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网民说老电影中的革命男女不食人间烟火,不如新拍影视中表现的那么富有人情味。对此我绝对不能苟同。今儿个就聊聊建国后十七年拍摄的黑白老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欣赏一下其中的爱情表白。
该片中的爱情,是通过一枚戒指贯穿的。整部电影中,这枚戒指先后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出现
影片进行到18分钟时,杨晓冬给上级写了一个报告,要银环连夜出城,送到地下交通站。
银环到达地下交通站,这才知道交通员竟然是杨晓冬的母亲。老人家絮絮叨叨地说起自己已经28岁的儿子,“甭说顾家了,就连他自个的事,他也不操点心。”
银环听到她的直接领导还没有成家,情不自禁地脱口道:“怎么,老杨还没有……”说话间,脸上写满了青春少女的羞涩、喜悦与憧憬。
但杨母紧接着的一句话,给了正在憧憬中的她一个打击。
“有倒是有一个……”
听到杨母说出这几个字,特写镜头里,正在给煤油灯剔灯花的银环的手,像被蜂蜇到一般,猛地一抖,灯火燎到了手指。
就是这一抖,暴露了那颗多梦少女的春心。
杨母看到,先是问了一句:“姑娘,烧到手了呀?”然后接着说,“不是说了吗,有倒是有一个,可就是俺家冬儿他相不中,就又搁下了。”
这时的画面又给了银环,大概灯火的灼痛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多情与失态,从短暂梦境中走出的她不好意思地含羞低下头去。
杨母仍然絮叨着。她抬起左手,现出手上戴着的戒指,像是给银环说,也像是自言自语道:“我就这一桩心事,多咱把它戴到儿媳妇手上,我就松心了。”
杨母的这句话,为影片后面围绕这枚戒指的爱情故事做了铺垫。
第二次出现
影片进行到了63分钟。这时的杨晓冬、杨母和银环已经在革命工作中建立了十分亲密的感情。
银环通过关系,假冒给犯人看病的医生混进看守所,见到了被捕的杨母。
临别时,银环问道:“大娘,您还有什么吩咐?”
杨母先是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看着银环。犹豫了好一阵儿,才深情地对着银环,“孩子……我的好孩子,心腹事我有哇……”
说了半句话,又打住,欲说还休。
银环催问:“大娘,那您就告诉我,只要我们能办到的,您老人家尽管说吧。”
杨母仍然犹豫着,慢慢从手上取下戒指,又慢慢地向着银环递了过去——
“孩子,你……”
老人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用试探和期待的眼神看着银环。
银环显然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吃惊而又无措地:
“我……”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老人的这个举动。
老人举起的手,停在了半空,场面稍显尴尬。
好在早就预留了台阶,看到银环这样,杨母不想使她为难,便改口道:
“把它带给冬儿。”
这时,看守所的关系在门口催银环赶紧离开。
银环心里明白,杨母已经难逃毒手,这将是与老人的永别。她不再犹豫,接过老人手中的戒指,没有把它揣进包里,而是当着老人家的面,戴到了自己的无名指上。
到了门口,她又转过身来,抬起左手,低头看了看,同时也给杨母看到,意在无声地告诉老人,戒指已经戴到了我的手上。
特写中老人的脸上,微微露出满意的、幸福的笑容。
银环扑过去,伏在老人的怀中,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第三次出现
影片第87分钟,杨晓冬被营救出狱后,逃进一户居民家中,卧在床上,银环为他疗伤。
杨晓冬发现了银环手上那原本戴在母亲手上的戒指,死死地盯住,目不转睛。
发现杨晓冬死死盯着自己的手看,起初银环还没有反应过来,疑惑地将手来回翻转着,并看着杨晓冬,似乎是在询问:我的手有什么问题吗?
但很快,她就发现了那枚戴在自己手上的戒指,便害羞地站起身,转过脸,说道:“大娘让我给你的。”同时取下戒指,放到杨晓冬的手里。
因为敌人已经发现杨晓冬越狱,正在全城搜查,这场关于戒指的戏,就只有这么一句台词。
第四次出现
成功策反了关敬陶团的起义,杨晓冬在这座省城的工作告一段落,又要奔赴新的战斗岗位。
天要亮还没亮时,银环将杨晓冬送到城外。
大树下,杨晓冬对银环说:“走了。这里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一边说,一边将一个像是用手绢叠成的小布包递到了银环的手上,然后转过身,向着远方走去。
银环并没有急于打开小布包,而是扬起手,向着远去的杨晓冬不住地挥动。
挥着挥着,她似乎感觉到了捏在手上的小布包有些异样,这才一层一层打开。小布包里没有别的,只有那枚戒指,那枚杨母一心想戴在儿媳手上的戒指。
杨晓冬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视线之外。阳光正在穿透云层,马上就要普照大地。
银环仍就站在原地,向着杨晓冬走去的方向,深情地、久久地凝视。
剧终。
影片台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更没有拥抱、接吻等等。爱情在这里被表现的含蓄、美丽、干净。三个优秀老艺人王心刚、王晓棠、陈立中的表演不瘟不火,恰到好处。几十年来,不知看了多少遍,每次都被深深地打动。
我想问问那些只能欣赏《亮剑》《狼毒花》等低俗垃圾剧的粉丝们,老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男女,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