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怎么变成负数了?不涨价了?

图解金子 2025-03-15 09:30:56

2025年3月周末,一个重磅消息出炉!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份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别着急,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CPI。CPI这个指标,

是用于考量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的程度。

CPI全称为Consumer Price Index,

是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意思。

CPI变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想要真正搞懂CPI,

我们就得从CPI咋算出来的说起,主要分几个步骤。

1、选定样本

CPI衡量的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和服务的总费用情况。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购买的物品或者服务数量繁多、各式各样。

面对如此海量的商品,

CPI想要统计它们的总费用,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

所以CPI的统计不会把所有商品都纳入进来,会挑选那些对普通消费者最重要的物品和服务,

CPI抽取的物品和服务涵盖了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8个大类,而其中统计样本是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

选中的样本能够基本反映消费者的整体消费水平。

为了方便解释,

我们把挑选的样本简化成3种物品,分别是刘关张三兄弟卖的鞋子、枣子和肉,

我们将这3种物品放进一个篮子里来统计。

可是,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需求程度并不一样,所以放进篮子的3种物品的数量自然也应该有多有少。

统计部门会根据居民消费支出的调查资料,推算出消费者使用这些“物品”所占比重的大小,得出不同物品的权重。

物品获得的权重越大,放入篮子的数量就越多。

我们假设在这个篮子中,

3种物品权重如下:

当然,各个物品的权重也不是一成不变,一般每5年会调整一下。

2、找出价格

选择好物品,我们就要看看不同年份它们的价格情况。

价格从哪里来呢?

统计部门会直接派人到调查网点或从互联网采集原始价格。

我们假设2000-2002年的3种物品价格如下:

据此,我们可以计算出3年间那一篮子东西的总价格。

3、选择基准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种人生经历,家长总会把我们和隔壁小孩比。

可见,在做比较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参照物。

我们已经知道了各年份一篮子物品的总价格,现在需要选定某一年,作为与其他各年份比较的基准。

我们把作为参照物的这一年称为基年或者基期。

但基年也不是永远不变的。

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基期轮换,比如,2016年至2020年是以2015年为基年,2021年开始是以2020年为基年。

4、计算指数

确定好了基年,

我们把每一年一篮子的总价格,除以基年这一篮子东西的总价格,就可以得到一个比率。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把2000年作为基年,就可以算出3年的比率。

可见,3年的比率分别为1、1.29、1.57,但小数点看上去似乎有点不方便?

干脆把这个比率乘以100,

这样得到的数据,就被称为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指数。

我们就把上面例子中的数据都乘以100,就能得出各年份CPI指数。

其中,基年的CPI指数正好是100。

5、计算通胀率

物价全面并持续的上涨意味着发生了通胀,物价普遍持续的下跌则意味着紧缩。而CPI的变化代表着物价的变化。

所以,我们能通过CPI的变动幅度来衡量通货膨胀情况。

我们用当期CPI指数相对于前一个时期CPI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来表示通货膨胀率。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例子中2001年和2002年通货膨胀率如下。

上面的步骤是计算年度CPI变动的基本思路,

但我们在计算月度CPI变动的时候会有同比和环比的概念。

一般来说,当通货膨胀率>5%,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们通过CPI测算通胀率的目的是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情况,

换句话说,如果想保证我们目前生活水平不变,我们的收入目标涨幅应该是达到通胀率的水平。

那CPI变负数是不是相当于东西变便宜了,

那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好事吗?

如果CPI持续负增长,一般和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收入和购买力下降有关。

但本次CPI变负数还是有特殊原因的。

首先,2024年春节是2月份,而2025年春节是1月份。

春节错月导致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如果扣除春节错月影响因素,本次CPI大概同比上涨0.1%。

其次,去年2月受到低温、冻雨等极端天气影响,蔬菜价格水涨船高。

而今年2月份雨雪冰冻天气较少,利于鲜菜生长运输,造成2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下降了12.6%,这也导致CPI回落。

此外,一些汽车等商品降价促销

也是CPI转降的原因。

好了,

今天就说这些。

CPI从分项结构看,

部分商品和服务是稳中有涨的。

-END-
0 阅读:14
图解金子

图解金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