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包拯,我打小看小说,知道这是一位大清官。不畏权贵,为民做主,日断阳夜断阴,“面如黑炭,额有月牙”,人称包公!
后来看史料,才发现戏剧里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区别很大。
真正的包拯,乃是一白面书生,进士出身,一辈子虽说仕途还可以,担任过尚书工部员外郎、三司户部副使,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也曾短暂担任过开封府尹,但应该没参与过负责办案的官职。
原因很简单,相当于首都市长,要管的摊子很大,民政、司法、赋役、户口、捕捉盗贼,但作为一把手,忙得要死,他哪里有时间亲自审案。
什么狸猫换太子,铡美案,乌盆案,五鼠闹东京什么的,都是艺术加工的。
但有两点,小说和历史是一致的,那便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执法严峻,不徇私情,令行禁止,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拯以政绩和品行受世人爱戴。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不幸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宋英宗赵曙感念包拯社稷之功,特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总之,自此之后历史评价也蛮高。
司马光赞曰: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吴奎赞曰,公守法持正,敢任事责凛凛然有不可夺之节,盖孔子所谓大臣者欤!张居正也能赞曰:“若包拯者,真可谓执法之臣,故虽至今儿童妇女犹知称之,况当时乎!
可就是这么一位世人景仰的历史人物,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原安徽合肥钢铁厂二厂改扩建需要迁坟,却意外掀出了这位已经去世900多年的包大人身上的一大谜案。
怎么讲,小说里面,包大人为断得奇案,经常开棺验尸,查找死者死因。不曾想,现实的他,死因扑朔迷离。
安徽省博物馆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分辨包拯墓志铭的文字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原本上面写到: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这可是包拯死因的关键线索,说实在1062年5月己未日,包拯本来好好地,正一丝不苟处理政务。可能偶感风寒,略微有疾在家休息,宋英宗马上派人送来所谓“良药”。但服下不到半个月,包拯病情恶化,突然去世。
如果说,您觉得,包拯病情严重,只是刚发病症状轻,皇帝送的药有作用,但老人家还是病情恶化,最终病故。
但,考古人员将包拯的遗骸送到相关机构,经过科学测定,竟发现包拯头骨中汞含量为0.14毫克/升。而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血汞含量一旦超过0.015毫克/升,就有可能出现中毒的状况。换言之,包拯身上的汞含量远远超过安全极限。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令人不得不怀疑包拯很可能是被毒杀的,这也就能解释为包拯暴毙,而凶手正是祖上为绝命毒师赵光义的宋英宗赵曙。
那么皇帝为何痛下杀手呢?
有人说,包拯刚正不阿,得罪不少权贵,一大批皇亲国戚,包括皇帝,达成妥协,这才趁机暗中下毒害死了包拯。
但,这是历史的真相吗?
又过了几十年,就在大家真觉得包公死于阴谋毒杀可以铁板钉钉时,1992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讨所对包拯遗骨进行了专门的检测。结论一个是包拯遗骨中钙、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
第二点是,但古代赫赫有名的鹤顶红、砒霜等常用到的砷以及铅的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第三点是,汞为何超标,一个可能是古代会吃所谓长生不老的仙丹,汞是原料,一个便是古人认为,防止尸体腐败,就得在在棺木中放大量朱砂,朱砂的主要成分就是汞,对保证的骨头进行了腐蚀。
所以,结论应该是包拯为正常死亡!
包拯刚正不阿,又有宋仁宗这个大靠山,更让后世折服的是家风罡正,包拯的后辈几代为官都清正廉洁,为后世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