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岁月,好像一曲悠然老歌,在岁月中低吟浅唱。漫步在山林里,远离喧嚣,松涛作晨钟,流泉化暮鼓,时而听鸟雀欢歌,时而与花草低语,不会烦躁忧愁,却有自然馈赠。

春溪垂钓时,一节竹竿可以丈量光阴;秋夜拾柴处,松枝脆响仿佛山林低语。石阶浸润千年月色,汲水凉意暗藏建安风骨,一位宋代高士就非常喜欢这幽静氛围。下面一起读诗:
闲居书事
北宋 · 魏野
无才动圣君,养拙住山村。
临事知闲贵,澄心觉道尊。
成家书满屋,添口鹤生孙。
仍喜多时雨,经春免灌园。
诗的大意是:我没有非凡才华,不想惊动圣明的君主,索性保持愚拙本性,安心住在穷山僻壤之中。经历了一些烦心之事,才知悠闲境况多么可贵,要做到内心澄澈更是极其不易。
自从有了固定居所,房间里就逐渐堆积了各种书籍;家中不断地添人增口,就连仙鹤也有了幼雏。我一如既往地喜爱那充沛的春雨,这样一来,整个春天都不用辛苦地浇灌田园了。

魏野,自称草堂居士,北宋诗人,终生隐居林泉,屡拒宋真宗征召,喜欢与名臣寇准交游唱和。魏野的诗风师法唐代诗人姚合、贾岛,平朴闲远,多田园山水之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恬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
作者在开篇自谦“无才”,表明自己没有能力惊动明君,其实则表达出诗人不慕名利、无意仕途的情怀。“养拙”是指保持愚拙的本性,这是一种谦逊、淡泊的说法;“住山村”则点明诗人隐居山村的生活状态,体现出诗人喜欢远离喧嚣的环境。

“临事知闲贵,澄心觉道尊”,这两句进一步阐述诗人的深刻感悟。每当面对纷繁复杂之事,诗人就越发珍惜宝贵的闲暇时光,可以摆脱尘世的纷扰,获得一份悠然和宁静。当内心不受外界搅扰时,便能体会到人生境界的升华。
魏野强调只有心灵澄澈,才能参悟天道,这与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精神一脉相承,也是作者个人志趣的写照,更折射出古代士大夫外儒内道的心理。

颈联描绘了诗人的家居生活场景,诗人家中藏书丰富,充满了浓厚的书香氛围。诗人平时喜欢钻研,以读书为乐,在书籍的陪伴中,感觉内心无比充实。
“添口鹤生孙”,描绘了家中新生命的诞生,以及仙鹤繁衍后代的情景,这些都给家庭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一种和谐美满、悠然惬意的生活状态。

“仍喜多时雨,经春免灌园”,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顺应自然的满足感。如果春雨充足,就免去了灌溉的辛劳,也可体会到一份惬意和快悠然,诗人在此表达出乐天知命的恬淡襟怀。
对魏野来说,隐居的场所就是其余生的归宿,远离尘世纷扰,在山林田舍间听风沐雨,与自然相拥。粗茶淡饭,可以品出生活真味;虫鸣鸟啼,皆是天籁之音。诗人非常欣喜,可以在岁月的静谧中,安守一份清静。
北宋魏野的五律,淳厚朴实,浑然天成,展现了山村生活的闲适画面。诗人通过隐居情况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全文语言质朴,意境清幽,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高雅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