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上北大,28岁嫁给52岁美国老头的天才少女田晓菲,过得如何?

一品文史录 2023-05-03 07:51: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99年,28岁的天才女孩田晓菲嫁给了自己的52岁导师斯蒂芬·欧文。一时之间,舆论轰动。纵然流言蜚语无数,田晓菲却丝毫不受影响。在纽约州的花园里,他们举办了浪漫的婚礼。如今多年过去,田晓菲过得如何了?

田晓菲

天才少年

田晓菲何许人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可曾经享誉全国,倍受赞誉。1971年,田晓菲出生于哈尔滨。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她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4岁那年,她跟随父母抵达天津。在这里,她在文联大院接触到了许多作家,柳溪、田间等人更是她的启蒙老师。

5岁之时,田晓菲在《天津日报》发表了第一首诗歌。她的诗歌浪漫童真,富含情怀,令人称赞。后来,她又出版了5本诗集,轰动了整个华北文坛。从此之后,她一边求学,一边创作。13岁那年,田晓菲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彼时,她在文坛小有名气。凭借着非凡才华,她得到了文学系教授们的青睐。

1987年,恰逢北大建校90周年之际,16岁的田晓菲献上了纪念文章《十三岁的际遇》。身为文学院大三学子,她对北大满怀感情。以热烈的情感,她歌颂了身边的人、事、物。此时,这个天才少女也最受瞩目,领导、老师、同学都对她充满期待。

《十三岁的机遇》到底有多高的成就?在那时,中学生都在吟诵这篇诗歌。郎朗上口,过目成诵。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这让人们爱不释手。不久,著名诗人海子向她发来问候“只要在诗歌上坚持下去,你会成为最好的诗人”。可一年之后,海子便卧轨自杀了。消息传来,田晓菲悲痛不已。万万没有想到,那个曾经鼓励自己的海子会自杀。刹那间,她从懵懂走向成熟。对人生,她也有了更多思考。

海子卧轨自杀

留学海外

1989年,从北大毕业后,田晓菲前往美国留学。凭借着文学上的超高造诣,仅仅用了2年时间,她就获得了硕士文凭。之后,田晓菲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所谓“比较文学”,就是要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对于研究者而言,他们要熟读各国经典,掌握多国语言文化,成为一名博学深入的学者。

此后5年里,田晓菲全身心投入其中。她读遍了欧美文学作品,又大量涉猎日韩、东亚经典。在对比了许多创作流派之后,她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1995年,她开始撰写博士论文。3年后,她以全部票数通过了哈佛文学院的答辩会。就这样,她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东亚女文学博士。

田晓菲与欧文

感情经历

1999年,田晓菲被康奈尔大学聘用,她也在美国定居下来。和辉煌的成绩相比,国人却对她的婚姻感到震惊。这一年,28岁的她嫁给了52岁的斯蒂芬·欧文。斯蒂芬·欧文也是她曾经的导师。人们万万不能理解,一个年轻女孩,为何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质疑声中,她却勇敢面对,并找到了个人的归属。

实际上,斯蒂芬·欧文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掌握许多中国经典,对东亚文化有深入了解。在世界文坛上,斯蒂芬·欧文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对于古老的中国,他也满怀向往。在遇到田晓菲后,他更是和中国有了不解之缘。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长久相处,二人自然心生情愫。在爱情面前,年龄根本不是阻碍。

对田晓菲而言,她对斯蒂芬·欧文有着特殊感情。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她赞许为天才少女。从小到大,她的思想都远超同龄人。因此,她的心理年龄更成熟。在斯蒂芬·欧文身上,她被文人的才华、气质所吸引。与他相知相守,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田晓菲近况

哈佛教授

不知不觉间,23年过去了。如今,51岁的田晓菲早已是哈佛大学文学院的终生教授了。在课堂上,她向各国学子介绍着中国文化。带着黑框眼镜,她谈吐儒雅,气质温婉。在她身上,人们看到了中国学者的风采。在讲述杜甫,李白等诗人之时,田晓菲的课堂更挤满了学生。把千百年前古诗翻译成英文,她如愿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了国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阔别祖国23年,她心中没有忘记,胸中依然怀念。身为中国人,田晓菲永远感到骄傲。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0 阅读:91
一品文史录

一品文史录

回顾一段历史,解开历史迷雾,感悟人生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