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写不好能成书法家吗?当代书坛不重视楷书吗?楷书偏见该消除

七陆工作体育说 2024-06-05 08:56:44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没有人写不好楷书但是却成为书法家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期限应该界定在楷书出现以后,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

纵观中国书法史,在楷书出现以后,还真的找不到一个写不好楷书但是成为书法家的人,顶多有很多书法家并没有留下楷书作品,比如怀素、孙过庭、杨凝式等等,但是也不多,大多数书法家都留下了楷书作品,并且都能够成为后世学习的范本。

但是没有留下楷书作品的书法家也可以推测他的楷书并不会逊色,这主要依据两点原因。

其一就是楷书是必备字体,楷书虽然出现最晚,但是一经出现就迅速被接受,并且成为官方字体,这就注定楷书必然是需求和应用最广泛的字体,古人只要会写字,可能不一定能写好篆书、隶书、草书,但是一定要写好楷书,因为这是时代决定的刚性需求。

其二就是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楷书集合了其它所有书体的优点,所以被认为是书法的基础,只有写好楷书才能够写好其它字体,或者说写好楷书对于写好其它字体有很大帮助,古人不可能忽视楷书的练习。

因此,即便历史上有书法家没有留下楷书书迹,没有有关其楷书的评论,但是也完全可以推测其楷书水平不会太差,所以也可以认为写不好楷书是无法成为书法家的。

很多人对当代书家的楷书水平产生质疑,这是因为很多当代书法家都不愿过多展示自己的楷书,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书法家,更是多以行草书创作为主,楷书极为少见,因此也有人认为当代书法家写不好楷书。

其实这种论断也是非常错误的,当代很多书法家的楷书虽然达不到开宗立派的水平,但是基本的精熟、规范还是能够达到的,并且基于对楷书的传统重视观念,当代很多书法家也是从楷书开始入门学习书法的。

比如已故著名书法家刘洪彪先生自述,少时家贫,并且也非书香门第,纵然喜欢书法却无帖可临,最后终于从朋友家借到半本《九成宫》,这半本《九成宫》就称为他书法启蒙的第一本字帖,其后又得到一本《多宝塔》,对这两本帖的痴迷最终让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另一位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也讲过他学书的经历,他学书也是从《九成宫》开始,其后感觉《九成宫》难以突破,才转学《多宝塔》,日后他被汉代雕像的宏伟大气所感染,立志要在自己的书法中体系那这种气势,于是又用了十年时间学习颜楷和汉隶,最终才形成了他今天雄健、浑厚的书法气魄。

可见这两位以草书著称的书法大家都曾在楷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从其少见的楷书作品也可以看出二人对楷书有深厚的理解。而当今丑书三杰,曾翔、王冬龄和邵岩的楷书也非同一般。

两位书法家的经历并非个例,而是可以代表当今中国书坛的对楷书的整体态度,楷书从来没有被忽视,也没有彻底没落,各种楷书大展已经传递出当代书坛对楷书的重视,而专注于楷书研究的卢中南、洪厚甜等人也让人看到了楷书发展的希望。

0 阅读:10
七陆工作体育说

七陆工作体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