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组培污染控,南方湿热防护,枯黄急救方案,创业青年笔记
在众多绿植里,白牡丹可是个特别的存在。白牡丹属于多肉植物,它的叶片饱满圆润,像一个个白色的小馒头,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边缘会微微泛红,特别好看。它在组培的时候容易有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在南方湿热的环境下,防护更是关键。要是照顾不好,很容易枯黄。我有个创业做绿植养殖的朋友小李,他就经常跟我念叨白牡丹这些事儿。
就拿组培污染控制来说吧。小李刚开始做白牡丹组培的时候,那过程简直是状况百出。组培室的环境要是把控不好,病菌啊、微生物啊就会在培养基里肆意生长。像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湿度能达到80%以上,这种环境对组培的白牡丹来说是个大挑战。有一次,一批组培苗才过了3天,就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绿毛状的霉菌。小李赶紧把这些染病的苗隔离开,分析原因,发现是通风没做好。后来,他就专门在组培室安装了强力通风设备,温度也严格控制在20到25℃之间,湿度维持在60%左右。这样坚持了15天,组培苗的情况就稳定了很多。
说到南方湿热的防护,这对于白牡丹来说真的很重要。我在广东有个朋友阿花,她在自家阳台上种白牡丹。夏天的时候,广东那天气又热又湿,阿花家的白牡丹差点没撑住。阿花就发现,每天早晚浇一次水不行,土壤长时间处于那种湿哒哒的状态,白牡丹的根部就开始腐烂了。后来她调整了浇水频率,改成一周浇一次水,而且在土壤里加了一些颗粒土,增强透气性。她还发现,遮阴也是个关键,不能让白牡丹被阳光直射太久。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比如深圳这种地形平坦沿海的地方,湿热的气候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像白牡丹这样的多肉植物就更需要特别的防护。
再讲讲枯黄急救方案吧。我在一个花友群里看到一个网友分享的经历。她在东北的哈尔滨,冬天室内有暖气,温度能达到20多摄氏度。她养的白牡丹有一盆突然枯黄了。她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想放弃这盆了。后来她在群里一问,才知道可能是因为温差太大导致的。原来,她在晚上没有把白牡丹搬到稍微暖和一点的地方。那个网友就每天晚上把白牡丹搬到离暖气稍微远一点,温度大概15℃左右的地方,白天再放回原来温度的地方,还适当减少了浇水,大概过了一个月,这盆白牡丹居然慢慢恢复了生机。
我们再来和另外几种绿植对比一下。比如说仙人掌,仙人掌特别耐旱,对水分的需求比白牡丹小多了。像在华北地区,气候相对干燥一些,仙人掌在阳台上放着,有时候一个月浇一次水都行。而白牡丹在同样的环境下,虽然也比较耐旱,但水分控制还是要精准一些,15天左右浇一次水比较合适。再比如绿萝,绿萝喜湿,需要经常给叶子喷水保持湿度,在南方的湿度环境下可能还能很好生长,但到了北方干燥的地区,要是还按照南方那样养,绿萝可能就会因为积水烂掉。还有龟背竹,龟背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白牡丹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颜色会更好看。
我又想到我那创业青年朋友小李的另一个故事。小李有一次去云南的一个小镇考察白牡丹的市场。云南的地形复杂,有很多山地和盆地。在那些山区的盆地里,白牡丹的生长因为地域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盆地中心,土壤肥沃,白牡丹长得特别旺盛,有的植株甚至比在平原地区的要大一倍。但在山区的边缘地带,土壤比较贫瘠,白牡丹的生长就比较缓慢。小李发现,当地的种植户在山区的种植地,会定期给白牡丹施一些有机肥,补充土壤养分。
在北方的一些干旱地区,像新疆,我听说有个种白牡丹的农民老张。老张那里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他和南方的种植户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张在白天会把白牡丹的盆稍微遮一下阴,因为他发现白牡丹虽然喜欢阳光,但在北方那种强烈的阳光下,也会受到伤害。而且老张在秋天会提前让白牡丹进入休眠期,减少浇水和施肥,让植株储存足够的养分度过寒冬。
