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射雕》到《仙台有树》看,流量明星终于退出主流,曾丑态尽显
2025年的春节档,本应是影视圈的狂欢盛宴,却意外地沦为了一场没有爆款的尴尬聚会。
电影扎堆上映,电视剧轮番轰炸,热闹非凡的背后,却难掩一丝落寞。
没有哪部作品真正引爆全民追剧的热潮,引发全民热议。
这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阻碍了爆款的诞生?
资本的过度介入
以2025年春节档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仙台有树》为例,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这两部作品,一部背靠大导演徐克和顶流肖战,一部搭档因《长相思》走红的邓为。
本应是爆款的热门人选,却最终反响平平,甚至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在这其中,资本的“过度催化”作用显著。
影视行业中,资金的影响力历来不可轻视。
它能够为一部作品提供充足的资金、顶级的制作团队、强大的宣传资源,甚至能够左右演员的选择。
然而,资金的不当过度介入,常常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成就一部作品,也能够毁掉一部作品。
庄达菲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案例。
作为“三里屯三姐妹”之一的她,虽然之前在《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中凭借短发造型小有名气,但其古装扮相却一直备受诟病。
在剧集《春家小姐是讼师》中,她的古装装扮遭到了网友的批评,称“不及丫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颜值和演技都备受质疑的演员,却在资本的加持下,拿下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女主角黄蓉的角色。
与之合作的,是当红明星肖战以及知名导演徐克。
这样的组合无疑给电影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
影片的预售成绩遥遥领先,一度突破2亿大关,这充分彰显了其非凡的吸引力。
然而,预售的火爆态势,终究无法遮蔽电影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
角色与演技的矛盾
上映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口碑迅速崩塌,票房也一路下滑,最终沦为春节档的“弃儿”。
对比徐克以往作品中的经典角色,她们的表演,不仅赋予了角色生命力,也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
而庄达菲的表现,与这些前辈相比,无疑是相形见绰。
资本的过度干预,让一个并不适合的角色落到了一个并不合适的演员身上。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李庚希身上。
这背后,资本的运作痕迹,昭然若揭。
她的长相和演技,都被认为过于普通,无法胜任女主角的角色。
然而,在资本的加持下,她不仅出演了多部作品的女主角,甚至还拿下了金鸡奖影后,这不得不让人对奖项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李庚希获奖后的首部作品《不讨好的勇气》,搭档魏大勋,本应是备受期待的爆款剧集,却最终反响平平。
播放量增长缓慢,观众讨论度低迷,与同档期其他剧集相比,几乎是“查无此人”。
这再次证明,资本的强捧,并不能弥补演员自身实力的不足。
向涵之与邓为
“三里屯三姐妹”的最后一位——向涵之,同样未能逃脱资本的“魔咒”。
她搭档因《长相思》爆红的邓为,主演了古装剧《仙台有树》。
这部剧集,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邓为在《长相思》中饰演的涂山璟,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
俊朗的外形和略带忧郁的气质,奠定了他新晋的流量小生地位。
然而,邓为的演技,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长相思》中,与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时,他的演技短板暴露无遗。
在《仙台有树》中,邓为的演技依然没有明显的进步。
虽然古装扮相可圈可点,但只要一做大表情,就容易显得僵硬不自然,科技感十足。
至于女主角向涵之,她的表现更是令人失望。
在剧中,向涵之饰演霸气的女魔头沐清歌和可爱软萌的薛冉冉这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却未能将二者的不同之处演绎出来。
相反,演出的偏弱,使得角色显得有些单薄和无力。
《仙台有树》的首日云合数据仅为1200万,对于邓为和向涵之来说,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成绩。
邓为的“顶流梦”破碎,向涵之也未能提升自己的咖位。
这再次证明了资本的局限性。
即使有流量明星的加持,如果没有好的剧本、好的制作和好的演技,也难以获得观众的认可。
观众的审美与市场的回归
这三位“京圈格格”的经历,揭示了当下影视圈的一个普遍现象:资本的过度干预,正在逐渐侵蚀影视作品的质量。
一些资本方,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揠苗助长,将一些颜值和演技都不达标的演员推上主角的位置。
他们依赖流量明星的粉丝效应,试图用流量来掩盖作品本身的不足。
然而,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是资本的狂捧,也未必能够成就一个小火。
庄达菲、向涵之、李庚希,这些被资本力捧的“资本家的丑孩子”,最终都未能如愿走红。
他们不再盲目追星,而是更加注重作品本身的质量和演员的演技。
但演技,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升。
与其依赖资本的运作,不如静下心来打磨演技,用实力来征服观众。
张译、赵丽颖等实力派演员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们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惊人的颜值,却凭借着对表演的热爱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影视作品的成功,绝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
作品质量的最终评判
它需要资本、演员和观众这三重奏的和谐共鸣。
资本的运作,可以为作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宣传,但它不能代替作品本身的质量。
观众的审美,是作品的最终评判标准,它决定了作品的市场表现。
只有回归作品本身,用心打磨剧本,精心挑选演员,认真对待制作,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些过度仰仗资本运作,而漠视作品质量与演员演技的影视公司和演员,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影视行业当更为注重作品质量,愈加尊重观众审美。
如此,方能使佳作崭露头角,让实力派演员得到认可。
唯有如此,中国影视行业方可迈向更为繁荣的未来。
结语
在流量至上的今天,真正的实力和创作才华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当资本疯狂运作而忽视了内容本身,影视作品自然难以打动人心。
需要耐心,需要恒心。
希望未来的影视行业,能够回归初心,让作品的质量和演员的演技重新成为判断一部作品的关键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信任,让真正的艺术作品得以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