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汉迪: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香港力量

冰萍聊科技 2024-11-26 21:40:37

问:今年峰会的主题是“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请问您是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今年再次参加乌镇峰会,有什么新的启发和感受?

冼汉迪:我认为这一主题指出了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首先,“以人为本”强调了技术发展应服务于人类的福祉,要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标。这意味着技术发展不仅要追求效率和创新,还要考虑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促进平等、包容和可持续性等,确保技术能够惠及每一个人,而不是仅仅成为少数人的工具。

其次,“智能向善”提醒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时,要考虑个人隐私、安全等伦理和社会问题,确保技术的使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例如,要确保算法的透明度、公平性,防止算法偏见和歧视。

最后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各国、各地区、各组织和个人都应共同参与网络空间的治理和发展,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共同促进网络空间的公平和正义。其中,我认为对个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和培训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懂得如何安全、负责任地使用网络的民众,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并参与到网络空间的治理中来,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信息枢纽,在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香港创新科技界的代表,我不仅关注互联网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突破,也在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对话。我今年带领香港科创界考察团去了中东考察,与当地科技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包括网络安全、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让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挑战和需求。未来,我计划进一步加强香港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网络安全和信息科技领域。同时也期待特区政府加强与内地及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香港的力量。

此外,今年乌镇峰会上成立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汇集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组织、知名智库、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及产业界的100多名权威专家和专业人才,搭建人工智能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这不仅为峰会增添了学术方面的厚度,也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国担当,有助于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规则,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我作为香港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主席,也乐见这一平台的成立,期待它能够促进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我也期待内地与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够有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并欢迎内地人工智能企业通过香港的平台走向世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问:今年您参加了乌镇峰会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发展论坛与在场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请问您分享哪些见解?

冼汉迪:在论坛上,我主要参与了“媒体创新 融合传播”议题的讨论,我认为媒体创新和融合传播除了要注重内容的深度与质量,还要用好国家的政策措施,并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合作,促进媒体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具体而言:

一是用好《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的利好措施。《协议二》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香港拥有显著的强项和历史优势的电影和电视两个媒体领域,也将受益于这一协议,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协议的实施将促进内地与香港在媒体内容制作、发行和传播方面的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媒体的创新融合提供新的机遇。在电影领域,《协议二》取消了香港服务提供者不得投资电影制作的限制,并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经内地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发行公司,经营以买断形式引进的香港影片发行业务;在电视领域,《协议二》取消了香港人士参与网络电视剧作主创人员的数量限制,并允许香港制作的引进剧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后在内地广播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这种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大湾区媒体应把握时机,深化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内容和技术创新。

二是大湾区可以共同投资打造跨区域、多语种、高互动的粤港澳媒体平台。目前,大湾区不少主流媒体都在研发自己的新闻客户端APP,以丰富内容的传播形式,扩大影响力。但是这样各自为战的方式,难以形成合力,反而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建议粤港澳媒体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投资打造跨区域、多语种、高互动的粤港澳媒体平台,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实现内容共创。真实展现粤港澳三地的社会面貌,避免个别负面社会事件的放大效应,影响民众的认知,增强粤港澳社会整体的正面形象。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大湾区的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新闻视角。

此外,游戏作为一种媒体形式与互联网发展紧密相关,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应如何自身优势,进一步推动游戏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也提出了3点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作用,服务湾区游戏企业「走出去」。香港可以借助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机会,吸引了游戏发行、本地化、法律合规、海外支付等服务型企业进驻,利用自身国际化的优势,打造游戏产业的国际化服务平台,形成完整的合作生态系统,做好湾区游戏企业的出海配套服务,为大湾区的游戏企业提供所需的资源和伙伴,帮助企业“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二是利用香港科技发展环境和开放市场氛围,为游戏产业提供创新资源和实验场景。香港正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和Web3发展,AI在游戏制作、游戏NPC互动等方面的应用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Web3也会重塑游戏经济系统和生态,为游戏体验带来全新的可能性。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游戏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有助于大湾区游戏产业的升级和创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将游戏作为载体与粤港澳地区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近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拥有千年历史的醒狮、既是体育竞技也是传统文化的龙舟、体现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洪拳、咏春等武术,以及体现爱国热忱和牺牲精神的抗日传奇等,这些文化符号都可以成为游戏开发中的宝贵素材,不仅体现了粤港澳地区的深厚历史底蕴,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精神食粮的现实需要,更是让全球玩家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绝佳途径。

问:乌镇峰会上,网络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香港创新科技界的代表,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如何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合作?

冼汉迪: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区域的稳定与发展,更是国家网络安全大局的关键一环。加强粤港澳三地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对于维护区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安全合作不仅涉及政策层面的协调,还包括技术标准的对接和人才培养的互动。

一是要加强统筹规划。我认为可以成立一个由国家有关部委及广东省、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网络安全工作小组,确立粤港澳大湾区网络安全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强粤港澳在网络安全政策和实施层面的沟通与协调,并形成网络安全联合执法机制,以应对跨境网络犯罪和网络攻击,确保粤港澳三地在政策协同、危机处理等方面能够紧密协作。其次,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与完善,统一网络安全的有关定义和界限,确保粤港澳三地法规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二是要促进规则衔接。国家已经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政策制度,已经基本构建起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络安全提供了基本框架。香港在近期也提出了一项新的网络安全有关的法案,暂定名为《关键基础设施(计算机系统)保护法案》,旨在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的电脑系统安全,加强电脑系统保护能力。特区政府计划在2024年底前将这个法案提交立法会审议,通过将分阶段实施,在2026年完成全面实施。未来,建议港澳在制定网络安全有关法律时,主动衔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粤港澳三地网络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互认。其次,要以标准为引领,实现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的对接互认。自11月1日起,《网络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等13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已开始实施。基于这些标准,建议结合粤港澳三地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网络安全湾区标准,促进粤港澳三地网络安全技术的融合与发展。

三是要强化人才互动。建议粤港澳三地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互派人员进行工作和学习交流,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和互动机制,以培养具备粤港澳三地网络安全知识背景的三栖网络安全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掌握各地网络安全的形势,共同增强防御能力,还能促进对粤港澳三地有关技术市场发展情况的了解,进而推动技术合作与交流。

此外,粤港澳已经共同签署了《关于促进粤港澳网络安全领域交流合作备忘录》,为粤港澳三地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等合作奠定了基础。下一步,粤港澳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参与各地的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充分利用备忘录框架推动技术研发和应用,共同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对于网络安全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包括威胁分析和识别、安全态势感知、主动防御等方面。建议粤港澳三地可以利用各自的人工智能技术互相进行自动化的网络攻防渗透测试,通过模拟攻击发现对方的安全漏洞并及时进行修复,从而构建更加稳固的网络安全防线。

0 阅读:0

冰萍聊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