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光的脚步总是走得匆匆,很多为人子女者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忽视了父母在逐渐老去。等到突然发现父母有问题时,才想到孝顺,可惜已经晚了。
子女小的时候,父母就像大山一样,让孩子依靠着。慢慢的孩子长大了,但在孩子的心里,父母依然是大山,永远是他们可以依靠的人。但殊不知,光阴很残忍,悄无声息地在带走父母的年华。
因为子女的心里觉得父母依然很强大,就没有更多地去关心和照顾父母。等到哪一天父母突然倒下了,子女才恍然体会到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时心里就满是遗憾和愧疚了。
所以尽孝一定要趁早,不要等待,等待等待往往会等成一场空。人生随时都会有意外,何况已经是上了岁数的父母,他们的日子已经是过一天少一天了。子女多陪陪父母,让人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美好的记忆。
02
于嘉康接到老家父亲的电话,父亲说身体不舒服,头昏脑胀的,腰也很疼。前一天父亲摔了一跤,他想扛扛能扛过去的,可现在脚却越来越肿,他担心是不是脚踝脱臼了。
于嘉康放下电话后,就和妻子赶回老家去了。到老家时,父亲的脚已经肿得像大馒头了,夫妻俩就马上送他去医院。在医院里,医生说父亲的脚踝真的脱臼了,腰也扭伤了,还有些其他的问题,所以得要住院一些日子。
夫妻俩给父亲办了入院手续后,就在医院里照顾父亲了。这几天妻子正好在休年假,于嘉康是自己开店的,所以店里的事他说了算。儿子已经读高中,在住校,夫妻俩也不用天天照顾孩子了。
在病房里,夫妻俩精心照顾着父亲,还不停地劝父亲出院后就跟他们走,住到他们家去,以后互相就有个照应了。父亲原来是一直不愿意去儿子家的,现在摔了这么一跤后,他开始有点犹豫了。
03
同病房的病友们都夸于嘉康夫妻俩孝顺,这样的子女真是难得。但于嘉康夫妻俩却觉得在孝顺老人这个问题上,他们很愧疚,假如时光倒流的话,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回到母亲健在的时光。
5年前母亲去世了,于嘉康和妻子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母亲,这让他们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正因为从母亲那里吸取了教训,所以现在父亲有事,他们就立马回来了。
于嘉康从青春期开始就特别叛逆,总是跟母亲对着干,无数次都令母亲很伤心。后来他长大了,成家了,但他跟母亲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很亲密,他伤透了母亲的心,母亲远了他,他也远了母亲。
父亲年轻时一直在外地打工,于嘉康跟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一直到于嘉康结婚后,父亲才回家来跟母亲团聚。父亲回家后,于嘉康就和妻子也去外地打工了,很少回家。
04
在母亲去世的那一年,有一次于嘉康和妻子回家,因为洗碗的事妻子和婆婆发生了口角,结果于嘉康和妻子就气呼呼地走了。他们走后,母亲的身体就开始不好了,父亲给于嘉康打过好几次电话,但于嘉康都没放在心上。
在母亲去世的前一天,父亲给于嘉康打电话,让他快回家一次,好像母亲的病加重了。但那时于嘉康店里正好接到了一笔大生意,他得要去进货,妻子单位里那几天也挺忙的,夫妻俩就没有马上回家。
结果第二天父亲打来紧急电话,说母亲的情况一下子很糟糕了,让他们快回去见最后一面。于嘉康和妻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匆匆忙忙赶回老家去,可最后还是晚了一步,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这之后,于嘉康和妻子的内心都充满了愧疚。于嘉康也反省了自己,觉得过往自己和母亲争吵,多数是自己不对,是自己太任性。所以假如时光倒流,他多想回到母亲健在的时候,他要好好孝顺母亲,决不惹母亲生气了。
05
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时光总是一去不复返的,有多少人对往事怀着愧疚和遗憾的心理。尤其是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曾经年少无知,曾经任性放肆而跟父母对着干,无数次惹父母不高兴。
可等到父母离去后,才恍然明白自己错得离谱。父母之所以会管着子女,实际也是为子女好,可子女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等到父母走后,子女发现没人再这样无条件地管着自己时,才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
所以他们的内心会渴望时光倒流,倒流到曾经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他们想要好好孝顺父母,有事情就跟父母好好商量,不再动不动就跟父母吵架,也不再任性胡来了。
总之,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子女还是常回家看看,每个人都只有一对父母,父母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了,所以尽孝要趁早,别再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