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曾打动过无数人的心。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养大后,子女就像小鸟一样飞走了,父母的家就成了空巢,父母也成空巢老人了。
空巢老人的生活比较冷清,没有了孩子的欢声笑语,家里只有两个老人,你看看你,我看看你。如果孩子回来,家里一下子就会热闹起来,父母就会很高兴。人越是年纪大了,就越是喜欢热闹,越喜欢儿女在身边。
就像歌里唱得那样,“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这是很多老人的心声。所以儿女经常回家看看,这会给父母很大的安慰,如果父母有什么事,也可以及时照顾到父母。
但如果子女回家的动机不是出于孝顺父母,也不是想多关心父母,而是为了其他目的,是有利可图的,那这种经常回家看看就不值得提倡了。
02
薛阿姨和老伴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当初,为了给这两个儿子娶妻成家,老夫妻俩真是没少吃苦。他们俩买了两套婚房,出了两份彩礼,办了两场婚礼,这对于一对普通的农村夫妻来说,可并不轻松。
这两年老夫妻俩才慢慢缓过气来,老头子一直在一家工厂里打工,薛阿姨在另一家厂里做保洁员。前几年老夫妻俩欠着债时,两个儿子家几乎不回来,都是各过各过的。
薛阿姨和老伴也忙着打工挣钱,根本不在乎儿子家回不回来。这两年老夫妻俩还清了债,手头里宽裕起来了,就也盼着儿子家能回来团聚团聚。
薛阿姨最初跟两个儿子家说,让他们经常回来看看时,两个儿子家不以为然。儿子说工作很忙,孩子要上学,他们哪有工夫老回乡下?薛阿姨和老伴想想也是,就没要求他们,只要两个儿子家过得好就行了。
03
后来,老大夫妻俩回来了一次,是回来要一些红薯,他们觉得自己家地里种的红薯比买的好吃。薛阿姨当然马上帮他们去刨地了,然后收拾了一袋子给老大夫妻俩。
老大夫妻俩是难得回来的,薛阿姨很高兴,就又去买了很多菜,招待老大夫妻俩。这之后,老大夫妻俩经常带着孩子回来了,说是回来看看老人的。薛阿姨和老伴自然是很高兴,就每次买菜做饭等,忙得不亦乐乎。
老二家见老大家经常回来后,他们也跟着经常回来了,也说是回来看看父母的。刚开始,薛阿姨和老伴很高兴,觉是两个儿子家懂得孝顺,记得常回家来看看父母。
但后来老夫妻俩觉得不对劲了,两个儿子家回来总是空空手的,也不上交饭钱。回到家后总是吃现成的,两家都不知道要帮父母做做事,一回到家他们就一个个玩手机,等着吃现成的。
04
薛阿姨本来只要做她和老头子两个人的饭菜,现在要做八个人的饭菜,而且两个儿子家嘴巴还很刁,总是嫌这个菜好吃,那个菜不好吃的。所以薛阿姨买菜和做菜都马虎不得,每次两个儿子家回来后,她就累得半死。
在经济上,老夫妻俩也觉得吃不消费了,两个儿子家三天两头回来,等于他们老夫妻俩在养两个儿子家了。两家都只知道回来吃,自己又不掏一分钱出来,嘴上还说是回来看望父母的,好像他们多孝顺似的。
但实际上,薛阿姨觉得他们是回来啃老的。两个儿子家都怕自己家吃亏,觉得另一家回来是白吃白喝的,自己家如果不回来,就吃亏了,所以他们就积极地赶回来。
后来,薛阿姨和老伴终于坚持不住了,就让两个儿子家交伙食费。谁知这命令一下,两个儿子家就逐渐不回来了,又说很忙,没空回来。薛阿姨和老伴真是很无奈,不过现在老夫妻俩想开了,就两个人过吧,这样也挺好的。
05
子女常回家看看父母,这应该是出于对父母的孝顺和关心,而不是为了啃老。父母把子女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到老了时只不过想享受一些天伦之乐罢了。子女不应该再加重父母的负担,还是让他们轻松地安度晚年吧!
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子女去看望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给父母增加负担。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现在也该要享几年幸福的晚年生活了。
兄弟姐妹间产生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疑心,疑心对方多从父母那儿得了好处。其实,做人应该大度一些,不要太计较父母的东西了。人只有靠自己,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靠父母终究是有限的。
再说父母已经年纪大了,为人子女怎么忍心再去啃老呢?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就只剩归途了,所以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光阴,每个人都只有一对父母,父母是无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