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县城,满城尽是“大作家”(二)

喝啤酒侃感情 2024-07-29 09:56:29

之前,我们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在小县城,我们就像捅了作家的窝,到处都能遇到“大作家”和“诗人”。

为了追求进步,我们尝试性接触这个圈子。从此,就像进入了新世界,满眼尽是新鲜。作家圈子,有很多共性:

发表癖

周围的作家、诗人,到处发表文章,虽然很多发表平台我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搜索都搜不出来。但依旧让我愧疚不已,也很羡慕。

于是,我有一个梦想——在我们市文联主办的所谓纯文学期刊发表一篇文章。

这个梦想,伴随了我几年时间。时间越久,我越狂热。因为,我发现,难度越大。

我无数次尝试过往文联刊物的邮箱里投稿。大概是文字不过关,至今都没有刊发出来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两位上了点年纪的小姐姐聊天。其中一人拿出一本市文联的刊物,绘声绘色地讲解她唯一一次发表的经历。

我口直心快,当即“大倒苦水”:“哎呀,这个杂志,我一直上不去啊!”

两位姐姐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要在这个杂志上发表文章,光靠文章是,是没有用的。”

“那还需要怎样?”我连忙问。

两人鬼魅地一笑,提醒我:“要单独联系某某某……”

我似乎秒懂。我决定,连夜拜访某某某,脱掉我的大裤衩,他想咋样都成。大不了,我多“啊”两声。

开会癖

加入了作家协会,就是作家。入了会,就有会开,开会,拍一张自己的桌牌,远景是火红的大横幅。然后,磨皮,修脸,自己满意后,发朋友圈。文案都是这样写的——“在开会,抱歉!有事微信,看到会回复。”显得有好多人要找自己似的。

聚餐、敬酒、扯淡,然后,会议圆满成功。

采风癖

采风,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搞活动”。既然是搞活动,那就要有人、有地方。

地方好定,找个人云亦云的景区,或者确定一个山村。都是本地人嘛,跟人简单谈谈,别人多少会给点面子。要么,打着某某单位的名义,人家必须给面子。

小地方讲究人情往来嘛,既然对方给了面子,咱也不能差事,好歹回应点什么嘛!

于是,承诺写写文章,用以宣传景区或者山村。既然是宣传,对方肯定高兴。

甭管有没有阅读量,有没有关注,有没有达到变现的目的。既然宣传了,自然是一拍即合,情投意合。网上流传的什么“蹭吃蹭喝”“蹭财蹭色”,完全是污蔑我们。

地方定好了,就该定人了。该通知哪些人参加呢?这是有讲究的。

有太正式工作的不能通知,因为这种活动一般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拉他们来不合适。

有一定身份或社会地位的人不能通知,因为他们看不上。

工作太忙的不能通知,“本职为主”,这一点讲究还是有的。

年龄太大的不能通知,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赔不起。

太有个性的不能通知,万一她不听从指挥,不服从“大局”,出现杂音,大家都尴尬。

文章写得太好的不能通知,他不拿出作品还好,假如他认真了,拿出了大作,其他人都颜面扫地,那可如何是好?

排除掉这些人,该通知参加采风的人基本就能确定了:太闲的、不上不下的、善于人云亦云的、听话的、有写作热情的。

当然,不能少了一两个美女。否则,外出一趟不等于白出去了嘛!所以,美女是一定要通知到的。

美女的电话,得组织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来打,这样显得重视,规格高。

挑错癖

县城里的作家,胆大心细,善于发现问题。比如,面对他人的作品,总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这些人,没有一个及他的,只要不是自己的,反正都不行,这个标题不行,那个句子有毛病。

如果是写当地风景的,一定会有一个理由,说对方描写不当,甚至故事失真。

哪怕有人在某国内顶级大报发表的作品,到这些人眼里,都可能冒出来一句:“他发表作品的那个日期不对……”

这不,市里征集作品装订的一套书出来了。按照相应的规则,各县均有部分“作家”上榜。

从荣誉感的角度而言,地方荣誉是可以让人失去理智的。于是,挑错开始了。

“你看隔壁县的那谁谁谁,就他那几个文字,谁不会写,怎么他都能上?”

“就是,我看好多故事都太老套了,我们这里谁不会写?真不公平。”

“别说隔壁县了,我们县里几个上稿的,还不是一样。”

“就是,那个谁谁谁,平时也没见她写过什么东西,她怎么也能上稿?”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不过,我听说她跟市里某某关系比较好,会不会……”

“我看就是。”

“算了,八卦别人不好。张姐,你那篇文章还不是有点问题,好几个错误咧!”

“草拟马痹。”

0 阅读:0

喝啤酒侃感情

简介:写家乡、写小城市的烟火气,我们更在乎是否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