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能够从新闻里面看见因为借高利贷而被不堪重压跳楼或者是自杀的,高利贷的危害不言而喻,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人要借高利贷呢?
因为来钱快,不需要繁琐的手续,可是同样它带来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浅显的道理有些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2018年的某个凌晨,21岁的少女冯某从15楼跳了下去,自己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她的家人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非常不寻常的东西,是一大堆的欠条,而且她的银行卡上只剩下一块钱了,支付宝也只剩下七块钱了。
还有一个本子,里面记录着她借的钱和还的钱,能够清楚的从里面看出来,她第一次借钱就是在2015年的时候,但是莫名其妙她的债务就滚到了25万!而这三年里她靠自己的努力还了8万元。
2015年的时候正好是她刚毕业的时候,那时候冯某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算是很多,但是好歹够她自己生活使用的。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生活上面没有相关的节制,因此常常不到月底或者是刚到月底就把钱花光了,偶尔的话她也会跟家人伸手借一点钱,但是很快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就不该这样了。
于是她就开始向网上借贷,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想要借三千,但是等到还款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因为自己没仔细看清楚协议,所以她签订的是高利贷,她要还的是八千块!
所以她就这样过上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并且身上的负债越来越多,一直高达25万,她根本就不敢跟家里人说这件事,因为害怕责骂也害怕从此抬不起头来。
所以直到她死后,家人才知道了这件事,这时候她的父亲也接到了来自催债公司的电话,对方不仅侮辱了他们全家,而且还侮辱了死者冯某,至此他们才知道冯某生前究竟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为了防止这些网贷再次害人,冯某父亲拨打了报警电话,想要从源头上遏制这种现象。
【法律知识小科普】
对于她的自杀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判定。
我们知道自杀是属于自己放弃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并不会受到刑法惩罚,但是如果是他人帮助或者是他人刺激之下导致人自杀的话,那么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故意杀人罪。
相约自杀,甚至是相约自杀未遂都不会受到惩罚的。举个例子就是甲乙二人相约自杀,甲自杀成功,但是乙实施了自杀行为之后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成功,这时候不能看做是乙有罪。
因为他也实施了那个自杀行为,只是没有成功,所以也算是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假如是两人份相约自杀,但是另一个人实际上只是为了骗另一个人自杀,自己根本就没有自杀意图,那么就要将他视作是故意伤害他人生命,也就是故意杀人罪。
根据法律法规我们能够知道故意杀人罪指的就是通过非法手段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众所周知,生命权是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独有的权利,也是公民最至高无上的权利。
不容许任何人进行侵犯和践踏,所有侵犯公民生命权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并且也是为了起到教育作用,使得其他犯罪分子不敢再次触犯本罪。
因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进行定罪量刑的时候就应该根据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进行。
而故意杀人通常都是怀着强烈的主观恶意,因此也可能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所以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我国对于本罪一定是会严格处罚的。
而故意杀人也被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也叫做作为的故意杀人,因为行为人通常会采取积极的行为剥夺他人生命,就比如用匕首或者绳子杀害他人等直接导致他死亡的行为。
间接故意则是指的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也就是行为人可能会将受害人置于危险处境里面,最终导致了受害人的死亡。
举个例子就是行为人将没有行动能力的被害人推到山崖下,被害人可能会活活饿死或者是被野兽伤害而死。
勇往直前
你们去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那些高楼大厦里面去看看,都是搞这些的贷款公司,原来这就是金融经济呀![呲牙笑]
画个圈圈诅咒你 回复 07-21 11:07
美名其曰科技金融,就特么一群放贷的吸血鬼
用户11xxx46
国家该出手了吧,重点网贷,信用卡审办也一样
游人间话生活 回复 07-13 15:09
你以为网贷的那些钱咋个来的?那些网贷平台相当于中介。个大银行通过第三方,也是网贷平台给你放款。
晴天
我借三万你让我还25万我要高兴坏了
南方的山 回复 07-22 17:22
可以一毛不還[呲牙笑]
问了你就说
报警?那些公安就会回答你,欠条上写多少你就要还多少
用户43xxx72
债务与催收不死不休
山水看客
囯家应出台政策支持网贷不用还![笑着哭][呲牙笑][得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