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涌现”人工智能研究小组首展

文化栏文化 2024-09-07 22:02:46

2023年8月,由陈天禅策划和发起的“人工智能艺术”研究小组推出了他们首次展览——“意识涌现”。展览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深澜空间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关注艺术与科技发展的专业人士、艺术家和爱好者。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终身教授陈小文先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教授、澜景科技总经理李林先生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对“人工智能艺术”研究小组的创作成果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展览海报

  “人工智能艺术学派”由麻省理工苏世民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员,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研究所人工智能艺术研究员陈天禅发起。学派成员包括Chris Golub、陈天禅、黄恩琦、沈采、杨彦川。一年多来,这个小组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问题和新发展不断组织学习、研讨,提出了多个当下值得探讨的议题。此次展览荟萃了五位艺术家的多件作品,涵盖交互影像装置、数字版画及多种形式的交互装置。这些作品无一不展现出人工智能与艺术相遇时迸发出的无穷魅力,以极具前瞻性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空前的视觉与思想盛宴,揭示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中的无限可能。

展览开幕现场

  在“意识涌现”这个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轻的艺术家致力于探索艺术与科技的新合作模式,以及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新阐释,并将研究的议题和最新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落实在个人的创作中。这种探索不仅对拓宽了艺术的概念与边界,推动艺术创作的新方式提供了现实的样本,同时为社会更多元的对话与文化传播,提供了教育和研究的新方向。

展览开幕现场

陈 天 禅

  作为发起人和核心成员,陈天禅的实践深刻地体现了人工智能艺术的理念。他的艺术作品《无限极》和《先知》在技术上使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如Stable Diffusion和生物传感器,同时在内容上探讨了微观与宏观、内在与外在的关系。

《无限极》Stable Diffusion技术 影像

  作品《无限极》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持续变换,探索了自然界的无限复杂性,将观众引向深层的哲学问题的思考。《无限极》是一件结合了生成艺术与中国山水画传统的作品,采用Stable Diffusion技术。这种技术使得艺术家能够以动态和连续的方式呈现变化的山水景观,创作出一种永无止境、层层展开的视觉体验。作品中山水的每一帧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像生命一样不断地在生成和变化,正如艺术家所说:“山内有山,景中有景,层层嵌套,永不穷竭。”

作品《先知》展览现场

作品《先知》 互动装置

  作品《先知》则通过与观众的生物信号交互,将个体的生理状态转化为视觉和光影的语言,通过这样的互动来探索人类心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共鸣。《先知》是一件结合了LED、亚克力、金属材料以及生物传感器的交互式艺术作品。通过捕捉观众的生物信号(如体温、心率等),该作品使用人工智能程序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动态的光影效果,让观众收获独属于自己的参与感和观展体验。

Chris Golub

  Chris Golub是一位美国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探索了人工智能如何扩展和转化传统艺术表达的边界。Chris Golub的作品《After Noon》是一件装置作品,运用了丰富多样的媒介,染料升华画布、丙烯、木材、视频和声音,创造出一个3D生成的艺术家模型在不同地理位置行走的画面。该作品的核心在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新诠释塞尔吉奥·莱昂内和恩尼奥·莫里科内的“狂野西部”,其中动作捕捉技术加强了模型的真实感,最终创造一种新的叙事和视觉体验被呈现出来。该作品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同时也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既有作品的再现、反思和传承,这也是挑战观众对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代的感知。

Chris Golub 《After Noon》

Chris Golub 《After Noon》

  在作品《Petting Zoo》中,Chris Golub利用纤维板、木材、视频和声音等材料,构建了一个包含多种2.5D雕塑的展示空间。这些雕塑通过AI生成的语言和投影相互作用,展示了思维的横向流动和语言的转喻关系。该作品中的AI不仅生成文本,还通过编程控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延伸它的运动路径。通过该作品Chris Golub探讨了信息时代中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和解读技如何被科技塑造。

Chris Golub《Petting Zoo》

沈 采

  作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的专业教师,沈采在研究中始终在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并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基础上,延续并发展出新的创作方式,这种创作方式既体现了对机械性与人性关系的探讨,也展示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在《赫拉克利特》这件作品中,沈采运用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传统的写生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了火焰这一形象。火焰在这里不仅是能量的象征,也是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代表,它反映了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切皆流,无常即永恒”。这种哲学思想与艺术家作品中的核心主题相呼应,即通过艺术来探索和表达世界的不断变化与流动性。

