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高加林的悲剧,足以给我们年轻人提个醒

斜阳叶 2020-05-25 00:21:17
01、《人生》是路遥成名作

提到路遥,大家首先会想到那本鸿篇巨制、长达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这部是路遥的代表作,但路遥的成名作,其实是《人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

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兜兜转转,人生又回到原点。

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2018年9月27日,路遥的《人生》 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02、爱情陷入两难选择

“爱情啊,甜蜜的爱情!它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地洒落在他焦躁的心田上。他以前只从小说里感到过它的魅力,现在这一切,他都全部真实地体验到了。”

这段是《人生》中描写高加林准备接受巧珍的爱恋时的心理活动,真实而美好!

当高加林回到农村,心情跌落到谷底,是漂亮善良的农村姑娘巧珍用质朴无华的爱温暖了他,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是巧珍炽烈的爱让他重拾生活美好。

但这也为他们之间的“爱而无果”埋下了种子,他们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不识字没文化的巧珍眼中是完美的;而巧珍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而已。

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次机会,立刻毫不眷恋地重新回到了城市。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同时也让他重新遇到了原本就对他有好感的老同学黄亚萍。

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是有文化,有知识的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这点儿跟善良质朴的巧珍没法比。

但是高加林与黄亚萍有相同的知识背景,有共同语言,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地抉择中……

03、农村青年的最终抉择

在大城市的氛围里,在与黄亚萍的文学交流中,他渐渐地对乡村生活产生了反感,也对巧珍“粗俗”的话语越来越厌恶。

巧珍来看高加林,他们的聊天充满大写的尴尬:

“三星已经开了拖拉机,巧玲教上书了,她没考上大学。”

“这些三星都给我说了,我已经知道了。”

“咱们庄的水井修好了!堰子也加高了。”

“嗯……”

“你们家的老母猪下了十二人猪娃,一个被老母猪压死了,还剩下……”

“哎呀,这还要往下说哩?不是剩下十一个了吗?你喝水!”

“是剩下十一个了。可是,第二天又死了一个……”

“哎呀哎呀!你快别说了!”加林烦躁地从桌子上拉起一张报纸,脸对着,但并不看。

从对话可以明显看出,高加林对与巧珍的交流已经不耐烦,他开始从心底里瞧不起农村姑娘巧珍了。

高加林的文采、追求城市生活与巧珍的小农思想之间,已然产生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而且这种差距让高加林越来越想逃离,只是巧珍对他太好了,他不忍心提分手。

但是,男人一旦心里有了分手的想法,分手是迟早的事!有人说,高加林是渣男,喜新厌旧,最后活该回到农村成为孤家寡人……

可是,这一切真的只怪高加林个人吗?抛开那个时代对知识青年的的影响不说,就算放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凤凰男不是都选择留在城市,找城市的女孩结婚吗?

当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时,农村知识青年该做何抉择,这是“人民的作家”路遥的创作初衷。

这也是导演贾樟柯为什么如此赞誉《人生》的原因,他说: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企业家马云说:

“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在不经意的瞬间,启迪人生,开启智慧宝库!

04、经典的魅力

《人生》不仅仅是个故事,更应该是一种提醒,我们在高加林的身上可以看到熟悉的影子。

一个人在爱情和事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而高加林在这其中的心理历程,足以给我们所有人提了醒。

人生本就是生活中所有细节的积累,或许大道理我们都懂,但当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理论的教条,而是谨慎的人生态度,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一部经典作品是每次重读都会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愿你我在《人生》中找准自己人生的选择!

0 阅读:41
斜阳叶

斜阳叶

专注于情感领域创作,用心声讲身边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