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库尔斯克大撤退”,普京穿军装督战,北约转身要和好

杜文冠 2025-03-18 11:08:46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2025年春季的库尔斯克战场,成为俄乌冲突的焦点转折点。随着俄军以天然气管道突袭、多线合围等战术发起总攻,乌军宣称“任务完成”的撤离行动被俄方定义为“溃败”。当北约秘书长吕特释放“战后与俄关系正常化”信号时,乌克兰骤然发现,曾被视为“反俄堡垒”的自己,正沦为大国博弈中被切割的筹码。从苏贾三镇陷落到上万乌军深陷包围圈,从普京前线督战到泽连斯基“弹性声明”,这场裹挟着天然气管道突袭、北极资源争夺与代理人战争终局预判的复杂博弈,正在重绘东欧地缘政治的版图。

乌军“逃离”库尔斯克与俄方行动

据《俄罗斯报》网站3月13日报道,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司令瑟尔斯基将乌军逃离库尔斯克州的行动称为“机动”。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军部队“在必要时会机动到更为有利的防线”。然而,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他表示,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州的军队已被包围,正被逐步消灭。俄军已解放该州超过86%的被占领土,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

俄罗斯武装部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

这一巨大的战果展示了俄军在库尔斯克州的强大军事优势。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解放如此大面积的被占领土,意味着俄军有效地压缩了乌军的活动空间,打乱了乌军原本可能的作战计划。而且,对被占领土的解放也有助于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稳定,为后续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不仅如此,俄军还在部分方向越过边界,进入乌克兰苏梅州,目前正在那里继续消灭乌军预备队并扩大安全区。格拉西莫夫指出,基辅政权此前的计划是在库尔斯克州建立桥头堡,以便未来在可能进行的谈判中对俄施压。但如今,这一计划显然已经落空。

泽连斯基称库尔斯克任务基本完成,乌军要撤离。目前俄罗斯在库尔斯克的反击行动非常迅猛,不同作战方向的进度都十分迅速,特别是苏贾三镇已经被俄军攻占。特朗普曾表示,如果普京饶几千名乌军一命,他们有可能会得到某种转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战场态势对乌方极为不利。

虽然乌克兰否认在俄军包围圈中有数千乌军,但从泽连斯基总统的声明来看,在库尔斯克方向乌军任务基本完成,撤离似乎是最终目标。从战场实际情况分析,按照库尔斯克方向俄罗斯军队多方向的火力打击和兵力推进进度,乌军瓦解有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苏贾地区包括苏梅方向的后勤保障被切断,乌军的物资弹药等供应将会出现重大困难。

在这种状态下,要与攻势如虹的俄军展开地面决战难度极大,乌军面临着大量兵力被围歼的危险性。因此,乌克兰方面有可能会采取更加主动的行动,快速撤离、脱离接触,以最大限度地保全在库尔斯克境内的乌军。如果这些作战部队回到乌克兰境内组织新的防御,或许能在边境线阻止俄军的快速推进。这也说明之前乌军所声称的没有人被包围等情况,有可能是一种掩饰。

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库尔斯克,并要求前线部队加速进攻,迅速夺占苏贾及重要城镇目标。这一行动表明战场情况对俄军非常有利,否则普京不会穿着军装在库尔斯克前线发布消息、战果并进行战斗动员。随着谈判日期的日益临近,以及俄罗斯有条件接受30天停火,双方在库尔斯克方向的激战有可能会告一段落,这也实现了俄方不与乌克兰进行领土交换的基本目标。总体而言,库尔斯克方向从战略上看,俄军是成功的,但从战术上看,双方可能都有一定损失。在俄军强大的炮火和导弹攻击之下,乌军在没有坚固阵地设防作为依托的状态下,难以复制顿巴斯前线的战斗情况,战斗时间越长,乌军损失就越大。此次泽连斯基称任务完成,实际上是撤离的重要标志和信号。

北约态度转变与乌克兰的困境

据环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称,俄乌冲突结束之后,欧盟国家、北约国家将逐步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一表态让乌克兰感到震怒。从这一声明可以分析出,无论俄乌谈判结果如何,美乌谈判结果如何,在谈判中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选项基本上被排除。

北约秘书长吕特

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乌克兰付出了巨大代价,包括基础设施的破坏、大量人员伤亡以及综合国力的损耗,还有矿产资源的潜在损失。而曾经支持鼓励乌克兰作战的周边国家,如今却要与俄罗斯关系正常化。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从北约国家的角度来看,经过三年多的冲突,他们认识到了俄罗斯的强大和韧性。在较长时间的对抗中,北约国家发现单独与俄罗斯对抗并没有获胜的机会,因此主动向俄罗斯示好、求和。这种态度的转变反映了北约国家在权衡自身利益后的战略调整。他们不想继续在俄乌冲突中消耗过多的资源和精力,同时也认识到与俄罗斯保持一定的关系对于自身的安全和发展更为有利。

然而,对于乌克兰而言,这意味着自己在这场冲突中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乌克兰帮助北约和美国削弱俄罗斯,但如果美国和北约主动与俄罗斯示好,那么乌克兰在冲突中所付出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毫无意义。乌克兰目前基础设施无人管理,矿产资源却可能被他人瓜分,大量生命损失也无法挽回。在整个冲突中,美国是最大的红利获得者,而乌克兰则是损失最大的国家。这也说明俄乌冲突这场“代理人战争”已经接近结束。

欧盟国家、北约国家不想当第二个、第三个乌克兰,它们不想被卷入长期的冲突中,不想像乌克兰一样被利用和瓜分。这种心态使得乌克兰在后续的谈判中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即使北约和美国在后续谈判中能够帮助乌克兰,其程度也十分有限。乌克兰愤怒于北约的声明,是因为它意识到自己被曾经的盟友抛弃,未来的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地区与国际格局的影响

俄乌在库尔斯克的战事以及北约态度的转变,对地区和国际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地区层面,俄乌冲突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到东欧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如果库尔斯克方向的激战结束,双方达成一定的停火协议,那么东欧地区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乌克兰的困境可能会导致其国内局势更加动荡,这也会对周边国家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

在国际格局方面,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的转变将重塑欧洲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北约国家与俄罗斯恢复关系正常化,可能会减少欧洲地区的军事对抗,促进经济合作和交流。但这也可能会引发美国的不满,因为美国一直试图通过俄乌冲突来维持对欧洲的控制。此外,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会受到影响。

从长远来看,俄乌冲突的解决需要各方通过和平谈判来达成共识。国际社会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俄乌双方进行对话和协商,以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乌克兰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外部势力。只有这样,乌克兰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0 阅读:0
杜文冠

杜文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