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夜到黎明,缅北明家犯罪集团覆灭实录

大案真实记录 2025-02-20 09:41:20

缅北明家犯罪集团是以缅甸果敢地区为据点、长期针对中国公民实施跨境犯罪的家族式黑恶势力。该集团通过电信诈骗、暴力控制、毒品贩卖等手段攫取非法利益,形成“以兵护诈、以诈养兵”的恶性生态链,最终因2023年10月枪击中国公民的恶性事件引发中方联合打击。

明家犯罪集团的崛起与家族核心成员明学昌的政治地位密不可分。明学昌出生于1954年,曾任缅甸掸邦议会议员、果敢自治区领导委员会委员,利用其官方身份为家族犯罪活动提供庇护。2015年起,明家开始涉足赌博和电信诈骗行业,逐步形成以明学昌为家主,儿子明国平、女儿明菊兰、孙女明珍珍为核心,周卫昌、罗家良等武装头目为骨干的犯罪集团。

为扩大势力,明家以果敢老街市为中心,在石园子、清水河等地设立“卧虎山庄”“路易国际”“玉祥国际集团”等产业园区,表面发展经济,实际作为电诈、赌博、贩毒据点。他们通过招揽巫鸿明、罗建章等电诈“金主”入驻园区,提供武装保护并收取保护费,形成“家族+金主+武装”的三层结构。高峰时期,园区内涉诈人员近万人,每日对中国境内实施诈骗案件超百起,涉赌诈资金累计超百亿元。

武装力量是明家扩张的关键支柱。集团吸纳果敢地方武装头目,组建私人民兵队伍,配备自动步枪、手枪等武器,用于镇压反抗、控制园区人员。例如,卧虎山庄民兵队长罗某良供述,武装人员对试图逃跑的涉诈人员采取殴打、关小黑屋、枪击等手段,甚至将人铐在老虎笼旁威吓。通过“收取保护费—壮大武装—控制更多园区”的循环模式,明家建立起覆盖电诈、贩毒、卖淫、赌博的犯罪帝国。

明家犯罪集团对中国公民的侵害手段极其残酷。在电诈活动中,他们以“高薪招聘”为诱饵,诱骗中国公民偷渡至缅甸,随后扣押证件、实施非法拘禁。受害者若拒绝参与诈骗或未完成“业绩”,轻则遭体罚、断食,重则被枪击、虐杀。据警方统计,该集团直接造成14名中国公民死亡、6人重伤,例如一名受害者因拒绝诈骗被开枪致残,另一名因欠债遭殴打致死。

2023年10月20日的“卧虎山庄枪击事件”成为案件转折点。为躲避缅甸当局清查,明家以“送返中国”为幌子,将600余名涉诈人员转移藏匿。押运过程中,武装人员对试图逃跑者开枪,导致4人死亡、4人受伤。这一事件引发中国舆论震动,成为中方加速跨国打击的直接导火索。

2023年11月12日,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对明学昌等4名核心成员发布悬赏通缉。在中缅执法合作下,明国平、明珍珍等人于11月16日被抓获并移交中方,明学昌则在缅方围捕中自杀。此次行动还缴获2吨纸质证据、1.5万份物证及50TB电子数据,包括资金流水、暴力犯罪现场影像等。

2024年12月30日,温州市检察院对39名被告人提起公诉,其中16人为缅甸籍,指控罪名涵盖诈骗、故意杀人、贩毒等11项。2025年2月14日至19日,温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审理此案,23名被告出庭。庭审焦点包括跨境管辖权认定、主从犯责任划分等。部分被告人辩称“受家族胁迫”,但检察机关通过通讯记录、资金流水等证据,证实犯罪活动的组织性和预谋性。

明家依托地方武装与犯罪产业勾结,形成法律真空地带,而中国通过跨境执法合作,为打击跨国犯罪提供新范式。2023年至2025年初,中国检察机关已批捕4万余名涉缅北电诈人员,中缅泰三国联合捣毁妙瓦底电诈园区,解救2000余人。

案件审理期间,受害者家属的控诉揭示电诈危害:一名青年因虚假投资骗局欠债百万,遭拘禁虐杀;另一人因拒绝参与诈骗被击伤致残。司法机关强调“跨境犯罪不留死角”,即便主犯明学昌死亡,仍追缴其违法所得,彰显法律威慑。#缅北明家犯罪集团主案一审开庭#

0 阅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