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赞美新荷的佳作,信手拈来,构思精巧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5-09 09:00:36

暮春之际,白昼更长,清晨五点左右天色就已放亮,枝头的鸟儿也开始叽叽喳喳地招呼同伴。傍晚时分,夕阳西坠,公园里、街道上的各种景物还是可以清晰分辨。

春末夏初,依然还有一丝寒意,身体虚弱的人们也不敢随意脱下外套。水塘里初长的小荷似乎也有点畏寒,它们在晚风中轻轻摇晃,仿佛襁褓里的婴儿,没有力气支撑整个身体,只能紧贴着水面。

点点新荷装扮着一大片水塘,就像丹青妙手描绘的一幅美景册页,这样的场景也着实让骚客咏士们爱怜不已。下面分享三首赞美新荷的佳作,信手拈来,构思精巧,美醉了整个暮春。

小荷

北宋 · 宋祁

踏溪分藕养新荷,钿盖斜临瑟瑟波。

自是天姿不污著,水深泥浊奈君何。

宋祁生活于宋仁宗年间,26岁进士及第,曾担任龙图阁学士、工部尚书,他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描写新荷,刻画细腻,充满了赞美之意。

诗的大意是:为了培育新荷,农家会踏入溪流,分开水下的莲藕。初生的小荷只有铜钱大小,在青碧的水波中斜倚着水面。小荷本就具有天然风姿,不会被污泥沾染,即使深水处比较污浊,岂能奈何这些可爱的小荷?

作者首先介绍莲荷的栽培,次句以“钿盖”二字比喻新生的小荷。钿,本指镶嵌在器物上进行装饰的宝石或金属,这里是指荷叶上的露珠闪闪发亮。

后两句充满理趣,诗人观形赞神,荷叶出污泥而不染,彰显出一种高洁品性。人世间到处都存在诱惑,人们如果具有荷叶那样的精神品质,又何足惧哉!

咏新荷

南宋 · 蔡袡

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

蔡袡,字坚老,南宋才子,生平事迹无从考察,其作品更是鲜为人知。据清人记载,蔡袡有一次前去拜见前辈韩驹(字子仓,江西诗派诗人),韩驹为了考察他的才学,便以《新荷》为题,令他当场赋诗。

蔡才子果然不同凡响,他稍加思索,就吟诵了这首诗,其敏捷的才思,不输魏晋时期的曹植。作者究竟在文中如何描写新荷,还是先睹为快吧。

朱栏的木桥、清澈的池水,无风的水畔、婀娜的垂柳,作者首先生动地描绘了浓淡相宜的场景,并运用烘云托月的技法,为新荷这一主角出场打下伏笔。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绚丽的暮春画面,这里也一定会吸引很多游客驻足观赏,更会激发才子们的创作激情。

后两句采用拟人手法,新荷就像水中仙女,她感觉一直吟诗作对有些倦了,于是便将娇柔的身躯倚在水面,似乎充满了慵懒之意。

作者又把嫩叶比作碧色的丝笺,显得新颖别致,又非常形象,仙女因为倦怠而未能在罗笺上题诗,更刻画出一派羞涩低徊的娴静模样。作者信手拈来,构思精巧,也在不经意间为后世奉献了一首佳作。

新荷

宋 · 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才女,人们经常将其与易安居士李清照相提并论。由于婚后遭遇困境,才女经常感到愁闷不已,她只好借助诗行排遣心中的万千愁绪。

诗的大意是:新生的荷叶漂浮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她娴雅的姿态就像洛妃头上点缀的金花。小荷青翠圆嫩,又显得娇美,令人爱怜不已。三十顷的湖面蔚为壮观,湖水荡漾,荷叶密集,却不知水上的叶片与水下的哪一根莲茎相连?

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新叶翠绿、娇嫩细圆,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闪着绿光。作者在此采用比喻手法,将小荷比作洛水女神宓妃头上的装饰品,尽显其“翠色娇圆小更鲜”的形态。

后两句又运用谐音字,“莲”与“怜”读音一样,暗指才女渴望获得美好的爱情,就像荷叶可以被水下的根茎关心着。全文情景交融,技巧高超,值得细品!

0 阅读:3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