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终等来的,不是北京打来的电话,而是中方的对美反制清单

庆彬有理 2025-02-04 17:49:47

美国新一轮对华关税正式生效,特朗普本以为,他以关税为筹码,能够让自己与中方再度开展一轮跨洋通话,就经贸问题对中国施压,不断提高要价。

然而事与愿违,特朗普并没有等来中方电话,而是一份对美反制清单。中国财政部已经宣布,从下星期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特朗普先等到的,不是中方电话,而是一份反制清单】

加征的幅度很有说法,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原油、农业机械等,我们额外加征了10%的关税,与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对华关税相当,而对煤炭、液化天然气这些,幅度直接来到了15%。

可以说,这就是中国给美国的回答。特朗普既然对关税推崇备至,甚至把新一轮对华关税形容成自己给中国的“开场白”,那我们同样可以用关税语言回敬。

用关税制造筹码,并不是特朗普的专利,中美经贸的体量与结构就摆在那里,拉出一份针锋相对的反制清单,对中国而言绝非难事。何况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也不是第一次了。在经历过特朗普第一任期后,该怎么做,中国已经轻车熟路。

美国在2月伊始宣布新一轮关税,没过几天中方就发布了反制清单,可见我们已经对这一情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美国对华关税正式生效,中方宣布反制】

与此同时,商务部也宣布,将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同时还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不过后者更多是给国际社会的信号,那就是中国会尽力管控与美国的经贸争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特朗普上台后的首轮关税,同时拿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刀。虽然白宫那边早早表示,如果遭到“报复”,就会扩大关税规模,但这种程度的威胁,可能也只有墨西哥和加拿大会买账。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先后打通了特朗普的电话,承诺采取措施,出人出钱帮美国解决问题,最后给自己换来了一个月的缓冲期。

不难看出,虽然墨西哥和加拿大都不认同自己要为美国的芬太尼危机和非法移民问题负主要责任,但在咄咄逼人的特朗普面前,他们最先想到的,还是打电话求和。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先一步向特朗普致电,打算破财消灾】

至于反制手段,与其说是保险,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举措。而且他们多少也清楚,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就是冲着讨价还价来的,与其和他打一场注定徒劳无功的口水仗,还不如破财消灾。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墨西哥与加拿大都在美国边上,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注定它们在对美谈判中先天处于被动。

但这种情况就不适用于中国了。还是那句话,中美关系,和美加关系和美墨关系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不仅如此,中美经贸合作颇具规模,如今的存量依旧十分可观,但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又将中国定义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他的内阁里更是充斥着对华鹰派。

这就使得,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不仅仅是经贸手段,背后还有强烈的政治意图,甚至可以说是极限施压的一个起点。

【特朗普承认,关税也许会给美国人带来“阵痛”】

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新一轮关税,税率都是25%,只有中国这边反而只有10%,倒不是说特朗普不想一步到位,兑现他对选民的承诺,对华额外加征60%的关税。只是这么做不确定因素太多,风险不可控。

所以特朗普需要先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看一下10%的额外关税,是否能起到他想要的谈判效果,如果不及预期,要么继续加码,要么及时止损。

由此可见,如果是要与中国打新一轮关税战,特朗普反而是需要缓冲期的那一方。我们也能看到,美国宣布对华关税后,中方还没如何表示,反而是特朗普先表示,他想与中方领导人对话。

整体而言,特朗普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关税,去争取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如今的美国经济状况,能不能承受中美大规模、高烈度的关税战,民间又有什么样的反应,是否又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

【美国人投票给特朗普,是相信他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不是截然相反】

虽然特朗普已经预见到,对华关税可能会引起美国经济上的“阵痛”,他也在社交媒体上提醒自己的支持者,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陪着他一起度过这段阵痛期。

这种阵痛,理应是美国政府在内部就该消化的风险,而不是让选民一起承担。更何况,特朗普去年竞选时,种种豪言壮语和宏大愿景,对“阵痛”可是只字未提。

选民把票投给特朗普上去,无非是指望他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如果情况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更加糟糕,那么他们当年投给特朗普的选票,都成了打在自己身上的回旋镖。只是美国总统选举本来就是一锤子买卖,也没有什么售后服务可言。

41 阅读:19970
庆彬有理

庆彬有理

拓展思维世界,给广大读者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