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
2025年2月24日收盘后,ST永悦(603879.SH)发布公告称实控人陈翔被解除留置,这一消息爆出,再一次地将ST永悦带入到大众视野。
从“忽悠式”增持、财务造假到实控人接连被立案,ST永悦的“问题清单”已贯穿整个2024年。
这家江苏企业如何在监管利剑下屡踩红线?其未来是走向摘帽重生还是退市?


ST永悦近一年以来的“出镜率”极其地高,接下来深水财经社就给大家盘点下,为什么说ST永悦是监管“处刑”实录。
2024年2月8日,ST永悦高调宣布实控人陈翔等董事将增持1000万-2000万元。然而截至8月届满,陈翔仅增持7.95万元,完成率3.18%。
一年之后,2025年的2月6日,ST永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实控人暨时任董事长陈翔因未完成增持计划,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讽刺的是,增持公告后股价一度暴涨240%,但最终跌回原点,最终受害的还是投资者,成为了“高位接盘侠”。
2024年8月,ST永悦又被爆信披违规与财务造假:
1、重大合同误导性陈述:无人机业务合同披露不实;
2、财报系统性造假:2022年半年报至2023年半年报连续隐瞒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关键信息。
因此,公司及陈翔合计被罚2350万元,创当年A股信披罚单纪录。
2024年11月,陈翔因涉嫌职务违法被监察机关留置;12月再收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内幕交易。
监管层对其“顶格追责”的背后是ST永悦的一地鸡毛。

那实控人被解除留置,是不是意味此前的处罚不作数呢?
其实不然,解除留置的原因有很多,ST永悦毛病也不止实控人的问题。

据2024年业绩预告,ST永悦全年预亏1.3亿-1.56亿元,同比降幅达85%-123%。核心原因在于无人机业务。
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对无人机客户的其他应收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反映下游客户应收账款违约风险激增。这与2023年签订的3亿元无人机订单纠纷直接相关(合同因技术争议解除,2620台存货积压未售出)。
尽管不饱和树脂业务收入增长10.88%,但6.83%的毛利率难抵无人机业务拖累。
以上暴露了无人机业务盲目扩张后缺乏市场验证的致命缺陷!
ST永悦2022-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超3.5亿元。尽管2024年营收2.63亿元暂未触及“营收低于1亿+净利润为负”的退市红线,但亏损缺口持续扩大,资产质量恶化已严重威胁持续经营能力。

ST永悦的困境是A股问题公司的缩影,实控人权力失控、业务盲目扩张、合规意识淡薄。
哪怕无人机业务收缩和树脂主业复苏可能带来一线生机,但就目前来看,ST永悦正踩在红线上,能否改写最后的命运,最终将取决于监管定性与自救行动的赛跑。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