沈采《赫拉克利特》 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传统的写生手段 展览现场

  AI在沈采的创作过程中,成为艺术家在主导下探索新的视觉和感知方式的工具。沈采将人工智能和传统的写生并置,并将二者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多层次的互为刺激、互为体验、交替共生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新技术边界,也重新定义了写生的概念,技术和艺术的界限被模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作品中的火焰象征着艺术与科技的复杂关系,暗示了在这种复杂关系中存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既是合作也是较量。这不仅是对物理世界能量的象征表达,也是对人类与机器之间互动的隐喻。沈采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探讨了能源、科技与艺术的交互,以及这种交互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述。

黄 恩 琦

  黄恩琦的作品《童话事件》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影像技术,重新解读和重构了艺术家本人的童年记忆,艺术家将这段模糊的记忆转化为一种新的视觉叙事形式。通过这种方式,黄恩琦探讨了记忆、真实与童话之间的复杂关系。

黄恩琦 《童话事件》三频道视频(局部)

黄恩琦 《童话事件》三频道视频

黄恩琦 《童话事件》三频道视频 展览现场

  黄恩琦的作品《童话事件》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影像技术,重新解读和重构了艺术家本人的童年记忆,艺术家将这段模糊的记忆转化为一种新的视觉叙事形式。通过这种方式,黄恩琦探讨了记忆、真实与童话之间的复杂关系。

  《童话事件》以三频道视频的形式展出,每个频道呈现同步的时间线,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这种多频道的表现手法加强了叙事的复杂性和层次感,让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体验事件,提供了一种类似“监控”式的客观视角。该作品使用AI技术生成的影像,包括扭曲的面孔和不真实的动作,突出强调了记忆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这也正是艺术家黄恩琦想要探讨的:如何通过艺术手段对过去进行重新构造和理解。

  艺术家通过将个人记忆转化为公共叙事,探索了童话作为文化隐喻的功能。童话通常暗含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在个人记忆到公共叙事的转化过程中,真实的细节被童话的叙述方式取代。黄恩琦为个人记忆提供了新的视角,展示了怎样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残酷的真实性转化为更加容易接受的形式。

杨 彦 川

  杨彦川的艺术探索展示了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独特方式,他的作品《共生-渺》和《AI山水2024-3》体现了对水的哲学思考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杨彦川《共生-渺》

杨彦川《共生-渺》

  作品《共生-渺》是传统的水墨画技术与Stable Diffusion生成技术相结合的惊喜呈现。艺术家最早关于水的记忆来自婴儿时期,他将水墨画中的水波纹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人工智能加以解读和再创造,形成动态的水波纹影像。这种从传统手工艺到数字再现的过程,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力量,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记忆与感受之间的共生关系。他的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增强了观众对自然元素—水的感知,试图为观众创造出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空间。

杨彦川《AI山水2024-3》

  《AI山水2024-3》则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现代解读。杨彦川运用AI技术与水印木刻相结合,将生成的青山图像与手工绘制的碧波绿水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这是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也是对传统山水画主题的现代演绎。这是艺术家对于自然与人工、古典与现代之间界限的思考所作出的探索与努力。

  以上艺术家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们艺术探索之路的阶段性证明,也人工智能艺术学派对艺术与科技融合不断追求的里程碑。人工智能艺术学派的作品不仅是技术的展示,它们还提供了一个关于未来艺术可能性的讨论平台。这些作品使观众能够体验到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创新工具和表达媒介的潜力,同时也促进了对艺术本质和创作过程的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践,学派中的艺术家们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从另一个思想的侧面他们也通过艺术表达了对这项技术的深刻反思。

  据悉,“意识涌现”人工智能艺术展时间为2024年8月25日至9月22日,展览期间将在北京798艺术区深澜AI APACE举办多次研讨和对话交流,欢迎对艺术与科技感兴趣的朋友预约参加。

——艺 术 家 介 绍——

艺术家陈天禅

  陈天禅,麻省理工苏世民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员,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研究所人工智能艺术研究员,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硕士,纽约大学数学系,伍伦贡大学数学系学士。人工智能艺术家,国际策展人,企业创始人。