还有一个朋友在福建的一个海边小镇养白牡丹。福建的地形多为丘陵,小镇靠海,空气湿度很大。这个朋友发现,白牡丹在海边容易招虫,他经常得检查有没有病虫害。他给我讲了几个办法,他说每个月会用低浓度的洗洁精水喷洒一下叶子,既能清洁叶子又能防止虫子。而且他会在白牡丹盆底铺上一层小石子,这样能更好地排水。
我再跟你们说个在成都的故事。成都在四川盆地,空气湿度比较高,夏天的时候温度也挺高的。有个女孩儿在那里的阳台上养白牡丹。她发现自己家的白牡丹老是长歪,她就很苦恼。后来她了解到,可能是因为阳台一侧阳光长期强照射,导致白牡丹向着阳光生长的速度不均匀。她就给白牡丹周围的盆栽搭了个简易的遮阳架,让白牡丹能均匀受光,慢慢地,白牡丹就长得好看了很多。
对于白牡丹在办公室的场景,有位在写字楼办公的上班族老赵,他在办公桌上养了盆白牡丹。白牡丹在办公室白天有光照,但是晚上办公室灯光很亮,昼夜温差小。过了一个月,他发现白牡丹的生长速度变慢了。后来他发现,办公室的温度基本稳定在22℃左右,不太适合白牡丹那种比较喜欢明显昼夜温差的环境。他就在下班后把白牡丹放在窗边,让它能感受夜间的低温,一段时间后,白牡丹又恢复了生机。
在咖啡厅养白牡丹也有很多门道。我发现有些咖啡厅装修很复古,灯光暗暗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养白牡丹,白牡丹可能会因为光照不足而状态不好。有个咖啡厅老板就调整了灯光的布局,让白牡丹能有一定时间接收到比较充足的光照,白牡丹的颜色就变得好看了起来。
我还知道一个在河北的一个小盆地种白牡丹的农民老李。老李那儿的气候和云南有很大不同,冬天比较冷,夏天比较热。老李在夏天温度超过30℃的时候,就会把白牡丹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而且会把盆土表面的土稍微扒开一点,让根部能呼吸透气。到了冬天,他会把白牡丹搬到室内的地下室,地下室的温度能保持在0℃以上,白牡丹就能安全过冬。
白牡丹还有不同的品种,就像紫珍珠,它也是白色的小仙人掌,但是它的刺座和白牡丹有点不一样。紫珍珠的花朵颜色更鲜艳一些。还有白牡丹的近亲,雪球,雪球的球体更圆润一些,而且在同样的养护环境下,雪球比白牡丹更怕水。雪球要是浇水多了,容易从顶部开始烂。在华北地区的平原地带,雪球的种植就得特别小心。
再讲个在湖南的湿度比较大的地方养白牡丹的故事。有个年轻人小刘在那儿工作,他在家里养了白牡丹。湖南的冬天没有暖气,有时候会下雨,湿度能达到70%左右。小刘的白牡丹到了冬天就有点蔫蔫的。后来他发现是湿度太大,而且光照不足。他就在室内装了一个小型的除湿机,把湿度控制在50%左右,然后每天把白牡丹搬到有阳光的地方晒晒太阳,白牡丹慢慢就恢复活力了。
我还在一个种植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种植户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山区种白牡丹。那个山区海拔比较高,气温比较低。他把白牡丹种在向阳的山坡上,发现白牡丹的生长速度很快,而且球体紧实,花朵也开得特别好。他还在山坡下养了一些普通的花卉对比,那些花卉因为海拔和光照的问题,生长就比较慢。
在南方的热带地区,比如海南,气温常年比较高。有个海南的花农,他在种植白牡丹的时候,发现夏季的高温和强降雨对白牡丹影响特别大。高温的时候,他会给白牡丹周围的地面上喷水降温,但是不能让水溅到植株上。强降雨的时候,他会提前给白牡丹遮雨,还要把盆底多余的水排出去。他还会给白牡丹松松土,让根部能更好地透气。
在北方的寒冷地区冬季养护白牡丹,有个在辽宁老家的邻居的经验可以分享。辽宁冬天的时候户外冰天雪地的。邻居会把白牡丹的盆用塑料袋包起来,放在院子的角落里。等到了春天,等气温稳定在0℃以上的时候,再把塑料袋去掉,白牡丹就会慢慢生长。
白牡丹在不同的地域和环境下,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组培污染控制,在南方的湿热防护,还是枯黄后的急救,都是我们种植白牡丹要重点考虑的事情。而且它和其他绿植在养护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那我想问大家,你在种植白牡丹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特别的小窍门或者困难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