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巢湖市博物馆。图/微信公众号“巢湖市博物馆”
文 | 苏士仪据现代快报报道,近日,有博主参观巢湖市博物馆时发现,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居然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全身布满霉斑。12月3日,记者联系到巢湖市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对三件象牙藏品进行了清理,并对博主提出的一些错别字、管理不善等问题进行整改、完善。
从报道看,一共展出4件象牙制品,却有3件发霉,这让不少人感到难以接受。并且,在游客发现前,涉事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却并未察觉这样的情况,可见涉事博物馆在日常管理上的粗糙。虽然经游客发现问题后,涉事博物馆已就藏品进行了清理,但如此粗糙的管理方式,还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众所周知,保护好馆内藏品,本就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我国《博物馆条例》明确,博物馆应当加强对藏品的安全管理,定期对保障藏品安全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对珍贵藏品和易损藏品应当设立专库或者专用设备保存,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要求,要积极开展藏品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运用传统保护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设备,防止自然因素(温度、湿度、光线、虫害、污染等)对藏品的损害。同时,《办法》对藏品的库房管理,尤其是在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可见,无论是对展出藏品的管理,还是对库房的藏品管理,一直以来相关方面都有着相应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是明确的、硬性的,也是必须要得到贯彻的。
具体到此事中看,象牙材质本身就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展出此类展品时,本该更加注重日常的管理,做好防潮等基础的细节工作。但从现实情况看,涉事的博物馆还是存在疏于管理的情况,而且显得很不专业。这理当引起警惕,也给各地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再次提了个醒。
文物保护要多上点心,无论是在库房储藏,还是展出的过程中,都要尽力确保其安全。如果因为一些细节上的失误,导致文物出现问题,那显然有些得不偿失。就像此次被指出问题的象牙文物,其发霉就是属于本该避免的疏漏。
目前,发霉的文物已经得到了清理,但这并非终点。接下来,在依法依规进行问责的同时,还要按照相关要求梳理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举一反三,做好文物保护的“绣花针功夫”。同时,涉事博物馆也要借鉴先进的文物保护经验,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只让文物保护停在纸面上。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陈荻雁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