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访东平窑址

声夫评旅游 2024-08-05 16:30:47
偶访东平窑址

作者 昇夫 字数 1808

在访归善县城墙时了解到:明以前属东平瓦城,明嘉靖四十年(1561)乡民请建民城。万历六年(1578),知县林民止迁县城于白鹤峰,遂改民城为官城。据此,我对东平窑头、林岗头、长岗岭三个老村不在城内搞不明白,有意去访一访,选了其中的一个村——林岗头。

好像路口有一个“林岗头”的牌子,之前骑行路过时有看到过。可实地去访时,在东湖西路往赛格广场来回寻找了两遍,都没有看到这个牌子,奇怪!后来问一环卫阿姨才知道,原来林岗头在对面的东平一街上,是我记错了。当在东湖西路来回逡巡的时候,看见一路口内矗着一门牌坊,不由走了进去,原来是“东平窑址”。于是停下来看了看,真是误打误撞,不期然的遇见。

东平窑址门牌坊

牌坊右脚边有一文保碑,标示为广东省级文保单位。据了解,惠州东平窑始烧于北宋年间(960-1127),属长条形斜坡阶级窑,烧造产品丰富,有碗、盆、杯、罐、瓶等,以实用瓷为主,装饰手法主要是刻花和画花。该窑生产规模大,烧窑时间长,窑具设备完善,产量高,是北宋广东四大民间窑场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研究价值。

北宋年间,东平乡窑头村是北宋瓷窑,据惠州市文物志记载,它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而成品形的山岗,习称“窑头山”。朱屋村北宋瓷窑,位于窑头山西南面,窑址在村口右侧的一座小山丘,地上残破瓷片俯拾皆是,山丘断面露出的瓷片堆积厚达3米,器形有瓷碗、瓷碟、匣钵。

我不由想:所在的窑址或有一堆或断面层的瓷片遗迹吧。由牌坊进入,缓坡向上,原是一小山包。右侧有一台阶口子,过去一看,那上面有一庙,曰大王宫,也叫大王古庙。据墙上的芳名榜示,该庙重建于2020年。庙后侧山体有一墓。

再来到坡路这边看,树高草深处,隐见墓冢陶穴,也就罢了。并没有看见我预想的瓷片痕迹。那么,所说的“东平窑址”,就是指这一块地方了吧。或有瓷片断面层遗迹,我并没有发现也未可知。

东平窑址文保碑

在进村的另一入口的墙坝上,有关于制瓷流程的介绍,抄录如下:

采石练泥,是制瓷的第一道工序。采石打成粉状,去掉渣质,把水中的泥分布均匀。练泥,将搅拌后的泥料放置泥凳上,用大木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反复捶打、挤压,直到用刀划过后能看到泥料断面发亮。

拉坯,是陶瓷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又称走泥,走泥最初被中国古人指称陶瓷钧窑的釉纹,有“蚯蚓走泥纹”之称,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修坯,是瓷器生产的一道工序,拉坯阴干之后用车刀进行修整,修坯在旋车上操作,车中心立有木桩,桩顶端圆形,修坯时将坯放于桩上,用车刀旋之,使坯体里光外平,旋后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并挖足,从而完成修坯。

刻花,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表面上,用竹制或铁制工具来刻划出各种深浅、面积不同的纹饰,在陶瓷胎体表面的刻划装饰中,包含了剔花、刻花、划花、镂空、篦划纹、篦点纹等各种不同的工艺技法。

晒坯,是自然干燥的程序之一,即把拉坯成形或其他方法成形的湿坯,摆到坯板上,放在露天坯架上进行“日晒风吹”,使其干燥。

上釉,就是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坯,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在烧制好的毛坯上涂覆上一层玻璃质的釉层,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装窑,就是烧成前将陶瓷生坯装入窑炉内的操作。装窑时,按照器物造型和采用窑具的不同,可分为叠装、套装等。装窑水平的高低,对烧成过程中烧成制度的控制、烧成制品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烧窑,是瓷坯烧炼成瓷器的全部过程,旧式烧窑一般一窑次为16-18小时。窑里分“烧上半夜”和“烧下半夜”两个班次进行,为便于“叫驳”(交接班次),窑工要上窑住宿,柴窑由打杂叫驳,搓窑由火手叫驳。

开窑,是从窑内搬出匣,取出瓷件和清理窑室,并做好烧窑的收尾工作。一般是在歇火后的第二天上午进行。搓窑由火手去通知各搭坯户,柴窑则由收兜脚去通知。在搭坯户到来之前要揭下当窑门的三根匣杪和所有小器的杪,摆好开窑凳。

制瓷介绍

读这样的文字介绍,是单调枯燥的,印象不足以生动。试想当年陶瓷作坊、工厂制作忙碌的情形,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不知道惠州现有这样的制作厂坊吗?

对东平窑(址)的兴趣,在于陶瓷制品的平民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过去,即使是平民百姓之家,也会使用到陶瓷,其中,吃饭碗是少不了的吧。还有一种是陶罐/缸,有大的,用来装水的水缸;有小的,或用来腌菜。很小的,用来装炼猪油装盐等。还有火炉,也是陶器。这些都离不开我们过去的生活。那个时候,还有的就是喝水的搪瓷缸,洗脸的搪瓷盆。再后来,塑料制品逐渐替代了陶瓷,但精美的陶瓷制品,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

窑址山上的大王宫

大王宫内的瓷砖八仙贴画

这是什么东西?上印有“穗普”字样

窑头村一角

0 阅读:0

声夫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