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的史论如何考?题型⼜有什么⽞机? 史论虽然作为专业课之⼀,学习的⽅式实际上和⽂化课、公共课没有很⼤的差别(政治、英语),但是考试的题型却与它们迥然不同,基本的史论考试题型分为:(1)名词解释(2)简答(3)论述。 (1)名词解释,可以理解为英语中的简单句。实际上就是给A,让你解释出A是什么,⽐如:彩陶、明式家具等。 (2)简答,可以理解为英语中的复合句/⻓难句,实际上就是给A,让你解释出A➕进⾏相对应的发散,整体的作答更加具有连贯性,话语更加学术。 (3)论述,可以理解为英语中的⼤作⽂/语⽂中的作⽂,与名词解释和简答不同,考题相对⽽⾔更加的开放、相当于把知识点打散重组,找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提出⾃⼰的看法,⽤实际的例⼦佐证。⽐如:⽩瓷发展史。 因此,分值由⼤到⼩的排列➕字数由多到少的排列,均是(3)(2)(1)的顺序。 ⼆、⻄安⼯程⼤学给出的两本参考⽤书,⽅向是什么?两本书有什么联系? ⾸先,史论的研究基本上从学术⻆度来看,可以分为设计史和⼯艺史。所谓设计史,就是某⼀个时间段⾥的设计有着什么样的时代⻛格特点;所谓⼯艺史,就是⼯艺的⼿法和类型有什么特性和特质。 其次,从地区上去分类,⼜可以分为中国➕外国,也就是说:关于⼯艺,会有中国⼯艺美术史、外国⼯艺美术史;关于设计史,会有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 最后,我们再来看,给的两本参考书,分别具有什么意义,⼜是分别在讲什么。——(A)第⼀本《中国艺术设计史》=中国⼯艺美术➕中国设计史。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发展甚好,这不仅有着时代因素(⼈们不懂科学,通过封建迷信祈求⻛调⾬顺;君王通过封建迷信来巩固统治),那么⻘铜器在这⼀时期,起到的作⽤远远⼤于其他朝代。“⻘铜器”有它专⻔的⼯艺⼿法,⽽⻘铜器在春秋战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与设计意义。——(B)第⼆本《新编设计概论》=设计史(国内➕国外)➕对于“设计”的思辨(我们这些后⼈对于设计的发展、创造,导致设计和其他事物产⽣联系) 。在这本书的设计史中,实际上和第⼀本书⼀样,都是以时间去叙述的,⽐如中世纪➡⽂艺复兴,就是很典型的以时间先后去叙述。对于“设计”的思辨,实际上更加侧重于和材料/材质/作品结合,因此,在写论述的时候,实际上是帮助多多的。 三、我们可以猜测什么⽅向?应该如何备考? (1)名词解释➡《中国艺术设计史》➕《新编设计概论》设计史部分 (2)简答➡《中国艺术设计史》➕《新编设计概论》设计史部分➕思辨(也就是最后升华⼀下) (3)论述➡考法不会像名词解释和简答⼀样单纯,相当于是把内容杂糅,再让你⾃⼰总结,写⼀篇论⽂⬇ (3-1)⼯艺类型固定,以时间发展考:中国⽩瓷发展史 (3-2)时间固定,以朝代考:宋元美术的特点 (3-3)偏向现代⽅向,以思辨考:设计与消费的关系 (3-等等)这⾥只类举了三个例⼦,也就是说,交错起来都可以成⽴。 四、⼼态调整好了,该如何学习? 考试是⼀个功利性的过程,但学习是⾮功利的。希望同学们看到这⾥,能够⾼兴⾃⼰有了⼀个思路和框架,⽽不是盲⽬的慌乱,考试是求稳的过程,不是求险的过程。你准备得越充分,⼼态稳定,⾃然会有⼀个好的结果。 学习史论时,应该把握的节奏是:通览全书➡每⼀个章节找到重点➡整合⾃⼰的笔记➡背诵➡举⼀反三,猜测考法。
⻄安⼯程⼤学史论学习
安研艺研
2020-09-01 15:51: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