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必须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和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的创新和变革。因此,农业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它体现了人类对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和优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的管理理念,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优化以及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的新型生产力。其本质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尽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指新科技,但并非特指1个或者几个特定的新科技领域,因此,可以把新质生产力定义为所有能够促进基于技术进步之上提高单位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经济活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构建基础科研、应用技术转化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菌根真菌技术具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3个显著特征
一是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国家整体来说,最重要的表现应该是在相对于过去一定时间内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总产保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具体产业类型,应该是单产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菌根真菌技术能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尤其是磷),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能合成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品质。
在山西长治华捷农业490亩有机旱作示范项目中,测产验收结果表明:使用菌根真菌、土壤改良剂、菌根真菌+土壤改良剂3种不同处理方式所种植的作物(谷子、油葵),其重量上与常规种植方式的对照组对比结果,每亩谷子分别增产了19.5%、27.1%、28.0%,增产效果显著。
山西长治华捷农业490亩有机旱作示范项目
二是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菌根真菌技术是以天然粘土为载体,以孢子形式存在于植物根系的菌根真菌,支持分枝杆菌的生物添加剂,可生物降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粉末。该技术能够强化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扩大根系长度和数量而增加根系比表面积(高达500倍),增强作物的根系功能,从而改进植物根部缠绕、包裹、富集养分和改土的能力,提升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固碳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提升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在中捷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盐碱地经济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中,使用菌根真菌技术的最终验收结论如下:花生推广面积11.4万亩,平均增产19.2%,节省化肥16.6%;洋葱和韭菜各推广1.1万亩,平均增产12.5%。
盐碱地经济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
三是生产效益的显著增加。从现代农业产业的角来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政策等综合应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菌根真菌技术通过在山东、四川、内蒙、山西等多地实现产学研转化应用,落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综合解决方案,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在都市农业废弃物土壤改良利用技术体系优化和示范应用项目中,通过菌根真菌技术改良都市农业废弃物土壤,结合成都平原资源禀赋与科技条件,通过作物秸秆全株农业生态循环利用,建设“环城生态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带”
都市农业废弃物土壤改良利用技术体系优化和示范应用项目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菌根真菌技术从“大生态观”出发,通过结合植物-微生物-载体材料-补充成分的创新技术、模式与理念,通过保护耕地、提升地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