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加塞”?
“加塞”是指车辆在拥堵或排队通行时,未按规则强行变道插入其他车辆前方的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五条,遇前方车辆排队时,应当依次交替通行,加塞属于明确的违法行为,轻则罚款扣分,重则引发事故需担责。
二、加塞引发事故,责任如何判定?
交警定责时主要依据两大原则:
1. 变道是否完成
(1)完全未进入车道(如车头未压线):加塞车全责。
(2)部分进入车道(车身一半在车道内):双方需举证,可能划分主次责任。
(3)已完成变道(整车进入车道3秒以上):后车未保持安全距离导致追尾,后车或担主责。
2. 双方是否存在过错
(1)若被加塞车故意加速冲撞,可能承担次要责任。
(2)若加塞车变道后急刹导致追尾,可能加重其责任比例。
三、4种常见事故场景的责任划分
场景1:强行变道剐蹭前车门
当加塞车辆强行变道时,若车头未完全进入车道,剐蹭到正常行驶车辆的前车门,加塞车需承担全部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五条,变道方应确保安全且不影响原车道车辆。
场景2:变道后3秒内被追尾
即使加塞车已完成变道,若在3秒内被后车追尾,仍可能被认定“变道未完成”,加塞车承担主要责任。因为交规要求变道后需留足安全距离和时间,避免后车措手不及。
场景3:被加塞车故意冲撞
若前车加塞时,后车驾驶员故意加速冲撞,则可能被认定为“存在主观过错”。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双方需按过错比例担责,故意冲撞方可能承担次要甚至同等责任。
场景4:加塞后急刹致追尾
加塞车变道后突然急刹导致后车追尾,责任判定会向加塞车倾斜。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变道后需保持合理车速,急刹行为可能被认定为“危险驾驶”,加塞车或担主责。
四、事故发生后必做的3件事
1. 第一时间取证
开启行车记录仪,拍摄全景照片(包含车道线、车辆位置、剐蹭痕迹),记录对方车牌及驾驶员状态。
2. 报警并保护现场
拨打122报警,在交警到达前不得移动车辆,尤其要保留轮胎与车道线的相对位置痕迹。
3. 同步联系保险公司
48小时内提交证据,行车记录仪视频是关键,注意校准记录仪时间与真实时间一致。
五、如何避免被加塞?记住3个技巧
1. 卡住“黄金防守位”
行驶时让车辆略微靠近车道左侧(左舵地区),缩短加塞车辆切入角度,同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前车后轮位置,保持1.5米左右安全距离。
2. 用灯光和车速警告
发现旁车有加塞意图时,短促鸣笛1次,配合快速闪远光灯2下,同时保持匀速或略微加速,表明拒绝让行态度。
3. 以退为进更安全
若加塞车强行切入,可适当减速避让,事后通过行车记录仪视频在“交管12123”APP举报。2023年深圳交警数据显示,成功举报加塞的处罚率高达89%。
最后提醒:根据北京交管局统计,加塞引发的事故中,76%由加塞车承担全责。但事故没有赢家,切勿为争一时之快冒险。牢记“让速不让道”——必要时减速,但绝不突然变道躲避,否则可能引发更严重事故。安全到家,才是真正的路权。#智享惠保##保险知识##保险#为您的未来保驾护航,保障全方位,安心每一刻,对保险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