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不要为模糊不清的人生担忧,要为实实在在的人生而努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05b6309e177a8f2e2f15efec942095.jpg)
你能消除模糊你就能成长。你不能消除模糊,你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或者倒退。
书中讲述学霸与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消除模糊,制造清晰的过程。
普通同学,一般总是在会的边缘持续打转,遇到模糊不清的问题就逃避。
学霸,则是在模糊中,消除模糊。他们会把不懂的题,弄懂学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cb26f86bd8786c922a4d084fdb32c2.jpg)
由此可见,如,写作,有些人在碎碎念上写100万字,还是没有成长。
有些人在不断努力,精进、练习,写完100万字时,他的成长就会飞速提高。
模糊分为三种:
一、是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二、是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三、是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1.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大脑中占主导的是本能脑,本能脑会带我们选择,轻松愉悦,简单耗能低的事情,然而耗能高不愿意做的事,最后变成了模糊焦虑的原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4961ee6574589a66b46c948310a6aa.jpg)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也是消除模糊。
如四本书中所说:
《思考力》一书的作者上田正仁提示:思考力的本质就是“丢弃所有已经消化的信息,让问题的核心浮出水面。
《刻意练习》中的核心方法论是: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
《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利欧罗列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原则,用以清晰地指导自己行事。
《超越感觉》一书告诉我们,想拥有清晰的逻辑,就坚持一点:凡事不要凭模糊的感觉判断,要寻找清晰的证据。
2.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认知情绪是来自内部的,而情绪模糊则是来自外界的面具情绪。
面对情绪,大家大多都是被动承受,不喜欢主动接受并化解情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3fb39bf79986646a7523d284425562.jpg)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宁格,曾经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的简便。
这说明,不管是事儿还是情绪,在天性上,人都倾向于被动接受,逃避现实,不愿主动解决困难、焦虑、烦恼等。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少很多。人们拖延纠结,害怕,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想法变得模糊,不肯改变。
如果想要解决,那就要学会主动正视他,拆解它,看清它,把模糊变清楚,把痛苦彻底化解。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你躲避他,他就张牙舞爪,你正视他,他就原形毕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17220f37a9bbbfa9c05c3d8ca4e15c.jpg)
3.里清外明,清除行动模糊
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后还要行动坚定。
很多人行动力不足,正是无法清晰明确方向和目标,导致了模糊。
当我们有了清晰的指令和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去做。
总结:
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所以这是一条比较难走的路,只要鼓起勇气面对就好,一步步拆解化解,然后行动模糊自然就消除,人就能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