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寒料峭的2月,河南省科技创新领域迎来重磅突破。省科技厅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犹如一剂强心针注入中原大地。这场以"四高四争先"为引领的战略携手,不仅标志着河南国企创新体系进入深度重构期,更彰显出这家能源化工巨头以年均40亿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的硬核实力。

翻开平煤神马的创新成绩单,一组数据令人震撼: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突破120亿元,相当于每天燃烧340万元攻克技术壁垒;创新增值超200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型上市公司。在千米矿井深处,井下充填开采技术让"黑色黄金"采收率提升至82%;在现代化实验室里,0.1微米级碳化硅半导体粉体的量产,改写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依赖进口的历史;而年产20万吨己二腈装置的轰鸣声,则宣告着尼龙66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全面自主化。
破壁之战重塑产业格局站在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城观景台,纵横交错的管廊网络见证着技术突围带来的裂变效应。曾经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己二腈技术,经平煤神马科研团队1780个昼夜攻坚,终以"催化剂体系重构+工艺路线创新"的组合拳实现突破。这项斩获22项发明专利的成果,不仅使尼龙66生产成本下降35%,更带动全省形成从煤基氢气到高端工程塑料的千亿级产业链。正如总工程师所言:"我们正用技术重器,将资源‘天花板’锻造成产业‘登云梯’。"

此次签约背后,是政企协同创新的深度变革。省科技厅将平煤神马作为"政策试验田",在重大专项申报、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而企业则化身"技术孵化器",依托6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3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构建起"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在刚刚落幕的战略科研项目路演中,煤层气开发技术实现98%浓度提纯、对位芳纶制备突破超细旦丝工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效率提升至82%,三大硬核科技彰显着创新矩阵的厚度。
智造未来锚定世界坐标"我们要让每个分子都释放最大价值。"集团党委书记李毛的誓言正在变为现实。在尼龙产业全球竞技场上,平煤神马已形成从己内酰胺到特种面料的完整产业链,高端尼龙66切片市场份额跃居全球前三;盐化领域首创的盐穴储氢技术,使千年盐矿变身"能源银行";而在新能源赛道,光伏银浆用电子级硅烷纯度达到99.9999%,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未来神马研发强度将提至3.5%的战略部署,每年储备重大创新成果不低于10个、转化不低于5个,全面打造创新型强企这家创新巨擘正朝着世界500强目标疾驰。

从地下千米的乌金到云端起舞的"新材料之王",平煤神马用科技创新演绎着"点石成金"的现代传奇。当科技投入转化为产业优势,当单点突破裂变为集群效应,这条以创新为底色的进阶之路,正在重塑中原大地的产业版图。在这片诞生过四大发明的热土上,一场由国企领衔的科技革命,正激荡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