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灭楚只需要三万人,为何秦国灭楚却需要六十万?

大力在侃历史 2025-01-22 14:39:03

咱们之前穿插讲过伍子胥灭吴鞭尸楚平王的故事,也讲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的秦国,灭掉楚国的故事。

但这里面,有个小问题。

一个是楚国,在当时乃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不夸张的说,楚国的疆域最盛时曾经几乎等于其它于六国之和。

像楚悼王用吴起变法,再现楚庄公之称雄之势。开疆拓土,胜仗连连,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达到了恐怖的150万平方公里,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才打破了楚国的领土纪录。

地盘大,资源丰富,人口多,兵源就充裕。《战国策》曾载,蔡泽见逐于赵曾言,“楚地,持戟百万也。”再加战车千乘,战马万匹。不看别的,光靠人海战术,绝对轰死六国。

但,可惜的是,吴起最终被杀,改革戛然而止。

更要命的是。吴起因变革,都被旧贵族乱箭射死。可见,楚国的军政大权,都落入了几大家族掌控,屈家景家昭家,他们任人唯亲,近亲繁殖,导致人才凋零。 末期,国君又昏庸,奸臣当道,楚国自然不可能成为秦国的对手。

不仅不是秦国的对手,似乎楚国好多次都被其他诸侯国攻破国境,深入腹地,最出名的当属春秋末期的柏举之战。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率领的3万吴国精锐,左有伍子胥、右有孙武,两位军事天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水陆并进。穿险隘,趋汉水,仅用数日便到达宿敌楚国国都郢,不远的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展开大对决。

楚军20万人马前来阻截,但战线太长,人太多,集结不迅速,很容易被对手分割包围逐个击破,本来楚军是有防备的。汉水西岸设防正面硬刚,一部则绕道北上,截断远道而来的吴军辎重粮草。

有个主将,贵族出身,过于自大,认为军队数量又是这么明显,何必等待切断吴军后路再开干。不遵号令,主动出击,结果中了孙武的埋伏,正面部队惨败。这一下,包抄后路的楚军被迫回援,被以逸待劳的吴军又消灭于半道。

柏举之战楚军惨败,导致楚国国都郢,完全暴露在吴军面前。国家危难,可耻的楚昭王竟弃城逃亡,失去了主心骨,都城很快陷落。这才有了伍子胥的鞭尸的戏码。但,这在当时,为大逆不道,让吴国为列国所怒,舆论上陷入了被动。

按照一般理解,国都被敌国攻陷,基本算是灭了。像是北宋汴梁被金军攻破、大明北京被闯王攻破等等,理论上,楚国算是被灭了。

由此,很多人对比几百年后,秦国灭楚之战。

先是。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率20万军队伐楚,结果低估了楚军的战力,被战国名将项燕忽然背后横插一刀,李信惨败。

秦王政,重新起用老将王翦。看来王翦当初死谏的对啊,他当初就说非60万军队倾全国之兵,攻楚不可。于是,灭楚之战打响了。

楚国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为保家卫国,也是,同样“悉国中兵以拒秦”。

史书没写具体数目,估算项燕主力20多万,加上动员的兵力,差不多为40-50万,加上秦60万,是双方总兵力高达100万以上。使得这种总对决成为秦国统一天下最艰难的一战,不算后勤,秦国损失的兵至少30万以上。楚国更惨,加起来也是个恐怖的数字。

那好了,您不觉得奇怪吗?

为何前头吴国几万就能搞定,秦国这么强大,却动用了至少60万人才将楚国灭了呢?

吴军虽攻破楚国国都,但严格说不算灭国。它是抄了近路,楚国有生力量还很强大,它没有正面对决,而是速战速决,使巧劲,以少胜多,攻破国都。楚王也没捉住,占领了些日子,见楚军来袭,列国来援,也就撤了,楚国又存续了 很长时间。

且春秋属于争霸战。你会发展,还会讲些正义非正义,规模不是太大。战国末期,不是争霸,而是灭国,直接毁灭吞并,这对于同仇敌忾的楚国来说一定全力以赴。楚国那么大,当然损失也是巨大的。占领楚国步步为营,就要派兵驻守,维持社会秩序,当然用兵就多了。

0 阅读:13
大力在侃历史

大力在侃历史

山水静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