细胞得不到修复,久而久之问题就来了。
4. 饮食清淡,少吃加工食品高油高盐的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最好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西红柿、柠檬等。

5. 定期体检,防患未然肝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靠体检才能发现。
40岁以上的人,或者有乙肝病史、家族史的人,每年都要做一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检测。
总结肝癌不是一天形成的,它往往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果身体出现肝区隐痛、消瘦乏力、蜘蛛痣或肝掌,千万别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肝癌在“敲门”。
日常生活中,少喝酒、少熬夜、远离霉变食物、定期体检,才能真正守护好这颗沉默的“生命之树”。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