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寄死窑”多残忍?子女送60岁爹妈进洞,任其不吃不喝等死

波义耳的笔记 2024-11-13 18:14:40

谁能想到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还隐藏着一些不堪的习俗。

当家里老人年龄超过60岁,无论身体状态怎么样,都要被儿女送到山洞封死洞口,然后等死。

而这就终将是老人这一生最后的归宿。

这就是流传的我国湖北地区古代流传的一种古老习俗。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这称之为的“寄死窑”。

这样的习俗,到底是如何兴起的?这难道不残忍吗?

2001年,著名民俗学家刘守华教授在湖北省武当山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偶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窑洞遗迹。

这些窑洞位于偏僻的山区,外观简陋,内部狭小,却蕴含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他们会选择一处隐蔽且险要的崖壁,挖掘出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作为寄死窑。

在一个阴郁的日子,子女们会背着年迈的老人,踏上这条不归路。

路上,老人或许已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却只能默默接受,因为那是当时社会的“规矩”。

按照习俗,老人在被送入寄死窑后,子女们需连续三天为其送饭,但是会一天少一顿。

这三天,或许是老人最后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也是他们最后感受到人间温暖的日子。

三天之后,无论老人是否还存活,子女们都不得再送饭,只能任由其自生自灭。

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专家们随后对武当山地区进行了更详细的考察。

他们发现,这些窑洞通常依山而建,洞口朝南,窑洞的尺寸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宽1.5米,高1.2米左右。

甚至窑洞还分为男女两种大小,男性的稍大一些。

窑洞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洞壁上有一些凹槽,可能是用来放置物品的。

想象一下,一个年迈的老人被关在这样一个狭小黑暗的空间里,等待死亡的降临,这种场景令人不寒而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看似残忍的习俗呢?

据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麋国(后来的庸国),就有类似的风俗。

当时,由于生存环境恶劣,食物匮乏,老年人主动选择被送入山洞,以减轻家庭负担。

这种做法最初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行为。

但是它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自愿选择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生存条件恶劣,年轻人需要外出谋生,无力照顾老人。

据推测,这种习俗可能在唐朝前期就已经开始衰落。

老鼠在里面找到了食物,并且找到了出口。

人们看到这一幕,觉得连老鼠都懂得寻找生路,何况是人呢?从此,人们就不再使用寄死窑了。

2005年,一些学者对武当山地区进行了新的调查。

此外,窑洞的结构和位置也更符合祭祀用途。

这些证据表明,类似的习俗可能在古代中国的不同地区都曾存在过。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物质条件的改善,更体现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落后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仍然堪忧。

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遗弃老人的现象,这提醒我们,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

它提醒我们,文明的进程是漫长而艰难的,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当下,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湖北武当“寄死窑”证明我国曾有“弃老”习俗》

0 阅读:17

波义耳的笔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