  陈天禅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创新精神与思想深度的人工智能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实践融合了严谨的数学和编程技术与富有创新的视觉艺术风格,打破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的界限。他的作品集合了各种媒介,混合了数学美学、编程视觉与互动装置,模糊了纯艺术与科技艺术的边界。从机器学习算法驱动的动态画作到基于编程逻辑的互动装置,他的作品在实验性和理性之美之间构建了独特的桥梁。这些作品不仅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展现了他的才华,同时也在科技艺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既现实又幻想的艺术体验空间。

  2023年8月,他作为策展人成功主持了北京798艺术区的《无人之境》人工智能艺术展,并因此被雅昌艺术网评为当月最具影响力策展人之一。同年,他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先知》和《无限极》分别荣登全球最具影响力人工智能艺术品榜单的第一位和第九位。他的人工智能水印木刻版画《未来前史:物质于意识》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亚运专题展览《博弈论》中展出,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2024年1月11日,陈天禅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八荒》成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首件登陆太空的人工智能艺术。

  数智互融,万物一心。

  ——陈天禅

艺术家沈采

  沈采,艺术家,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获艺术学学⼠,并于同年赴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深造,获艺术学硕⼠。作为备受期待的新⼀代艺术家,沈采在艺术实践中积极以多种媒介形式探索⼈与机器之间的关系,研究领域主要为艺术中的⼈机关系,着眼于机 械性与⼈性之间的灰⾊地带。通过影像、装置等形式建⽴并表达⼈与机器之间的新秩序与新关系。沈采的作品曾在北京、深圳、纽约、上海、墨尔本等地展出,参与包括⻘衿计划、爱丁堡计划-CAI ⻘年艺术家实验室项⽬、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等国内外艺术项⽬。

  在⼈⼯智能的协助下,⼈的精神与物的能量碰撞、积聚、相互转化,孕育了新的智能与艺术形态。虚实之间,意义重构,其过程中固有流失,但我们仍能够在不断演变中重新审视⼈类⾃身的价值所在,以及技术的深远本质。

  ——沈采

艺术家克里斯·戈卢布

  Chris Golub是一位装置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常驻纽约市和纽约州阿尔弗雷德市。目前,他是纽约州阿尔弗雷德大学陶瓷学院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和州立研究员。他的主要兴趣在于通过艺术的模糊和缺乏创造一种意义的能力,以及将表面作为深度和行动场所的双重存在。他质疑我们在历史和未来间的位置,以及我们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自我认同。他最近在阿尔弗雷德、宾汉姆顿、伊萨卡和波恩展出作品或参加活动。

  人工智能艺术是我们自己与我们最深层的心理运作之间的对抗;是我们横向思维结构间的对抗,而我们的思维结构则存在于表面与深处之间。

  ——克里斯·戈卢布

艺术家黄恩琦

  黄恩琦,中央美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图像研究方向博士生。作品涉及交互影像、交互装置、生物艺术装置、人工智能影像等形式,作品曾在在央美美术馆,湖北美院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798CUBE、陶溪川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山西省当代美术馆等十余个美术馆展出。曾入选”UCCA 新锐艺术家计划"十强、“Graduate360”年度毕业设计100、获"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2023BIAF 釜山国际艺术节数字互动设计铜奖、“汇创青春”国际赛新媒体艺术赛装置艺术单项奖等。曾参与策划艺术与科技、人工智能艺术展览,并于C刊发表艺术与科技领域相关论文。

  通过捕捉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异,探索人的认知与技术认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

  ——黄恩琦

艺术家杨彦川

  杨彦川,2014年留学于柏林,获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2018年于柏林白湖艺术艺术学院获“Diplom”学位,2019年获大师学位。2024年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于陈琦教授。早期着重于对实验绘画的研究,《水》系列作品是其代表,从2011年至今经过长期的实验探索而得以逐步发展变化。从静态整齐的水纹到水势浩瀚莫测,从小幅到长卷巨制对材料进行杂糅以突破平面的表现力,再到与AI共生的创作思维,寻找艺术语言的拓展延伸,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和第三只手。

  ——杨彦川

0 阅读:5

文化栏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