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秘鲁,有一位令人敬仰的华人女性,她11 岁踏上抗日路,募百万美元支援祖国,她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就是何莲香。
1926年,何莲香出生于秘鲁首都利马。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但她的父母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他们从小就对何莲香进行严格的华文教育,将她送到秘鲁最大华人组织通惠总局创办的华文学校读书,这为何莲香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热爱中国的种子。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消息传到秘鲁,年仅11岁的何莲香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
她和同学们决定为祖国做点什么,于是自发组织了话剧团,四处进行义演募捐。
他们的足迹遍布秘鲁各地,只要有侨胞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然而,他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筹集到更多的钱款支援祖国?
何莲香和小伙伴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办法。
他们不仅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演出抗日剧目,还走上街头卖花。
每一朵花都寄托着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牵挂和支持。
侨胞们被这些孩子的爱国热情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竟然筹集到了约100万美元,极大地鼓舞了国内外的抗战士气!
中学毕业后,何莲香考入了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的新闻专业。
她时刻关注着中国的时局变化,渴望将真实的中国消息传递给广大侨胞。
机会终于来了!
1954年,何莲香接管了秘鲁华文报纸《公言报》并担任主编。
当时,秘鲁政府对中国侨民采取极右政策,许多侨胞对新中国存在误解。
何莲香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顶着重重压力,在《公言报》上努力耕耘,为侨胞们打开了了解新中国的窗口。
然而,她的行动引起了秘鲁政府的注意,麻烦也接踵而至。
有一次,为了让侨胞们更直观地了解祖国的发展,何莲香决定寻找一部有关新中国的电影放给大家看。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她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才在邻国智利找到了合适的影片。
但是,怎么把电影拷贝带回秘鲁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
何莲香灵机一动,将电影拷贝装在铁制的饼干盒里,然后密封好,试图蒙混过关。
当她带着饼干盒经过边境时,心中十分紧张,她知道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幸运的是,她成功地将电影带回了秘鲁,侨胞们终于看到了来自祖国的真实影像。
但秘鲁政府并没有放过她。
好几次,她家都遭到了莫名其妙的搜查,秘鲁政府想找到她“通中”的证据,甚至把她带到相关部门问话。
何莲香始终保持着镇定,没有透露半点消息。
时间来到了1969年,一个神秘的任务降临到了何莲香身上。
当时,秘鲁政府开始考虑与中国建交事宜,他们得知中国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周化民即将访问智利,于是决定借这个机会进行接触。
而何莲香,因为她与中国一直以来的联系,被秘鲁政府选中来传递这封重要的信件。
接到任务后,何莲香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她有可能为中秘建交做出重大贡献;
紧张的是,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任务,如果被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定接受这个使命。
在周化民访智前夕,何莲香火速赶到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她想尽办法,终于将信交到了中国驻智利大使馆。
那一刻,她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1971年,中秘正式建交!
何莲香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中秘建交的使者”。
建交后,她继续作为秘中文化协会会员,积极推动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2001年,已经年过古稀的何莲香又创办了秘中商会并担任总经理,每年组织秘鲁企业家赴华参加广交会,为中秘两国的经贸往来搭建桥梁。
直到2023年,她才卸任。
多年来,何莲香无数次跨洋奔走,积极推动两国人文交流。
她的心中始终怀着对中国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2017年,何莲香获颁“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2019年,她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2024年3月14日晚23时许,何莲香与世长辞,享年98岁。
她虽然离开了,但她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秘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继续为两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何莲香,这位伟大的女性,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为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她的故事,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中秘两国友好交往的道路。
#历史#\u0002#秘鲁#\u0002#致敬了不起的她#\u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